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郑维山准备交班回国,杨得志挽留:打完这一仗再走吧
创始人
2025-07-22 16:32:22
0

1953年抗美援朝接近尾声,按计划,志愿军进入了夏季反击战的第二阶段。

而就在那时,郑维山将军申请交班,把队伍交给杨勇将军继续作战。

杨得志将军时任志愿军副司令,他得知后,立刻找到郑将军谈话,要他留下来。

而郑将军却说:“我再不走,杨勇就没法打这一仗了。”

他对杨勇将军很有信心,认为对方会比自己打得更好。

但杨副司令还是把他留了下来,要一起把“压台戏”给唱完,打完这一仗再一起喝饯行酒。

那么,郑将军为何要早早交班,他在朝鲜的最后一仗,又打得如何呢?

运筹帷幄

1953年夏季反击战二阶段,郑维山将军提出交班,而杨得志副司令再三挽留,都是出于对战局的考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郑将军的交班,是按照干部轮换计划走的,这样的安排能缓解将领、部队压力,还可以得到锻炼,总结战斗经验。

他们两人都是从这一条出发的,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大相同。

那时,郑将军说,如果他再继续待下去,那杨勇将军可就没仗打了。

毕竟,朝鲜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双方重新开始谈判,他有预感,战争不久后就会结束了。

另外,他还对杨副司令说,一阶段的作战杨将军都看到了,后面的计划也很清楚,他相信杨将军会打得比自己还好。

1951年,他作为19兵团副司令,兼任参谋长入朝作战。

此前,他就跟着杨司令等领导同志一起,指挥19兵团作战,参加了第5次战役。

进入防御阶段后,他经历过一次轮换,到20兵团担任代司令员,1952年秋季和1953年夏季的反击战他都有参与。

对他自己而言,抗美援朝的这一段经历已经十分丰富了,所以他替交班回国也没什么问题。

从杨副司令这边来说,他认为杨勇将军才来20兵团,而这支部队又是正面作战的重点。

他更希望杨将军能够再看看,这也是为什么他让郑将军多待一会儿。

在杨副司令的再三挽留之下,郑将军答应留下了下来,而夏季反击战二阶段,也成了他的收官之作。

第一次反击战结束后,志司进行了队伍调整,反击队伍的力量得到大大加强。

夏季反击二阶段,从1953年5月27日打响的,仅用3天时间,20团60军便占领了高地和两座山山脚。

57军则占领了栗洞南山,还有两座山山脚,并歼敌1750人,收获丰富,打了个不错的仗。

正是在夏季反击的猛烈攻势下,谈判桌上终于有了进展。

美方接受了朝鲜、中国提出的方案,并进一步配合停战,谈判的进度加快了不少。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承晚集团却不甘心,称他们不接受“‘联合国军’给出的方案。”

他们决定自己发动战役,搞事情,不得不说,一个“猪队友”真的可以害死人。

由于李承晚集团拒不合作的态度,再加上板门店谈判的情况,志司改变了作战计划。

我方决定着重打击李承晚集团的部队,当然还是会以打促谈,灭一灭李部的威风。

这年6月1日,总部发来电报,指明战士们要打的是李承晚集团,暂时不打英国军队,打美军也只打一个连以下的。

而且,具体的作战计划继续执行,不管是什么样的敌人,只要敢来犯,战士们都要将其粉碎。

其实志司还是手下留情了,在实际的战场上,部队身经百战,已经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打对方营以下的士兵绰绰有余。

因此,郑将军感到这个作战范围还不够,直接将其扩大到了团。

电报发出的第二天,20兵团就开了会议,除此之外还有总部的21军、54军都回到了20团,接受将军的指挥。

讨论开始后,大家都很积极,一致认为要扩大作战规模。

在会上,将军明确指出这次反击战的重点,就是要全力配合谈判,要打得敌人不敢反扑。

另外,还要争取改善防御阵地,要实现这个计划,就要把被占的金城给拿回来,平分战线。

为了实现这个打法,郑将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那么,他要用什么办法,把这朝鲜“最后一仗”给打漂亮呢?

出奇制胜

郑将军在杨得志副司令的挽留下,决定打好在朝鲜战场的“最后一仗”,在这一仗中,他又出了什么奇招呢?

会上,他争取了部队内其他几位领导同志的意见,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按照志司的计划,一个军只能打1到2个排或连太慢,时间一长不利于全局防御,也没办法改善东线防御的情况。

那么如何改善东线防御,又能让敌人陷入不利状态呢?

