原创 清华出一上联“孙行者”,多数才子打零分,仅一人得满分,他是谁
创始人
2025-07-24 04:32:20
0

清华大学至今都是莘莘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清华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清代时期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民国时期又更名为清华大学,那时陈寅恪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四人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而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曾在1900年于江苏金陵开办了思益学堂,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可见陈寅恪家中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后来陈寅恪分别在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过。

1925年,陈寅恪留学归来,此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了研究院国学门,由胡适先生建议采用导师制,聘请了陈寅恪等人为导师,研究院主任吴宓相当看重陈寅恪,常称赞他“最为学博识精”。

任职期间,陈寅恪曾为清华入学出国文考试题,即上联是“孙行者”,考生们对出下联,多数才子打零分,仅一人得满分,他是谁?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上下对联需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艺术形式,有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等;而“孙行者”,让部分考生想到的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从而答出“猪八戒”、“弼马温”等,一看就知道并不符合下联,因此并不及格。

得满分的是学子周祖谟,他对出的下联是“胡适之”,不少人想到当时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先生,胡适,字适之;实际上对联的灵感来源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诗句“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有学子答“祖冲之”也算符合要求,因“祖”“孙”成对,还有学子“王引之”,也算及格,但多数人交了白卷,当时这考题出来后被人批评食古不化,陈寅恪不急不躁的解释说,“孙行者”一题,一可测试考生是否能够区分虚字和实字极其应用。

二可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三可测试考生读书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可考察考生条理。听陈寅恪一说,众人恍然大悟,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周祖谟也瞬间被清华和北大两所名校熟知,但周祖谟还是选择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来在语言文字领域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考古学家发现4000年前保存完...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0月11日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前年保存完好的“Edi”的墓室,她是...
原创 法... 公元221年,刘备发动了浩浩荡荡的东征。此役讨伐东吴名为二弟关羽报仇,实为夺回荆州四郡,若有机会当然...
原创 水... 水镜先生本名司马徽,字德操,河南禹州人,精通奇门遁甲,兵法,会观天象。更是一位超牛的导师,这个人教出...
原创 隋...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隋文帝杨坚通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手段,统一...
古代的成都原来是两个县? 古代的成都原来是两个县? 位于成华区的天府熊猫塔是成都标志性建筑之一。本报资料图片 如今的华阳处处...
原创 全... 看过《杨家将》的人大多都被杨家将的勇武以及他们忠君忠国的思想所打动。然而,在宋朝灭亡时,为何我们没曾...
原创 三... 三国五大万人敌猛将,个个勇猛善战,关羽未上榜,第一常常被忽略 三国时代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涌现了一大...
原创 袁...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带来了清朝的终结和民主共和的诞生。然而,辛亥革命的...
原创 莆...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的更迭中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朝代都经历过顶峰也都跌落到...
原创 李... 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开国之后都会进行一轮清洗,将那些持功自傲的功臣名将流放掉,但是在唐朝却是一个例外,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