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益州名画录》中记载的古代名画家大多是来自西蜀之地?
创始人
2025-07-21 06:32:22
0

《益州名画录》是宋朝真宗年间黄休复根据西蜀一带的古时壁画,并且亲身观察时记载的一部巨著,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资料。在《益州名画录》中阐述了很多在西蜀之地的名画家,那么为何那个时候的名画家大多都是来自西蜀之地?

《益州名画录》究竟是什么?

1、《益州名画录》究竟是什么时候有的?著书者是谁?

《益州名画录》大概成书于北宋的真宗时期,是黄休复负责编纂。并且此人曾经对于《左传》、《春秋》都有自己的注解,可见当时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学家。黄休复本来就是画家,所以对于画作一般都是一种痴迷的状态,对于一些好的画作就忍不住收藏。

由于受当时战乱的影响,那个时候的人民都是信奉道教,信仰道教中对于生命珍视态度,黄休复本人也不例外,曾经跟过某位著名的道教人士,进行了一定的历练。在此过程中,黄休复也在不断地收集画作,由于本人是西蜀人,对于西蜀的情况更加了解,所以,编纂了《益州名画录》来记录西蜀之地的壁上的画。

2、《益州名画录》的具体内容究竟有哪些?

益州指的就是古代的西蜀,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四川。在《益州名画录》中,不仅记录了诸多画法以及誊录了在战火中遗失的著名名画,还对于作画人的简要作画风格和一些生平事迹都进行了一定的诉说,可谓在内容上是十分完整的。

《益州名画录》的背景是唐宋交替之间,也就是在改朝换代的乱世时期,战争对于文学上既可以是促进,也可以是毁灭,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但是战争的破坏力度太强,往往不好进行控制,故此战争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一般是不可估量的。

《益州名画录》就是在西蜀之地收集在战争中破坏的画作,这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经过战争的破坏,画作往往是残缺的,故此要进行复原,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地方资料。

《益州名画录》的著成,不仅在中国古代画作上有较大影响和发展,对于画作中的具体内容,比如道家思想的体现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都是一个详实的史料,对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历史发展和完善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此著作之中,对孙位的评价众多,记录最为详细,可见作者对于孙位的态度以及观点评价都是作者本人比较欣赏的。“孙遇,则自称会稽山人。其性格志行孤洁,情韵疏放。广明中,避地入蜀,居于成都。”在《益州名画录》的描述中,孙位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进而一部分的天王鬼神像。

不仅在西蜀之地有着他的画作,就连在长安也有他的画作,,被赞叹实属奇迹也。“初名位,后改名遇,亦有图轴传于世。”在书卷被评为‘逸格’也只有他一人。

而在邓椿眼里,孙位并不能充当‘逸格’的代表人物,甚至算是是这一代表的美学思想的绘画实践的终结者。他的观点出自黄休复的书中,但是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将孙位视为‘逸品’的唯一人选,使他位居众画家之首。

另外,在《益州名画录》中也提到了赵公佑,他是唐代敬宗时期的人,长期住在蜀地的画家,在《益州名画录》的记载中:公佑天资神勇,笔夺化权,应变无涯,罔象莫测。公佑之:用笔最尚风神、骨气,皆得,六法全矣。

但是赵公佑的画作在昌法时期就有画作流传世间,而他的后代们继承了他高超的画法,逐渐成为蜀地的重要画家。世人云曰:“仪者以德齐三代居蜀,一时名振,克绍祖业,荣耀何多”。可见当时在西蜀之地,赵氏家族在当地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为何《益州名画录》中记载的古代名画家大多是来自西蜀之地?

1、战乱频发,众多画家都到西蜀之地躲避战火

《益州名画录》中收集的名画都是在唐宋之际,也就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创作的画作,其画作一般不是写在纸上,多数都是在墙壁上,只不过作者在巡游是看到了,觉得甚是可惜,就将画作记录下来。

唐朝末年,地方割据叛乱,农民起义时有发生,唐朝政府的国力本来就是及其衰弱,根本无法控制这些矛盾的爆发。在后期节度使上的使用权利愈加地肆无忌惮,对于牙兵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黄巢起义的发生使得唐朝的统治到达了最高点,也就是对于统治的维持根本无法做到,就连之前表面上的基本维持都无法完成。但是在节度使之中,节度使之间的实力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所以节度使之间的争夺往往是比较惨烈的。

五代十国主要就是各个大节度使之间的争夺,但是由于自己的占有地区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这几个大节度使所拥有的战争资源是差不多的,对于资源的抢夺又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在传统的中原地区,其战争是最为激烈的。

