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北上苏联;其实,在解放战争尚未爆发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到美国访问,但是都被一个傲慢自大的美国人“自作主张”拒绝了。这是中国的损失,还是美国的损失?不太好说。
1944年7月,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对国民党政府失望透顶,对蒋介石更是非常不满;于是,他将战略合作目光,投向了延安方面,专门派出了一个观察组,访问中共中央,看看是否有合作共赢的可能性。罗斯福有着类似“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类似理解,尤其是国与国之间。
毛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热情接待了美方观察组,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会谈中,毛主席提出,希望自己能同罗斯福总统见面,面对面交谈一下,自己与周恩来同志,可以亲自去美国一趟。美方观察组表示热烈欢迎,等向白宫方面汇报,得到允许后,便可以安排此事。
中共访美,对双方而言,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当时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横插一脚,强烈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是美国的坚实盟友,不应该跟中共方面走得太近,防止国民党心生不满,双方同盟友好关系产生裂痕为由,阻止观察组,将毛主席、周恩来有意访美会谈一事,上报给罗斯福。
美国方面需要这么在意国民党政府的想法吗?需要因为他们,避开与中共有太多接触吗?个人认为是完全不需要的,但赫尔利出于种种原因偏要阻止。
1944年12月,美国战略情报局(即OSS)的克罗姆利等人,再度踏上西北大地,访问延安,毛主席再次表示出,中共有意去美国,与罗斯福见面会谈的想法。克罗姆利表示欢迎,给驻华美军指挥官魏德迈发去电报:
“延安政府希望派一个非官方的团体去美国,向美国感兴趣的民众及官员解释中国当前的形势和问题。以下是他们绝对秘密的建议:如果罗斯福总统表示愿意在白宫把他们作为中国一个主要政党的领导人加以接待,那么,毛和周即愿一同或单独一人立即前往华盛顿举行探讨性的会谈。”
为了避免出现上次的情况,周恩来特地找到科洛姆利,建议道:“决不能让赫尔利大使知道此事,我们不相信他的判断力。”最后,这封电报还说给赫尔利知道了,他借此向罗斯福告了一状,让与他本就有私人恩怨的魏德迈受到处罚。
1945年3月,美国驻华大使秘书谢伟思,来到延安;毛主席第三次提出,能否到美国,与罗斯福总统当面讨论一些问题。谢伟思自无不可,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做这个中间人。但是赫尔利再次跳出来,说谢伟思是有掺杂个人感情的别有用心的作为,破坏美国同国民党政府的合作、友好、同盟关系;谢伟思直接被撤职。
真是哪都有他赫尔利,一棵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扶蒋反共”的政策,被他死板地贯彻落实到底。赫尔利此人,真是站在美国政府的利益立场上,考虑中共访华的事情吗?真是个无知傲慢、自大嚣张、贪慕虚荣的人。
若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任何一人或两人一起,能访问美国,与罗斯福当面探讨,对中美两国应该都是有好处,利大于弊的。否则,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也不会主动访华,中美之间展开秘密谈判,促使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赫尔利,真是个无知傲慢的坏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