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每个人都有职责。每当看到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不少人心中就会向往那种恬静的感觉,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所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陶渊明的淡泊名利,更能为我们描绘人与自然和谐惬意的美景,让不少人都希望卸下沉重的压力,来到一片幽静的地方,享受悠然的生活。
西班牙大流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人类大肆破坏自然环境,正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袭,这不少人最开始都将目标放在海鲜市场和蝙蝠身上,虽然后来证实病毒并不来源于此。如今这场我们虽然不能定论病毒到底来源于哪,但越来越多的病毒出现,已经引起人们的恐慌。上世纪西班牙流感全面爆发以来,更是导致10亿人感染,有4000万人死亡 不过这场流感起源于美国,为何人们会叫它西班牙流感呢?
一、“西班牙流感”威力,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据统计,如今有72%的新病毒,是以动物为宿主的病原体引起的,上世纪的西班牙流感就源于动物。
1918年,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争已经夺走很多人的生命,然而就在此时一场瘟疫又让又成为无数人恐怖的新阴影。这场流感最开始爆发于美国,美国军人开始感冒,没过多久这种流感就相继在西班牙、中国等地开始爆发,但因为西班牙感染人数最多,因此被称为“西班牙流感”。
报纸对于西班牙大流感的报道
患上这种疾病会感会导致肺部淤血,很多人都咳出血了,病情恶化的速度很快,人们从未看到如此恐怖的疾病。有些人因为肺部被堵缺氧而导致身体发紫。《申报》的一名读者曾经描述过当时的浙江:村子的哭声彼此起伏,惨绝人寰,连棺材都不够用了。据统计,这场流感最终导致4000万到1亿人死亡,10亿人感染。
“西班牙大流感”
这场病毒带来的伤害也要比第一次大战还要严重,当时死伤人数已经超过第一次大战时的士兵和平民死伤人数之和,足以可见这场病毒来势汹汹。
直到1930年的时候,人们才知道这场病毒来源于猪身上。近年来大量的病毒传播也都是这种模式,病毒原本在动物身上,然而随着人类对于动物的乱捕乱杀,食用野生动物导致这些动物病毒转嫁到人类。
“西班牙大流感”
我们身上的免疫系统并不能快速识别新病毒,很多时候过度免疫和免疫力极低,都可能造成人类的死亡。人们发现的艾滋病、非典、流感等都是从动物身上演变而来。病毒如果想从动物身上转嫁到人身上,也开始要进行宿主的转移和病毒的变异,再拥有合适的环境,病毒就有可能在人身上肆意传播,导致人类感染病毒,如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让病毒越来越严重。
二、防疫不要过度,否则可能“害”自己
我们在防止病毒传播的时候,一定要对它们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再进行对抗。虽然病毒刚开始出现是一种全新的面貌,快速的在人身上蔓延,但是病毒并不会一下子传播开来,只要正确的认识病毒,适当防疫就可以避免,切不能过度防疫。
“西班牙大流感”
例如当新型冠状病毒来临的时候,有人听风就是雨,甚至让“双黄莲”成为脱销的产品。其实双黄莲并不能够治疗病毒,很多人甚至因为误服双黄莲,让自己的病情加重。
由此可见,过度防疫要比病毒更可怕,理性认识病毒才更重要。与此同时,人类对于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到位。因此保护人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没有权利去杀害其他的野生动物。很多人大肆的滥捕滥杀,导致病毒侵入到人身体,这不正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惩罚吗?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生态平衡,很多病毒只在动物身上寄宿,如果人们一意孤行,恶意破坏生态平衡,病毒也只能转移到人身上。保护地球,也是就保护我们自己。我们无法知道下一场席卷全球的病毒会何时到来,人们只能做到:保护环境,正当防护,远离病毒。
参考资料:
陶渊明 《饮酒(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