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到嘴的肥肉都不吃:中亚强国康国请求并入中国,唐太宗为何婉拒?
创始人
2025-07-23 23:02:03
0

文|格瓦拉同志

在唐太宗的治下,唐帝国大力发展军事、开疆拓土,短短十余年时间,便在东亚、中亚和漠北等地区取得一系列辉煌战绩。在此期间,中国周边的国家纷纷向唐朝称臣纳贡,其中便包括不远数千里来华、希望并入中国的康国。不过,对于这块“送到嘴边的肥肉”,唐太宗却不肯“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阎立本所绘诸国向唐朝进贡的《职贡图》

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派名将李靖为主帅,李勣、苏定方、柴绍、薛万彻为副,率军十余万分道讨伐东突厥,经过几番激战,最终在次年二月一举将其击灭,并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后,唐朝不仅暂时消除来自漠北的边患,并且再度打开跟西域诸国交往的通道。一时间,不远数千里前往长安称臣纳贡的国家络绎不绝,使中国重现“万邦来朝”的盛况。

贞观五年(

631

年),即在东突厥灭亡

1

年后,一支来自康国的使团来到长安的朝堂上,在按照朝贡礼节行完跪拜仪式后,随即向唐太宗转达国王的请求,希望将本国全部土地、人口献给“天可汗”,使康国并入中国

(注:“天可汗”是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对于这份意料之外的“大礼”,唐太宗很是吃惊,便通过通译向来使询问康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它为何要求加入中国。

汉朝时期的康居地图

在来使的介绍下,唐太宗终于弄清康国的国情以及加入中国的原由。原来,

康国的前身就是秦汉时期的西域古国康居,由从中国甘肃一带被匈奴驱赶到中亚的月氏人所建,极盛时拥有今天中国新疆北部及中亚部分地区,是个幅员数千里的大国

。康居长期遭受匈奴的奴役,等到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后,开始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直到晋朝年间还曾遣使来朝,并向晋武帝进贡良马。

然而,随着“五胡乱华”时代的开启,中原开始陷入长达两百余年的混战当中,跟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被迫中断,其中便包括康居。此后,嚈哒人(匈奴人西迁中的变种,又称“白匈奴”)在南北朝时期崛起并控制西域,康居开始遭受其奴役,并在南北朝中后期走向灭亡。康居灭亡后,月氏人除部分跟随嚈哒人继续西迁外,大部分仍留在故地,努力谋划复国事宜。

昭武九姓分布图

经过多年的努力,

月氏人在今中亚的阿姆、锡尔两河流域先后建立起

9

个国家,因祖先最初居住在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因此被统称为“昭武九姓”

(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

而康国则是其中土地最广、人口最多、势力最强的国家,强盛时幅员能达千里

。隋唐时期,西突厥控制、奴役西域各国,向它们征收沉重的赋税和劳役,令昭武九姓苦不堪言。

为摆脱西突厥的奴役,昭武九姓曾有意向隋炀帝求援,旋因隋朝快速灭亡而作罢。直到东突厥灭亡后,康国国王再度看到希望,遂遣使朝拜唐太宗,请求将本国的土地、人口纳入中国的版图,以求得唐朝的庇护,免除西突厥的欺凌(注:突厥在583年分裂为东、西两大部,以控制漠北、中国东北等地区的东突厥势力最强,而西突厥主要控制西域各国,实力相对较弱)。

唐太宗画像

从现实利益来考量,康国的主动依附可谓相当“诱人”。因为,对于唐朝来讲,不费一刀一枪便可获得康国幅员千里的领土,这笔“买卖”实在划算。更可况,康国并入中国后,还能帮助唐朝在西突厥的背后打入一个“楔子”,真可谓“一箭双雕”的好事。正因如此,

