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宰相和猛将一定要起于基层吗
创始人
2025-07-23 21:32:46
0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这句话是韩非子所说,意思是宰相一定从基层官员兴起,猛将一定从普通士兵中选拔。比喻国家在选拔高层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纵观中国历史的兴衰,其实是人才使用的兴衰。如果一个国家使用人才,谈出身门第观念,讲裙带关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一方面会让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辈子难以施展才能,造成人才荒废和浪费。另一方面,无才无能之人靠裙带关系上位,而上位后又担任不了重任,势必误国误民。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在于人才。秦孝公接管秦国后,颁布《求贤令》,让不少人动心前往,步步追随。比如文官商鞅、张仪、李斯、吕不韦、魏冉、范雎等,猛将蒙骜、李信、王翦、白起、司马错等等。而山东六国,只重用本国贵族,直接委任高官,民间有才学之士,最多当贵族客卿,还没成就事业就被杀害。所以,秦成功灭六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是人才。

又如汉高祖刘邦,用人不看出身看才干,故能兴。如,张良出身没落贵族,周勃是吹鼓手,樊哙是屠夫,灌婴是布贩。还有拿破仑在选拔将领时,摒弃传统的以出身贵族中择人观念,他认为,“每个士兵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故能其成大业,创造一系列军政奇迹与辉煌成就。

综上,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不论任何社会和时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得民心”之关键核心,莫不过于得人才之“心”,识人才用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岛一酒吧因为店门口的牌子火了... 近日 一则“青岛某酒吧 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餐食”的消息 在社交平台被转载评论 该酒吧位于青岛市市南区...
原创 乔... 山西祁县的富商乔致庸,是清末之时闻名全国的商界巨擘,身为晋商的领军型人物,乔致庸不但将祖业家产扩张增...
傅克辉:论《隆中对》的成功和失... 《隆中对》使诸葛亮赢得了世世代代的仰慕和赞颂。归纳起来,它的基本设想可以分为两点:第一,分析了当时的...
原创 诸... 在三国历史中,诸葛亮无论是官方史书还是小说野史,都有着非常强悍的治理能力。虽然刘备还活着的时候,他还...
原创 三... 第十名:虎头湛金枪 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白袍银铠,无愧“锦马超”之名!其手...
原创 刘... 引言 小说《三国演义》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为关羽报仇,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
原创 上...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225期。1984年2月,原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建国后出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长的...
原创 1... 1946年7月18日的夜晚,一支6000多人的解放军部队出现在安徽岳西冶溪镇。他们已经连续战斗了一个...
原创 朱... 核心提示:朱棣派亲信郑和下西洋,表面是为通商,实则暗查明惠帝下落。 一 《百家姓》上没有“让“姓记载...
原创 1... 1922年12月1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大婚。根据《清室优待条件》的条款,北洋政府必须将溥仪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