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为何把成立地点放在七里坪呢?因为七里坪是当年黄麻起义队伍首次集合攻打黄安的出发地,也是大别山区第一支工农红军的诞生地。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为政委,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4和红25两个军。
红四军当时下辖三个师,分别是倪志亮的第10师;王树声的第11师和陈赓的第12师。红25军则辖有第73、第74和第75三个师,这6个师中,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红12师的故事。在一千多名开国将帅中,许多人的出身是比较苦的,但陈赓却是个例外,他的曾祖父陈翼琼曾经在湘军中为将,官拜武显将军,告老还乡后在老家置了不少产业,传到陈赓父亲这一代时,仍然家业兴旺。
但陈赓并没有安心当一名富家小少爷,14岁那年他投笔从戎,来到湘军鲁涤平部当兵,后来考入黄埔一期,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来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9月底的时候受组织委派来到鄂豫皖苏区,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13师第38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成立后,红13师改编为红12师,陈赓升任师长
和陈赓相比,徐海东的出身很苦,一家十几口人只有半亩地,只得以烧窑为生,在当了11年的窑工之后,徐海东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
徐海东接受任务后,在豆腐店打得极为出色,先后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牢牢守住了阵地,战后赢得了“徐老虎”的美称。之后徐海东又在陈赓的指挥下参加了潢光战役,表现同样出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赓出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徐海东担任了115师344旅旅长,都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徐海东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了1955年授衔的时候,陈赓和徐海东都成了大将,徐海东的排名还在陈赓之前。开国十大将,红12师就占了两名,堪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