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四坐且莫喧》
我国古代在各项指标上,长期领先于世界,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都是其他国家难以追赶的。当初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一条可以前往东方的航线来,不过他历经了无数艰险,中国没有找到,反倒是找到了新大陆,由此展开了一段新的故事。而我国之所以有着如此的领先,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鲁班,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自先秦时代,我国的技术就已经到达了领先水平。
一、鲁班的人生
自古以来,人们会用“班门弄斧”来形容那些不自量力的人,而这里所指的班门,就指的是鲁班。从这个成语就可以看出鲁班的名气有多响,但是大家可能对他不太了解,认为他就是个木匠,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鲁班远不止是个木匠,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手艺别人学不来。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鲁班那个特殊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故事还要从春秋时期开始说起。
公元507年,鲁班出生于一个木匠世家,整个家族都是以木匠为生,因此他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木匠工艺,再加上天生比较聪明,使得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家族手艺最为精湛的一人。不过光是手艺精湛,鲁班还远不能在历史上留下这么大的名声,毕竟历史上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真正让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还要从他的一个习惯开始说起。当其他人一直埋头苦干做工的时候,鲁班就不同了,他会不停的思考与探索,从而找出这些工艺背后的原理与秘密,进而开发出新的工具与技术。
二、楚国与宋国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下,鲁班就成为了一位发明家,他为了方便木匠的工作,发明了曲尺、刨子、墨斗等工具,而这些工具有一部分直到如今任在被使用。不光如此,鲁班在军事依旧有所成就,比如著名的“云梯”就是他发明的,而楚国也正是靠着这样强大的武器,在战场上接连取胜。不过当楚国攻打到宋国时,却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原本兵锋正盛的楚国却无法再前进,而鲁班也遇到了他一生的对手——墨子。
春秋时期,楚国一直是比较强大的诸侯国,而那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经常会爆发战争。公元前450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并且还带上了鲁班的得意发明“云梯”,那时楚国的实力远胜于宋国,再加上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于是楚王就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整个宋国。然而一向信守着“非攻”理念的墨家,听闻楚国势强凌弱后,连忙带着很多的新式武器赶到了宋国,准备一同抵挡楚国的进攻。
三、鲁班与墨子
楚王原本对墨家和宋国是不屑一顾的,可是战争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原本弱小的宋国,在拿到新式武器后,竟然挡住了楚国的进攻,一时间战局僵持了下来。那时的楚国,面临着极大的后勤压力,如果再拖下去必然要撤军,但是又的确想拿下了宋国,于是主帅就把大家找了起来,一同商议该如何解决困境,而鲁班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听闻了战场情况后,鲁班觉得自己有责任来解决这件事,因为此次进攻不利,是由于墨家导致的,于是就主动请缨前往敌营与墨子交谈。
主帅听闻鲁班的想法后,觉得有点道理,就批准了他的前往,于是他就来到了宋国,见到了墨子。两人见面后,立刻就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言语交锋,但两人的能力都很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决定来一场赌斗。双方以竹片为军队,鲁班使用自己发明的攻城武器,墨子使用自己发明的守城武器。后来出现的情况是鲁班没有想到的,他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攻城手段,却始终无法突破墨子的防守,最终只能无奈的认输,楚国也因此退兵。
后记: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待,鲁班那时输给墨子也是正常的,因为两人的专业不同。墨家虽然信仰“非攻”,但一向在武器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而鲁班的主要专业是木工,在军事上不如墨家是可以理解的。从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发现一点,鲁班作为木匠,竟然能在用兵之术上和墨子一较高低,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木匠可以达成的,这就揭晓了他的另一个身份——阴阳家。也就是说,鲁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家族传承的技艺和自己的努力外,还有阴阳家的功劳。
参考资料:
《四坐且莫喧》
《春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