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郑和下西洋时不带少女,而带一船的老妪?这背后蕴含着大智慧
创始人
2025-07-20 21:32:27
0

人们生活在陆地之上但 这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海水,靠海的人们从畏惧到试探再到最后的征服,这些人被称为航海家。他们勇于探索未知在信息不通的年代,是航海家们把分散的大陆串联起来,让人们知道世界不止脚下的土地还有更远更宽广的地方。

提起航海家那些有名的人物自然是马上出现在脑海里,但提起中国的航海家可能一时想不出,事实上我国早在明朝便有了一位出色的航海家,他数次出海将中国的文化与强大带给了其他国家,还将其他国家的信息带回来,完成了各国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国了解了外面,外面了解了中国,他就是曾七次下西洋的郑和。

一、多民族的出身

郑和原来姓马、小名三宝,回族出身,但祖上的血统十分繁杂,先祖是元朝时期来到中国的色目贵族,就连他的姓氏马都是汉化过来的阿拉伯语,可以说他虽然是回族出身但自身民族宗教十分复杂,也就能够更好地和外洋交流,不难理解为什么朱棣独独选中他下西洋。

明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战乱年幼的三宝被俘虏进宫,自此净身在宫中伺候后来被分配到了燕王府上,他尽心服侍很得朱棣的喜欢甚至可以读书识字,在靖难之变中立下大功更得朱棣赏识。朱棣的性格不会轻易相信人,可正因为三宝的宦官身份朱棣给了他极大的信任,升他为“内官监大监”赐姓“郑”改名郑和。

朱棣在登基后有意和周边的国家相交,因为国内的手工业发达出现了大批精美瓷器布料,这让朱棣想起了当年唐朝丝绸之路的繁荣。明朝造船业的发达使得海上早就有了贸易往来,只是朝廷没有正式的对外建交,所以朱棣在思考再三后决定派船队出海,至于派谁去他想到了对外洋文化了解颇深又深受自己信赖的郑和。

二、远航西洋

得到命令后郑和立刻挑选船员整顿船只,在准备充足后进行了他第一次远航。其实这一去也有宣扬明朝国威的意思,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带着年轻美丽的女子出海,没想到他除了船员只带了一船老妇老妪。其实这是他深思熟虑过后的决定,毕竟海上不比陆地年轻漂亮的女子没什么大用处,不如这些老妇们吃苦耐劳多年劳作,给船员们做饭十分的麻利,且中国古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们见多识广总有智慧在。

没想到这第一次出海就遇见事故,途经麻喏八歇国时国家内部交战东西两方打得不可开交,误杀了当时刚刚登岸的船员,两方立刻停战向郑和请罪,恰好此地海匪猖獗郑和暂时放下此事不提专心对付海匪,海匪之首陈祖义假装投降实则偷袭,郑和烧毁了他的船只生擒了陈祖义,命另一位祖籍广东的华侨为主。

带着大批物资和各国使臣的郑和回到了大明,朱棣十分高兴与各国使臣交换了友好的意向并处决了陈祖义,郑和也得到了丰厚的嘉奖,自此郑和也开始了他七次下西洋的壮举。

三、守备南京

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前南京一直是大明的都城,且作为六朝古都占尽风流,可以说南京对于明朝的重要性和北京是一样的,在明朝前期北京甚至只是一个象征,作为金陵古都朱元璋认为这里聚拢帝王之气,大量的修建宫殿调派工匠,一时间南京成了大明最繁华的城市。

后来的朱棣迁都但依旧改变不了南京的地位,因为朱棣不想再出现位高权重的藩王来威胁到自己,索性在郑和结束下西洋的任务后命他守备南京。郑和带着下西洋的军队前往南京成为了首位南京守备太监。

朱棣去世后下西洋的事便停止了,及至明宣宗时命郑和再次出海警告暹罗不许再骚扰其他小国,郑和带着两万余人登上了船队却再没能回来,郑和去世在返航途中由同行的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

四、郑和与妈祖

出海的人都绕不开一位神灵就是海神妈祖,她的成神时间不像其他上古神灵那般久远却有着盛大的威望,这不仅得益于历代帝王的加封更来自民众的爱戴。妈祖本名林默出生在湄洲岛不过一平凡渔女,但她时常为乡民医治出海救人,后来因救助海难逝世。渔民们悲痛不已遂为她立庙供奉。

郑和本人的宗教信仰已不可考证,但在历史记载上郑和与妈祖的缘分不浅。作为保佑出海者安全的海神妈祖一直是沿海人民的信仰,郑和每次下西洋一定会带着所有出海的人祭拜妈祖,还请了妈祖的宝像在出海的船上时时拜奉,以求妈祖庇佑。

郑和第一次出海时就遇见了大风,海上的大风是没办法躲避的船队一时间陷入了危险,实在没有办法的郑和看见了自己供奉在船上的妈祖,当即供香祷告祈求妈祖显灵,果然风平浪静化险为夷,自此郑和更加虔诚的供奉妈祖将妈祖的信仰带往各国。

这些都被郑和报告给了朱棣,他大加推崇妈祖的灵验海外妈祖也声名鹊起,为了安郑和和海外友人的心朱棣在南京城外修建了妈祖庙,将御制弘仁普济天妃之宫之碑立在了庙旁,妈祖海神天妃之名正式确立。

郑和又带人重修了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并为妈祖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因为是郑和所立又称郑和碑。郑和生前将妈祖信仰带往各地,海内外沿海居住的人们都开始信奉妈祖。

五、总结

郑和对于海上交流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出使过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国家,在调节西洋纷争时警告那些争强好斗的国家不得随意侵犯他国,此举大大减少了西洋纷争,保住了那些弱小国家的和平。

同时他也为大明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当时的丝绸之路已经衰落要想加快经济只能依靠对外贸易,郑和数次下西洋正好为大明打通了海上贸易之路。官民互通海内外交流带动了当时的经济,他在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和马六甲设立了商馆,不止带动了大明的经济更为海外带去了繁荣。为了这份恩情到如今海外都有郑和庙的存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影... 人们常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爱好读书,善于经商,即使在二战中被希特勒以集中营的形式几乎赶...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为15个独立国家,一大部分加入了北约阵营。表面上看,美国...
原创 志... 说到志愿军司令员,想必大家都会想起彭老总,1950年10月,他临危受命,指挥千军万马跨过鸭绿江,与美...
原创 她...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总...
原创 日... 日本虽然是个小国,但的野心膨胀,作为法西斯帝国的主要成员,日本不仅在中国国土上犯下滔天罪行,还非常自...
原创 西...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唐朝呈现出了一种海纳百川态势。根据旧唐书记载,在当时的唐朝,异族男女非常多,...
原创 外... 引言 两百巨舸袭地角,七回麾舰达天荒。 宦臣漫道无宏志,赫赫雄风胜布郎。----《赞郑和》 古往今来...
原创 唐... 三千玄甲,最能打的唐朝特种部队,最终结局让人感到惋惜。 隋朝末年,天下纷乱,许多的仁人志士挺起自己的...
原创 唐... 太监,一个在后来谈论起来就觉得别扭的一个字眼。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在历史中常说到阉人或者是皇帝身边服务的...
原创 在... 前言 马其顿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北部。 在古代,它曾经是希腊的一个重要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