郑将军认为,可以选883.7和949.2高地,还有十字架山,这三个地点作为攻击目标。

将军选这三个地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在金城以东一线,并且还处在敌人的防线顶端。

这里是敌人防御的关键,同时,也是战士们进攻的难点。

其中883.7高地的陡坡下,有茂密的树丛,便于埋伏。

敌人一定想不到,志愿军真的会直接往“硬骨头”上撞,这就是攻心,给他们来了一计出其不意。

如果打下这三个地方,那么便极大削弱敌人的防御,便于后续向金城进攻。

一旦打下这三处,敌人必定会拼了命地反扑,那时我军便可收网,毙伤大量有生力量。

说完这里,郑将军便接着讲了他设想的兵力部署。

60军方面认为没问题,保证拿下目标,但在谈论具体设想时,有不少同志认为这个计划太险,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造成损失。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60军的军长张祖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他认为,这个计划虽然很险,但从长远来看,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如能收回来,是非常值得的。

而张军长如此积极,也60军之前的状况有很大关系。

他是60军的老军长,1952年跟随西南军区到朝鲜学习时,陈赓将军把他留了下来。

陈将军要他再次领60军作战,此前,第5次战役中,这支部队回撤时,因为指挥不到位,180师遭到了美军包抄,损失惨重。

他到60军的时候,领导班子大换血,还有人想要撤销180师的番号。

是他找到上级,才保住了这个师的番号,夏季一阶段反击战时,60军速歼敌连,成功不错。

但他并不满足,要扩大战果,这下郑将军讲了这个险招,正合心意,所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在后面的会议中,他进一步讲解了此次作战当中细节和值得注意的地方。

60军承担起了主攻军的责任,按郑将军的预期,他们需潜伏进入战场,打掉敌人的加强团。

会议结束后,将军还特地把张军长单独留下,对他特地嘱咐说:“大潜伏,也是大冒险。”

他说,要摧毁敌人吹嘘的“密苏里防线”,拔掉三个制高点,难度很大,一定要下去仔细研究,做到对战时万无一失。

除了将领们作战意愿积极,志司方面也全力支持郑将军的作战计划。

时任志愿军副司令的邓华将军,得知60军要担任此次主攻军后,他考虑到了这支部队的难处。

他立刻就把炮兵7师20团配给了60军,以期望增强火力和压制敌人。

第二天郑将军去60军阵地上视察时,也接到了邓副司令的电话,问他准备情况。

郑将军说,还不行,还得推两天再行动,邓副司令问他有什么困难。

原来,67军主攻的方向上,曾在2年前的秋天被敌人投过汽油弹。

茂密的草木被烧秃,后面长出来的太矮,不利于潜伏,需要挖屯兵洞再继续行动。

邓副司令给到的建议是,挖洞的那两天部队也要活动一下,吸引敌方的注意力。

而郑将军正有此意,准备提前攻击北汉江西岸的敌人,万事俱备,这一战即将拉开序幕。

在这一战中,郑将军与战士们将展现出怎样的风采?

完美收官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精心准备,郑维山将军决定冒险拿下敌人三个制高点,以推进后期占领金城的计划。

那么,在朝鲜的“最后一战”,这名勇担责任的铁血战将,将如何为这次朝鲜之行完美收官?

1953年6月9日夜晚,郑将军命60军军长张祖谅,带着3500多号人朝距离敌前沿300米埋伏。

这3000多人由15个步兵连、4个机炮连,还有4个营部,1个团指挥所组成。

到了第二天的凌晨4点,所有人员都已就位。

与此同时,事先准备好的百门大炮也测试完毕,还炸掉了敌人22个工事,歼灭上百名敌人。

然而,敌方却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很快天亮了,大家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丝毫没有松懈。

他们就这样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潜伏了19个小时,丝毫没被察觉,这是战争史上较为罕见的。

