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奭在北,太公望在东,周公旦与齐为邻,周武王是怎么思考的?
创始人
2024-11-21 13:14:54
0

原标题:召公奭在北,太公望在东,周公旦与齐为邻,周武王是怎么思考的?

召公奭是周王室成员,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亲弟弟,太公望是周武王的师父,他们三个都为周王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论功行赏时,召公到了北方,周公、太公到了东方,明面上的原因是“以藩屏周”,为周天子看家护院;仔细分析的话,还有多层含义。

01:召公奭

召公是姬姓家族的核心成员,武王伐纣时期,亲自护卫在周武王姬发的身边;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幼,国政就有他和周公旦共同主持。对于如此重臣,防范是必须的,承担重任自然也免不了。

召公封在远离中央的边陲地带,几代过后,对周王室的影响力就会逐渐减轻,自然就不会形成威胁了;另一方面,千百年来,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召公能力突出,对周王室可形成坚固屏障。

北方除了游牧民族外,商朝后裔箕子在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政权,这个政权对周王室也有不小的威胁——周武王和箕子沟通后,箕子远走辽东,其中的味道十分耐人寻味。

02:周公旦

将亲弟弟周公旦封到齐国的周边,既有防范也有监视齐国的意味。

防范的意思很明显,周公旦名气过大,周武王在位时,还显示不出来;一旦周武王过世,年幼的太子比能力、比威望,都不是周公的对手。周武王理所当然的要防备,具体手法和对召公差不多。

周王室对立有奇功的太公望是不太信任的,甚至还有畏惧的心理,这从论功行赏后第二天就让周公望马上动身就可看出一二,要不然凭他的威望,后来的“管蔡之乱”估计就不会发生。

03:太公望

分封天下后的第二天,太公望就动身前去封地营丘了,除了上面分析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急迫的任务:东夷势力强大,急需这位杰出的军事奇才前去平叛。

实际上,太公望还没到达营丘时,东夷部落就前来攻打,倘若换一个平庸之辈,估计命就搭在这里了。太公望结合当地习俗,简化礼仪,迅速稳住了局面,站稳了脚跟,从此之后,东夷部落对周王室基本就没啥威胁了。

让军事天才太公望和周礼的制定者周公旦做邻居,估计周武王也没少花心思,简直是绝了。

对于开国功臣,既不能完全信任,也不能过分打击,周武王在对召公、周公、太公望的安排上充分是又打又拉,既让他们担当重任,又在逐步消除他们对周王室的威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孔... 好的,我将保持文章的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并在每段中加入一些细节描述,保持原意的同时使内容更丰富流畅。 ...
原创 5...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迅速派出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战,朝鲜局势逐渐稳定,志愿军...
原创 军... 改写后的文章: 前言: 写作的确不易,尤其对于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的作者来说,写稿已经成了他们的生计来...
原创 尚... 康熙十五年二月,73岁高龄的平南王尚可喜,已不再是那个曾风光一时、征战四方的英雄。他被自己的儿子尚之...
聊聊三国(94):司马懿平定辽... 随着司马懿一声令下,魏军开始昼夜不停,全力开始攻城。 这一次,公孙渊终于怕了。 经过一个月的围困...
原创 起... 1949年,程潜的到来与新中国的曙光 在1949年的中国,历史的天平正悄然倾斜。随着湖南和平解放的...
原创 千... 《——·前言·——》 太原,古代晋阳,是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城,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起伏。这座城市为...
原创 蒋... 1996年7月,一个步履蹒跚的男子走下了飞机场,来到了大陆。 他就是蒋孝勇,蒋介石的孙子,此时的他,...
原创 民... 自古才子多与风流并列,特别是在民国时期,那些大名鼎鼎的才子们,以推翻旧社会的枷锁为名,纷纷宠爱起了“...
原创 刘... 提到刘备的儿子刘禅,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常常是“乐不思蜀”四字,以及“扶不起的阿斗”这一称呼。这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