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突然驾崩后,为何动用八千人为其抬棺?这也并不能怪他!
清朝的皇帝并不是很奢侈。虽然他们吃的是最好的食物,但他们并不提倡浪费。除了乾隆皇帝下江南花了那么多钱外,其他皇帝还是很节俭的。嘉庆皇帝一生都不是一个奢侈的人,但是却在他去世后做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那就是去世的时候抬棺的人就用了8000多个人。那个时候,虽然他的身份很高尚,但是本来用100多人就可以了,可是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其实这也并不能怪他。
嘉庆二十五年,备受争议的嘉庆帝驾崩于用于避暑的承德山庄。对于嘉庆的驾崩各大臣是显得手脚忙乱,没有任何的准备,这让他们如何是好。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平民去世,一代帝王的驾崩可是不能仓促了事的,在说就算是一介平民,死后也会有个棺材入殓。可问题是,本是避暑的嘉庆突然驾崩,别说棺材,好的木板都没有。但也不能就这样将嘉庆运回宫里,没有办法的大臣们开始利用就近找到的几块木板简单的做了一口棺材,将嘉庆入殓运回宫中。
虽然这有偷工减料的嫌疑,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得到这个消息的太子旻宁,八百里加急的谕旨迅速传到了宫中:加紧派人将棺木运往承德。接旨的官员们昼夜兼程,将板材拆卸用氊包裹起来运到承德,运到之后再装订成棺材。
又临时组建了一直庞大的抬棺队伍。因为装有皇帝遗体的棺木在旅途中间不能落地,于是这只抬棺的队伍人数多达八千人,杠夫们昼夜不停,终于在十日之后将嘉庆皇帝的遗体送回了北京。一系列的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嘉庆皇帝的遗体才被安葬在自己的陵宫之内。
人在去世之后,必须按照所有的习俗而将其下葬,不能怠慢,否则会引起死者的不满。嘉庆帝应该就是历史中的一个案例,作为一代帝王的他,不管是后世口中一度令清朝走向衰落的失败皇帝,还是雷厉风行除掉和珅,力惩贪官污吏的明君。这都是一代帝王,驾崩之后的他自然是不能怠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