1953年6月10日,晚上8点20分,在郑将军的一声令下,佯攻开始了。

60军的180师排除一个连队,与181师侦察连和543团侦察排配合,向949.2高地佯攻,吸引敌方注意力。

这场潜伏攻坚战只用了50分钟,就拿下了好几个重要支撑点,同时歼灭了李承晚集团27团,歼灭8000多人。

这一战果成了志愿军阵地战中,一次进攻歼灭一个团的经典示例。

对此,志司还在6月12日特地向60军发来嘉奖令。

60军的初步任务完成后,极大调动了其他战士的积极性。

郑将军趁热打铁,让67军出发,与60军配合,交替进攻,朝着十字架山进发。

就在志司嘉奖令刚发下来那天,晚上9点,百门大炮进行了两次5分钟的火力袭击,而后进行了10分钟的火力压制。

原本嚣张的敌人瞬间哑火,与此同时,在前一夜已经有9个步兵连进入潜伏区和屯兵洞,严阵以待。

在火力掩护下,67军的战士们如潮水般涌向各个目标,顺利通行800米后,他们接近主峰,向敌人发起冲锋。

敌人反扑很厉害,火力下,该军600团5连,其连长、报话员、信号员相继牺牲。

指导员身负重伤,暂时无法指挥,在这危急关头,突击排长挺身而出,代理指挥作战。

战士们势必要将这硬骨头啃下,交火10分钟后,5连顺利占领了主峰表面,大家乘胜追击,进入了敌人坑道,将两条路上的敌人全部歼灭。

不久,600团顺利攻上主峰,67军其他部队大受鼓舞,与敌人激战1个多小时,向敌人阵地推进4公里,立下了功劳。

前线的战局与谈判桌上的博弈息息相关,敌人节节败退,而他们的代表在谈判桌上也渐渐失去底气。

那时的停战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双方参谋员在进行最后的文字修改。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志司上报了60、67军的战果,但在谈判时,美方却执意不愿承认东线阵地已被志愿军占领。

但在我方的据理力争下,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而他们的丑态也原形毕露,十分狼狈。

经过这次谈判,美方为抢回谈判桌上的主动权,立刻派遣飞机朝60军的阵地进行连番轰炸。

紧接着,李承晚集团趁着火力掩护发动了全面反扑。

然而,敌人不知道的是,志愿军拥有铁一般的意志,更用血肉筑成了无法突破的铜墙铁壁。

经过一番缠斗,敌人未能拿回失去的阵地,志愿军战士们则越战越勇。

战场、谈判桌上瞬息万变,就在郑将军准备命60军向949.2高地进发时,志司来电说双方已达成14日停战协议。

这天攻占高地的仗打不打,全看郑将军等人的想法,没有把握就不打了。

他把这一电话内容转给了张军长,没有一点犹豫,张军长回复说:“有信心打好这一仗。”

张军长要打这一仗,是要为60军、180师出一口气,打一场翻身仗。

据180师师长回忆,其实这一仗准备不够充分,但大家士气很高,抱着打好最后一仗的决心,最后的打下来的效果很好。

开战后,仅用20分钟,敌人的主阵地就被拔旗攻占。

郑将军得知战果后非常高兴,战前预设的三个重要制高点,全部按计划拿下,这一仗完美收官。

当然,在战果上报的第一时间,他就命大家守住阵地,他火速将战果报给志司。

在谈判会场内,美方看完中方给出的战报,一开始根本不信,志愿军能在短短几天拿下东线,要求去现场核验。

美方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直到用电话与自己的军队核对后,他们才承认了这一事实。

1953年6月15日,夏季反击作战第二阶段顺利结束,各部队、将领得到了宝贵的战斗经验。

而郑维山将军也顺利交班返回国内,朝鲜的最后一战打得漂亮,为他的战斗生涯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乐陵:千年枣林激发文旅融合...   新华社济南7月23日电 题:山东乐陵:千年枣林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贾云鹏、高天 ...
直线拉涨!杜邦中国反垄断调查遭... 反垄断调查暂停,全球化工巨头股价巨震。 受消息刺激,杜邦(DD.US)美股盘前迅速直线拉涨。 美股开...
记者:青岛西海岸门将的那张纸是... 直播吧7月22日讯 足协杯1/4决赛,国安点球大战6-4战胜青岛西海岸进足协杯4强。 赛后,记者姬宇...
天鸿新材取得一种低收缩陶瓷复合...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原创 如... 【历史】美国现在还是世界霸主,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那是富得流油。而且...
原创 清...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将我们如今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繁荣的美丽景象很好地描绘了出来...
原创 张... 说起张作霖,那在北洋军阀时期、民国时期,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他是北洋时期的奉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第十...
原创 民...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从而使中国步入了民主共和的时期。1912年1月1日,中华...
原创 陈... 第三野战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1949年,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被改编成第三野战军。三野旗下四个...
杭州博物馆推特展 民众捐赠老物... 中新网杭州10月2日电(曹丹)20世纪50年代西湖疏浚工程的相关物证及照片;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