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时,国军的总司令是谁?本来应该是抗日名将薛岳的,因为薛岳在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就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但他在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半年多时间里,连战连败,尤其是整编第二十六师全军覆没后,老蒋不干了,把他撤职,让他回南京做毫无意义的"总统府"参军长去了。
那么,谁来接替薛岳呢?老蒋掂量过来掂量过去,觉得,刘峙这个人可以信任。其实,刘峙当时带兵的情况,比薛岳还惨,他在1946年6月,用30万大军,欲置6万中原解放军于死地。结果呢,没成功不说,赵锡田的第三师还被全部消灭,他当时的结局,与薛岳一样,被撤职。
老蒋为何要用刘峙打淮海战役,因为刘峙对他忠心,老蒋把想法告诉刘峙后,刘峙当即表示:"要我做官,不能奉命;要我拼命,义不容辞!"对于刘峙当徐州剿共总司令,国军悍将邱清泉悲哀地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指薛岳)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指顾祝同)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是守不住了!”
淮海战役失败后,刘峙很聪明,他不敢去见老将,直接到了广州,在顾祝同的帮助下,跑到了香港。那时的香港黑道盛行,刘峙经常被抢,于是,他又跑到印尼,一开始,学着经商,结果,赔了个精光,无奈之下,只好到一所小学去竞聘,当起了小学老师,维持生活。
好在老蒋还是有情有义的,得知刘峙生活窘迫,便派人把他接到台湾,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总统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如此,刘峙才解决了生活问题。
上一篇:妈祖故事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