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鲁班不只是个木匠,他还有一身份,难怪他的手艺学不来
创始人
2025-07-21 19:32:18
0

引言

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四坐且莫喧》

我国古代在各项指标上,长期领先于世界,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都是其他国家难以追赶的。当初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一条可以前往东方的航线来,不过他历经了无数艰险,中国没有找到,反倒是找到了新大陆,由此展开了一段新的故事。而我国之所以有着如此的领先,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鲁班,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自先秦时代,我国的技术就已经到达了领先水平。

一、鲁班的人生

自古以来,人们会用“班门弄斧”来形容那些不自量力的人,而这里所指的班门,就指的是鲁班。从这个成语就可以看出鲁班的名气有多响,但是大家可能对他不太了解,认为他就是个木匠,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鲁班远不止是个木匠,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手艺别人学不来。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鲁班那个特殊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故事还要从春秋时期开始说起。

公元507年,鲁班出生于一个木匠世家,整个家族都是以木匠为生,因此他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木匠工艺,再加上天生比较聪明,使得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家族手艺最为精湛的一人。不过光是手艺精湛,鲁班还远不能在历史上留下这么大的名声,毕竟历史上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真正让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还要从他的一个习惯开始说起。当其他人一直埋头苦干做工的时候,鲁班就不同了,他会不停的思考与探索,从而找出这些工艺背后的原理与秘密,进而开发出新的工具与技术。

二、楚国与宋国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下,鲁班就成为了一位发明家,他为了方便木匠的工作,发明了曲尺、刨子、墨斗等工具,而这些工具有一部分直到如今任在被使用。不光如此,鲁班在军事依旧有所成就,比如著名的“云梯”就是他发明的,而楚国也正是靠着这样强大的武器,在战场上接连取胜。不过当楚国攻打到宋国时,却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原本兵锋正盛的楚国却无法再前进,而鲁班也遇到了他一生的对手——墨子。

春秋时期,楚国一直是比较强大的诸侯国,而那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经常会爆发战争。公元前450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并且还带上了鲁班的得意发明“云梯”,那时楚国的实力远胜于宋国,再加上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于是楚王就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整个宋国。然而一向信守着“非攻”理念的墨家,听闻楚国势强凌弱后,连忙带着很多的新式武器赶到了宋国,准备一同抵挡楚国的进攻。

三、鲁班与墨子

楚王原本对墨家和宋国是不屑一顾的,可是战争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原本弱小的宋国,在拿到新式武器后,竟然挡住了楚国的进攻,一时间战局僵持了下来。那时的楚国,面临着极大的后勤压力,如果再拖下去必然要撤军,但是又的确想拿下了宋国,于是主帅就把大家找了起来,一同商议该如何解决困境,而鲁班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听闻了战场情况后,鲁班觉得自己有责任来解决这件事,因为此次进攻不利,是由于墨家导致的,于是就主动请缨前往敌营与墨子交谈。

主帅听闻鲁班的想法后,觉得有点道理,就批准了他的前往,于是他就来到了宋国,见到了墨子。两人见面后,立刻就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言语交锋,但两人的能力都很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决定来一场赌斗。双方以竹片为军队,鲁班使用自己发明的攻城武器,墨子使用自己发明的守城武器。后来出现的情况是鲁班没有想到的,他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攻城手段,却始终无法突破墨子的防守,最终只能无奈的认输,楚国也因此退兵。

后记: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待,鲁班那时输给墨子也是正常的,因为两人的专业不同。墨家虽然信仰“非攻”,但一向在武器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而鲁班的主要专业是木工,在军事上不如墨家是可以理解的。从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发现一点,鲁班作为木匠,竟然能在用兵之术上和墨子一较高低,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木匠可以达成的,这就揭晓了他的另一个身份——阴阳家。也就是说,鲁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家族传承的技艺和自己的努力外,还有阴阳家的功劳。

参考资料:

《四坐且莫喧》

《春秋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代表风采】“茶山书记”杨开胜... 清晨六点,薄雾还未散去,紫云自治县坝羊镇万亩茶园已是一派忙碌。茶农们腰挎竹篓,指尖翻飞,片片嫩芽落在...
原创 嬴... 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嬴政如果听吕不韦建...
原创 罕...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同盟国向协约国集团投降,此时的民国,虽然没有派遣参战...
原创 “... 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方便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也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8...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友情谊比金子还珍贵。1991年,一场红军老战友的聚会让我们见证...
原创 诸... 史料记载,诸葛亮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定军山。 让人感到诧异的其实是诸葛亮在死前不仅说了把自己葬在定军...
原创 少... 相见不相识 1931年九月,当时还是连长的开国少将张行忠,在一次作战中腿部不幸中弹,被送进了后方红军...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以平凡之躯,铸就非凡之功,默默地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李干成...
原创 萨... "妒忌在美国要比在法国罕见得多,但机智却更加罕见"。 现实主义批判作家司汤达的着句话的确是一针见血,...
两岸专家共同探讨炎帝神农文化 9月22日下午,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研讨会在炎陵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围绕炎帝神农文化、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