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镜头里的“山乡巨变”
创始人
2025-07-22 22:32:15
0

希望的田野

耕耘的沃土

升腾着向上的力量

从黑白到彩色

从胶片到数码

一张张新华社照片

记录下了乡村振兴路上的每一步脚印

1950年,北京市郊土地改革时农民在丈量土地。新华社记者 王纯德 摄

1966年4月20日,河南林县举行盛大集会,庆祝红旗渠竣工通水。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 摄

江苏连云港朝阳公社66岁的张汝栋在打麦场上手捧丰收的麦粒(1973年7月16日发)。新华社发

1981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合影。新华社发

安徽临泉县的经营大户、农业技术员韦建华在田头为农民讲授农业技术知识(1994年8月11日发)。新华社记者 戴浩 摄

2006年4月9日,西藏达孜县朗热村的两名儿童用自来水洗脸。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 摄

农业科技不断发展

中国人端稳饭碗的信心底气更足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满载着乡愁的乡村更宜居宜业

亿万农民摆脱贫困

意气风发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2017年6月30日,宁夏固原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村民在蔬菜基地收获圆白菜。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2020年5月15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麻辉煌(左)与返乡大学生施林娇(中)一起直播推销土特产。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2020年10月17日,在山东淄博沂源县东里镇梅家坡村一处果园边,大学生王艺迪在夕阳下直播跳舞,为家乡的苹果“代言”。新华社发(赵东山摄)

2021年10月20日,在辽宁铁岭市铁岭县新台子镇西三家子村,人们把机械化收割下来的水稻装车。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2022年10月25日在浙江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拍摄的稻田与乡村会客厅。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2023年3月27日,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全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现场,参加“村BA”的选手们正在比赛。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3年10月19日,在黑龙江肇东五里明镇东升村,农民晾晒收获的玉米。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

回眸这些瞬间

铭记那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岁月

致敬时代的每一位耕耘者

策划:宋为伟 韩芳

制作:刘勇贞 魏海 马晶

新华社摄影部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展天津开展 ... 近日,“黄金武士与富饶草原——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展”在天津博物馆启幕。来自古丝...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一位皇帝,他虽然年仅6岁就被迫成为皇帝,当了好几年的傀儡皇帝,可是他在...
原创 光...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婢》 光绪皇帝作为清朝的...
原创 赵... 引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是古代忠义的象征,...
原创 偏...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原创 孙...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原创 项... 众所周知,在中国秦朝末年,诸侯混战,六国势力纷纷崛起,其中最具有实力的就是项羽和刘邦,项羽是楚国贵族...
原创 欧...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基本的规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作为国家来说,如果实力强大,自然是备受...
原创 历...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就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本意是劝人们要多行善事,如果作恶多端的话早...
原创 任... 1787年美国成为联邦制国家,颁布《宪法》规定总统职权,并要求每届任期为4年,且连任不能超过2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