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吕之乱:表面上是“刘吕之争”,实际是功臣集团的“阳谋”
创始人
2025-07-21 02:01:53
0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被称为诸吕之乱的战争,表面上看似是刘、吕两家的明争暗斗,却实际上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权谋局面。这并非仅仅是一场刘家与吕家的争斗,而是功臣集团在背后默默谋划的一场“阳谋”。

在这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诸吕之乱的背后真相。虽然表面上是刘、吕之间的明争暗斗,实际上却是一个由功臣集团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政治中的权谋和明争暗斗,将我们带入一个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历史局面。

皇帝仁弱太后掌权吕氏外戚势力膨胀

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压力过于巨大的情况下病逝。他原本多次考虑更换太子,但是在谋臣张良的劝说下继续扶持自己的长子刘盈继承皇位。作为一个性格仁弱的年轻人,刘盈即位后即汉惠帝,依靠自己母亲吕后在朝中辅佐。

控制国家大权的吕后展示出了强势的政治手腕,她提拔藉外戚在朝中掌握要职,逐渐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吕氏势力。在这股势力的操控下,汉惠帝只能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朝野揣测吕后的真实意图,她会不会像当年的赵高那样,永远垄断皇权,成为年轻的惠帝和整个汉室的掌中娃娃?但她老谋深算的作为让所有异心不敢轻举妄动。

吕后去世诸侯伺机反扑

前180年,吕氏的核心人物太后吕雉去世,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整个吕氏集团失去了精神支柱。太后临终前安排外戚重臣分掌朝政军队大权,但这并没有缓解汉室和朝野中其他势力的危机感。

刘姓诸侯们深感忌惮和不安,他们无法忍受吕氏政权长期把持皇权,也担心自己的特权和势力遭到压制甚至消灭。在这种背景下,私下里隐秘地展开了串联反抗的行动。

其中齐王刘襄和琅琊王刘泽最为激进积极,他们暗中联络天下诸侯,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发动一次推翻吕氏统治的武装革命。之前吕后在位时,他们也曾密谋过,但是因为害怕太后高明的政治手段而不敢轻举妄动。诸侯们认为,这次太后薨逝是上天赐予他们罕见的良机。想要推翻吕氏专制,必须把握住时机,一鼓作气取得胜利。

权力争夺激化内斗诸侯联手发动政变

吕后去世后,吕氏外戚内部并未像想象中那样联手捍卫权力。由于利益分配不均,族内出现了明争暗斗的分裂局面。一部分吕氏子弟主张与诸侯妥协分权,以换取自己利益的保全。另一部分野心家主张强硬路线,誓死捍卫吕氏的领导地位。在这种内斗的局面下,外部的反抗势力虎视眈眈,准备一雪前耻、扳倒吕氏的统治。

刘襄和刘泽迅速抓住这一时机,联合天下诸侯勾结朝中重臣,密谋发动政变。他们很快就在长安周边的要地布下战略要点,随时准备武装谋反。前180年七月,刘泽和刘襄带领诸侯联军突然发动叛乱,很快就占领了长安城中的枢要位置。与此同时,奸臣伪吏也纷纷投向他们,使得吕氏一时间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为了摆脱这一危机,吕氏臣僚建议太后派遣重兵镇压叛乱。梁王吕产自告奋勇,要求率领北军前往攻打刘襄。但是这一次出征却以彻底失败告终,吕产不仅未能平定叛乱,自己还在战场上被俘虏。

诸侯联军攻破长安一举推翻吕氏

此时此刻,汉朝群臣最高统帅周勃看到形势危机万分,知道这是自己争取大权的绝佳机会。他秘密联系身边亲信,在宫中发动兵变,一举拿下未央宫。控制住政权中枢后,周勃等人发布诏书,声称吕氏已经丧失了皇太后的地位。

他们号召天下忠义之士,一起起兵讨伐这个不忠不义且野心勃勃的外戚集团。很快,刘章、刘兴居等宗室子弟响应周勃的号召纷纷起兵。同时,陈平在处理吕禄的军权问题上也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手腕,他设计缴械了吕氏控制的禁军。

周勃将计就计,趁机控制了北军大权。前180年八月,他率领北军和义军攻入未央宫,一举消灭了梁王吕产等吕氏高层。在汹涌澎湃的攻势下,吕氏军队土崩瓦解,族人纷纷被杀或者自杀。

至此,这场惊天动地的政治风波以刘姓诸侯占据上风的结果画上了休止符。他们重新夺回了对朝政的控制权,并且通过清洗官僚机构的方式,将吕氏残余势力一扫而空。中央集权也得到空前加强,皇权威信重新恢复。

文景之治缔造汉朝繁荣

诸吕之乱平定后,汉室群臣立刘恒为帝,他后来被后人称作汉文帝。文帝即位之初就展开一系列加强中夜权力和整顿吏治的改革,使汉朝的国力和辉煌得到恢复。

同时,他也采用“与民休息”的方针,大力发展经济,使百姓得以喘息。在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统治下的几十年里,汉朝出现了空前的和平繁荣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这一时期见证了西汉王朝从封建制向君主专制政体的转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且高度发达的封建帝国。诸吕之乱的爆发和平息,正是这个转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次震荡。

它标志着皇权之争的终结和文景之治的开启。汉文帝和景帝完成了刘邦未竟的事业,把一个分崩离析的帝国重新打造成气势恢弘、鼎盛一时的中央集权极权政体。这就是诸吕之乱背后最本质的历史意义。

结语

这场政治风波以刘姓宗室的胜利而告终,西汉王朝继续屹立不倒。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这场权力斗争背后所反映的更深层问题——皇权的继承制度。

汉初诸侯并立、外戚专权的乱象,正是这一隐患持续发酵的结果。汉文帝在位时加强皇权,避免皇统断绝的风险。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宗室诸侯势力再次抬头,王莽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篡改了汉朝的政权。

所以,诸吕之乱实际上也埋下了东汉王朝衰落的远因。它揭示出汉代皇权体系的缺陷,这一政治遗毒在东汉末年终于爆发,推动了三国乱世的来临。权力更替本是历史的常态。唯有完善制度体系,建立符合国情的治理共识,一个王朝和政权才能长治久安。这是中国两汉历史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如果将北宋和南朝宋作比较,不知道大家对这两个朝代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不是绝对南朝宋只是一个偏安南方的...
原创 中...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文化交流。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与...
原创 放... 抗日年间,出现了不少抗日的勇士,他们积极投奔到作战中,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抗战。比如说池步洲,在抗日爆...
原创 为... 说起清朝,最多的就是清朝近代史以来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东北和西北失去的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原创 项... 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其实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楚汉战争时开始,而是在反秦时就开始了。 项羽与刘邦原先都是...
原创 田... 日本的明治天皇是假的吗?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先谈一谈...
原创 开... 党项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本西羌之一支,原居青藏高原。汉文典籍有关党项的记载首见于唐魏征等所撰...
中金:料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 格隆汇7月21日|中金发表报告表示,上周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行认为,雅下项目是继三峡...
原创 张... 张良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
原创 苏...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经很多史学家和研究者们都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解体后的苏联。从这个细节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