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正统王朝,辛亥革命后,清朝宣告灭亡。自清王朝灭亡后,许多清朝皇室贵族都离开皇宫,还有的人一直跟随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毓嶦便是其中一位。毓嶦是恭贤亲王溥伟的儿子,他的父亲在光绪年间承袭和硕恭亲王爵。根据清乾隆皇帝钦定的皇室辈分来看,毓嶦的辈分排在第六位(分别是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毓嶦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侄,从亲戚关系上来看,溥仪与他是叔侄关系,并且毓嶦也是皇室成员,照理说应该得到重用,可事实并非如此。
1936年,毓嶦的父亲溥伟去世,依照前清王室的规定,毓嶦带着咸丰皇帝的密谕、黄丝腰带和白虹刀便可“面圣”。毓嶦去往长春后寻找溥仪,当时清王朝早已经灭亡,毓嶦前去也只不过是为减轻家中的负担,跟随溥仪左右还能够过上好日子。世事不尽人愿,毓嶦最初被溥仪安排到私塾念书,后来甚至成为溥仪的仆人,平日里还要挨溥仪的打。溥仪复兴清王朝的野心不死,他后来寄希望于日本侵略者,还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并且在此期间经常给年轻的皇室成员上“皇家礼仪课程”,目的是让他们无限忠诚。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因此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恭亲王。
根据毓嶦晚年回忆,溥仪是一个疑心病非常重的人。在“伪满洲国”期间,溥仪听传闻说吴佩孚在日本治病死在那里,后来又有传闻说汪精卫也在日本治病去世。溥仪听到太多的传闻,但他又无法证实,并且也一直担心日本医生加害于他。在那段时间,溥仪每天都显得非常谨慎小心,久而久之心生苦闷,甚至经常打毓嶦他们出气。还有一回,溥仪得了痔疮,于是让毓嶦前去抓药,当时毓嶦年纪尚小,看到药丸后觉得非常稀奇,便随口说了句:“这药很像个枪弹。”
在封建社会时期,皇帝乃九五之尊,臣子与皇帝说话都要谨慎小心,若触动帝王的忌讳,很可能被处死。尽管当时封建社会已经成为过去,可是溥仪的帝王之心一直没有结束。毓嶦所说的话触犯到溥仪的忌讳,于是将毓嶦狠狠地打了一顿。当时溥仪已经没有生杀大权,若是放在清朝时期,毓嶦很可能被下令处死。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毓嶦伴随溥仪生活将近20年,其实是过得非常憋屈的。至于溥仪如何对待毓嶦,其实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
溥仪喜怒无常,有一次溥仪有点感冒,医生叮嘱他平时不能受风。毓嶦在照顾完溥仪吃药后,闲来无事便看看报纸,待毓嶦翻到另一页后,溥仪“龙颜大怒”,理由是毓嶦看报纸翻页有一股风,其实并没有什么风,只不过是溥仪心中不悦罢了,想拿毓嶦来出气而已。在溥仪后来所著《我的前半生》中,书中提到许多皇室成员,唯独对毓嶦等人用化名,根本没有提到他们的名字,毓嶦也不敢问他。
日本战败后,溥仪等人都被苏联军队俘虏。根据毓嶦的回忆,溥仪在苏联非常害怕,他不敢回国,认为回国就必死无疑,真的是胆小如鼠,他敢当中国人的皇帝,却不敢面对亿万中国人。正是在苏联当俘虏的岁月,毓嶦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他接触到马列主义,才逐渐改变了封建社会的君臣观念。
毓嶦又是如何评价溥仪的?晚年时期,毓嶦每当谈到溥仪都会说:“他是一个既胆小又怕死的皇帝,疑心又大,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疑心重的老虎?他还时常大骂仆人,做臣子的挨打不过是家常便饭。”毓嶦给溥仪当了将近20年的仆人,所受的苦绝非常人所能承受的。每当提到给溥仪拿药那次,毓嶦都会手舞足蹈,显得非常激动说:“幸亏当时他没有生杀大权,要不然的话,我早已化成黄土了。”在晚年岁月里,毓嶦一直从事书法创作的工作,一直活到2016年。
2016年,中国最后一位恭亲王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毓嶦的一生颇具戏剧性,给溥仪当了20年的仆人,后来受到先进思想的洗礼,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并且还成为了书法家,令人感叹。笔者推荐读物,爱新觉罗·毓嶦回忆录,其中主要记载了围绕溥仪的人、事、景、物等,构成许多小故事,并且还揭示了许多有关溥仪的秘密,还讲述了与末代皇帝溥仪相处的二十年,若大家想要了解有关末代皇帝的故事,可以优先考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