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曾经说过一句重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生一世,每个人都想在自己去世后能够有一个安稳的归宿,这样自己的灵魂也能得到安息,而且对于后人来说,也有一个体面的场所进行悼念。
但是在日本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日本的众多遗体因为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然住在了旅馆里。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日本为什么不多建造火葬场呢?日本的死亡率为何这么高?
日本殡葬业出现的问题的根源
日本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小国,所以日本会出现很多大国所没有的问题,
从殡葬制度的发展来说,日本殡葬文化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很大。
我们从日本的近代文学作品中也不难看出日本对于死亡的独特理解以及一些独特的殡葬形式。
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传统的殡葬以土葬为主,
但是因为人多地少,日本的殡葬业所提供的公墓园内已经出现“一墓难求”的现象。
所以日本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就比如“气球葬”,家人们把逝去者的骨灰放到了气球中,将气球充满氢气,家人们把气球放飞。这样就象征着死者回归了自然。
在日本,这种气球还可以定制,
设计师会按照死者或者家人的要求在气球上绘画死者的头像甚至还可以按照要求在气球上加上死者的毛发等等。
更有甚者,这些气球还可以发光,有的甚至还有GPS定位,供家人们悼念,不过因为气球葬有点恐怖,很少有日本人会采用。
其实在日本如果没有墓地的人,大多会采取“树葬”或者“海葬”的方式,
“树葬”是找一棵小树,把亲人的骨灰放到树下挖好的洞中,再把树上做好标志牌,人们好过来纪念。
还有一种海葬,就是把骨灰撒入大海,“树葬和海葬”既可以满足人们思念与悼念亲人的想法,又可以不用占据紧张的土地,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如果说入土为安可以用“气球葬”、“树葬”或者是“海葬”来代替,
随着日本的死亡率逐渐上升,日本的火化流程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很多遗体无法进行快速的火葬,使得日本存放遗体的旅馆行业快速兴起。
日本的殡葬业出现的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日本的大城市化太过于密集,乡村土地多人少,人口分布不平均,导致了日本出现了殉葬业太过拥挤的现象。
日本城市化的进程是十分迅速的,东京、大阪一线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人口的集聚效应。
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失去了向外扩张以及平衡各个地区发展的能力,
现在的日本只能依靠着“新干线”沿线发展,向外拓展乏力。
大城市的集聚给日本带来的不光是好处,还给日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教育资源的紧张、交通的问题、住房的问题以及服务业的问题。
其中,殡葬行业出现的问题也是源于日本的大城市化所造成的。
火葬场的现实困境
现在世界上文明程度高的国家都在流行火葬,火葬相对于其它丧葬方式的优点是更清洁、更方便。
火葬场是一个城市必须要有的公共服务,城市中每天都会有人的死亡,人的遗体需要尽快
的
火化,以防止细菌与病毒的滋生。
但是,日本的火葬场在近几年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由于日本经济与医疗行业的发展,日本也在九十年代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社会中老年人的增多,就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进行服务,火葬场作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末端,更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但是,日本从2010年开始,就已经出现火葬场需要长时间排队的问题,一直到了四年后,情况越来越严峻。
这里面有现实社会的问题,也有日本政府的问题,
从2010年之后,日本的大城市的
年
死亡人口急剧上升,本来仅仅勉强的火葬场一下变得异常紧张。
“物以稀为贵”日本的火葬场在突然的紧张之后,死者的家属不但需要更繁琐的流程而且还要支付高昂的火化费用才能将亲人火化。
据统计在2010年,日本城市周边遍布着4900座火化场,到2014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仅仅增加了200座,完全不能满足日本每年激增30多万人口死亡的缺口。
遗体住旅馆
由于日本火葬场不能及时火葬,造成很多人只有花更高昂的价格租赁太平间或者水晶棺、冷藏柜等。
这个时候,有一些日本人发现了商机,他们开始建造一种“旅馆”,供未经火化的尸体“居住”。
这种行业的出现虽然是“不得已”,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火葬场紧张的现象。
不过这种旅馆并不便宜。据调查,这种火葬场每天的价格大约是在一万日元左右,大约相当于人民币500元。
家属并不能把遗体安放到旅馆就万事大吉,还要尽快联系火葬场、跑手续,尽快将亲人火化。
火葬场能不能多增加,按道理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既然社会已经有了这方面的需求,政府就应该按照社会的需求去做。
但是在日本有很多现实情况阻碍着日本政府进行社会服务的建设,日本的征地十分困难,由于日本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城市中的每块用地都被个人或者集团占据。
政府征用土地要与财团和个人进行来回的价格拉锯,
日本的财政十分紧张,每多建造一座合格的火葬场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所以,日本的火葬场只能缓慢建设。
总结
日本的大城市化以及人口老龄化是殡葬行业出现问题的根本,
日本如果不能合理
的
解决这两个问题,殡葬行业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增强日本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快日本社会向小城市化推进,才能缓解日本大城市日益突出的问题。
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泰戈尔曾经说过——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们希望日本的殉葬业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日本普通民众,使他们的故去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