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炒的很热的“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实际是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在网上提出的观点,后来在韩国不断发酵,形成了统一的观点,在中国还有不少拥护者。所以很有必要再普及一下当时的历史和后来的发展。
实际上蒙古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割据政权之一,原来是辽国的附民,辽被金灭后,金国一心与南宋作战,纵容了蒙古的发展,而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部落之后,先灭了西夏,然后在南宋协助下灭了金国,蒙古野心自然不止于此,在灭金之后战刀直指南宋。南宋当时的国力与兵强马壮的蒙古无法相比,但是在抵抗蒙古南侵时还是发生了很多壮举,比如说钓鱼台之战,坚守襄阳,都给蒙古大军带来很大的杀伤,也延缓了蒙古占领南宋的步伐。
蒙古、南宋时形势图
蒙古与辽金没有两样,不过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只不过是他灭亡了由汉族主导的中原王朝。而在日本和韩国学者眼里,蒙古族是野蛮民族,没有文化,没有底蕴,不应该由他来统治中国,而在当时的时代,日本和韩国将中华汉族王朝视为宗主上朝,毕恭毕敬,对汉王朝的灭亡,也直接影响了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发展。在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多次东征日本和朝鲜半岛,因为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接壤,所以很快征服,但因为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几次出征都遭遇台风,未战先败,结果日本得以保全。如果元军登上日本四岛,日本的幕府时代的历史就会改写。日本也可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崖山海战形势图
“崖山之后无中华”原本出自南明遗民的诗句,以崖山海战比喻南明败亡,哀叹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此战之后,传统的汉民族中央政权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少数民族政权所完全取代。崖山之战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崖山战役
而“明亡之后无华夏”完全是韩国学者的观点。在明朝时期,中国与朝鲜交往密切,朝鲜的皇帝由明朝册封,并年年进贡,朝鲜官员和学生在北京接受培训和教育,在朝鲜遭受日本侵略的危难时刻,明朝在自己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毅然出兵,抗日援朝,中国水师与朝鲜水师并肩作战,老将邓子龙战死,最后在露梁海中击溃日本舰队,而日本首相丰大臣秀吉也因此病死,朝鲜与明朝结下患难友谊。在明朝被清军灭亡后,朝鲜国王曾向中国大陆跪拜,向死难的崇祯皇帝致哀,并不肯接受清朝的册封,始终以明朝作为正统。后来康熙皇帝大军压境,并扣押朝鲜皇室,迫于压力,朝鲜无奈之下才承认清朝的宗主国地位。
露梁海战
崖山海战是南宋这个朝代结束,而明亡也不过是明朝这个朝代的结束,宋朝过后是元朝,明朝之后是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正常的改朝换代。区别在于元朝和清朝是一个不同于汉族建立起来的朝代。他们是游牧民族,对于汉族的文化,在起初也是实行了一番打压,但后来还是被强大的汉文化同化,他们本身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现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之外,西北和东北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的后裔,而朝鲜也不过是当时商朝时为避中原战乱逃到朝鲜半岛之后繁衍生息发展而成,至于日本更有徐福东渡的故事,只不过日本和韩国学者为了显示自身民族的独立,文化的深远,故意不与中华文化接边,更是瞧不上蒙古和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
以韩国为例,首都汉城在2005年更名为首尔,更为可笑的是韩国政府还官方通知中国方面,在所有正式文件上不要再提汉城,必须用首尔来称呼韩国首都。实际是韩国和日本本来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字都是在借用汉字而形成的,但韩国为了去中国化,将韩语的中汉字大量删掉,但这也导致了很多韩国古代书籍无法用现代韩语来解释,只能到中国找到真正的含义。
所以所谓的“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不过是一些日本和韩国学者有意对中国历史的误读,带偏历史观。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并给予澄清。实际是中华民族就是不断发展中进行融合,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因为中华汉族文化的强大的融合能力。我们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靠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我们中国伟大的历史,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他们的留下的历史就是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支持我们为了振兴中华,一直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