战争的频发,节度使明里暗里的争夺,导致文学作品没有一个很好的土壤进行发展,大部分文学家包括画家都去逃难去了。而当时中原地区以及北方地区都在打仗,最安全的莫过于西蜀之地,西蜀距离当时的争夺最激烈的中原地区较远,并且几个大节度使也都不在此地,故西蜀之地引起的纷争并不多。

另外西蜀之地本来就具有最天然的保护屏障,自古以来西蜀之地就多山脉,地势并不像中原地区一样如此顺平。对于攻打西蜀地区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撑,因为天然的地理条件优势使得西蜀之地成为了易守难攻之地。

故介于此地的安全性,众多画家都前往西蜀之地进行自己的发展,如果在其他地区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谈何发展。据有限的资料统计,大概有58名著名的画家从全国各个地方到达西蜀,这些画家主要来自是在中原地区等战乱频繁发生的地区。

2、因战乱致画家集中在西蜀,致西蜀拥有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

战争的持续带给西蜀之地的并不是短暂的教育资源,而是一段时间持久性的教育资源,因为战争不可能在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结束,就算可以在此期间结束,但对于战争未来可发生的预料性根本以人为的能力无法预料,所以鉴于此原因,多数从其他地方到西蜀之地的画家或者学者都会选择在西蜀之地安顿下来。

安顿下来那么就位当地的学术、艺术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现代的实际经验证明,人才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人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者多种方式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并且这样的生产力是永恒的。

从全国各地迁移过去的著名画家,不仅运用自己的才能为当地的艺术增光增彩,还将自己的画作和部分的绘画技艺传给自己的后代或者当地的学生,使得绘画技艺或者画作得到了人为继承,前代的画作成果得以保留下来。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很多著名的画家通过自己绘画技艺的传授以及自己后代的作品多出,使得自己的家族成为西蜀之地有名望的大家族。

西蜀之地当时相较于中原地区来说是欠发达的,尤其是中原的一些文化方面,西蜀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毕竟不是中原大一统的文化特色,注定要让位于中原的大一统文化,所以这些大部分中原地区迁移过去的画家,多会在当地得到较高的待遇。

所以后来西蜀之地的著名画家几乎没有断过,原因就是在唐宋之际时期,西蜀之地在意外情况下得到了教育资源,并且将这些教育资源很好地运用。

3、与作者的成书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黄休复本来就是益州人,益州大概指的就是现在的成都一带,《益州名画录》主要收集的是在益州地区的名画,包括纸质的和一部分寺庙壁画的。

地区是仅仅限于益州,绝对不会突然收集中原地区的画作或者东北地区的画作,对于益州以外的地区,尤其是西蜀之地以外的地区,作者并没有将画作和画家的记录搜集在内,关于西蜀之地以外地区生活的画家,作者也仅仅是做了观点上的答复。

另外,当时的客观情况也不允许作者进行西蜀之地以外的数据搜集,当时处于严重的战争时期,自身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故此作者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对于益州、西蜀之地的画作以及画家做了简要的记录。

总结

文献的分析是很容易受主观情况影响的,因为分析者是人,而被分析的事物是主观和客观的汇集体,主要是客观为主。所以在解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带有自己的观点,这是在分析文献中应该避免的,不然那容易产生分析上的错误。

参考文献:

1、《五代十国史》

2、《益州名画录》

3、《新唐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高耿恩被查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纪委监委通报: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二级调研员高耿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
孩子被卷漩涡,男游客施救托举时... 7月20日下午2时许,四川江油养马峡一名儿童在玩水时不慎被卷入漩涡,附近的游客和当地群众立即展开救援...
原创 孙... 说起孙膑和庞涓我们不得不先提一下两人的师父——鬼谷先生。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
原创 军...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定编练一支新式军队,用以抵抗列强的侵略。 而当时在朝鲜有练兵的经验的 ...
日本绝密档案被公开,侵略中国并... 前言 提及日军在我国土地上的野蛮行径,许多人或许会简单地认为,他们只是为了扩张领土和抢夺资源。 难...
原创 他... 李德生,一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干部,他的经历和贡献使他在党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
原创 王... 王莽若真是穿越者,那他杀光儿子的举动,就能解释的通了! 近些年来,出过很多关于穿越的电视剧,深受大家...
原创 多... 多尔衮十世孙至今不甘心,穿黄马褂留大辫子,甚至妄想住进故宫! 散落在各处的宗师皇族被世人所鄙弃。在无...
原创 黄... 黄埔名将系列之五:备受争议的汤恩伯 迟杰 摘要:汤恩伯虽然不是广州黄埔岛时期的教官,但在黄埔军校迁往...
原创 李... 今日新谈资: 网友:秦琼本身就是斗将,战创无数,到了年纪身体就不行了。 基本没有活动了,都是在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