对于康国的内附请求,大多数朝臣都采取支持态度,但唐太宗在斟酌再三后,却予以婉拒

在笔者看来,唐太宗之所以婉拒康国并入中国的请求,原因无非有三点。

其一,恢复国力、消除隐患的需要

。唐朝虽然灭掉强大的东突厥,但战争付出的代价相当沉重,国力的恢复仍需时日。更何况,东突厥虽然灭亡,但薛延陀却在漠北快速崛起,日益成为唐朝新的隐患。因此,唐朝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休兵养民,“消化”新征服的地区,警惕薛延陀的动向,而非开拓新的疆土。

西突厥鼎盛时期地图

其二,“越国以鄙远”实乃军事上的大忌

。康国虽然有内附的强烈愿望,但它毕竟跟中原相距数千里,并且中间还隔着强大的西突厥。如此一来,唐朝要想进驻康国,肯定会跟西突厥兵戎相见,彼时兵连祸结,会极大损害唐朝的实力。即使没有西突厥的阻拦,一旦康国发生内乱,唐朝从道义上也必然要劳师远征,而收获的却不过是一个“负责任帝国”的虚名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其三,汉武帝、隋炀帝的“殷鉴”在前

。开疆拓土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多的财富消耗、青壮年的损失,以及军事防线的不断延长,对于以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来讲,代价过于沉重。更何况,

汉武帝、隋炀帝因为无节制的从事扩张结果导致国家或衰落或灭亡的“殷鉴”在前,更是让唐太宗不能不引起警觉,不能不拼命压制自己的扩张欲望。

隋炀帝穷兵黩武导致帝国灭亡,被唐太宗视为“殷鉴”

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唐太宗婉拒了康国的内附请求,并向大臣们解释道:“前代帝王往往好大喜功,喜欢接纳遥远的国家内附以博取‘天朝上国’的虚名,实属劳民伤财、无益于国家之举。现在康国请求内附,一旦它们遭遇内乱或外敌入侵,我们从道义上便不能不予以帮助。但是,万里出征只为博取一个虚名,并使士兵、百姓陷入困顿之中,朕不能这样做!”

(贞观五年)康国求内附。上曰:“前代帝王,好招来绝域,以求服远之名,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今康国内附,傥有急难,于义不得不救。师行万里,岂不疲劳!劳百姓以取虚名,朕不为也。”引文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唐高宗设置安西都护府,康国被设置为康居都督府

正因为唐太宗这种冷静克制、不务虚名的精神,所以唐朝才能避免重蹈汉武帝、隋炀帝的覆辙,并在他的治下趋向和平稳定、强盛繁荣,开创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当然,康国最终还是成功地归附了唐朝,并以羁縻都督府的身份接受中国管辖,但此时已是唐高宗灭掉西突厥之后的事情了,距离唐太宗婉拒其内附已过近30年时间。

参考书目

刘昫、赵莹(后晋):《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修(北宋):《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考古学家发现4000年前保存完...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0月11日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前年保存完好的“Edi”的墓室,她是...
原创 法... 公元221年,刘备发动了浩浩荡荡的东征。此役讨伐东吴名为二弟关羽报仇,实为夺回荆州四郡,若有机会当然...
原创 水... 水镜先生本名司马徽,字德操,河南禹州人,精通奇门遁甲,兵法,会观天象。更是一位超牛的导师,这个人教出...
原创 隋...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隋文帝杨坚通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手段,统一...
古代的成都原来是两个县? 古代的成都原来是两个县? 位于成华区的天府熊猫塔是成都标志性建筑之一。本报资料图片 如今的华阳处处...
原创 全... 看过《杨家将》的人大多都被杨家将的勇武以及他们忠君忠国的思想所打动。然而,在宋朝灭亡时,为何我们没曾...
原创 三... 三国五大万人敌猛将,个个勇猛善战,关羽未上榜,第一常常被忽略 三国时代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涌现了一大...
原创 袁...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带来了清朝的终结和民主共和的诞生。然而,辛亥革命的...
原创 莆...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的更迭中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朝代都经历过顶峰也都跌落到...
原创 李... 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开国之后都会进行一轮清洗,将那些持功自傲的功臣名将流放掉,但是在唐朝却是一个例外,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