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从翻译视角研究历史事件
创始人
2025-07-20 17:02:26
0

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次远渡重洋的跋涉揭开了中英官方直接接触的序幕。以往学界对这一历史时刻的关注多着眼于故事性细节,如两国赠答礼物的薄厚、觐见礼仪的争执等,往往忽略了语言翻译的问题。在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如何避免“鸡同鸭讲”的误解,又如何通过“信达雅”的转译取得共识,其间种种耐人寻味。

获得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东方出版中心),是首部从翻译角度研究马戛尔尼访华事件的著作。全书分为7个章节,以时间为轴,分别交代了马戛尔尼访华的时代背景、译员选择、前期预告、礼品清单、国书传递、敕谕下达、后续影响等内容。作者王宏志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对马戛尔尼访华事件中的诸多疑点进行了考索钩沉,提出了许多有力的新观点。其中既有对重点事件的关注剖析,如英方选择翻译人员的过程与标准、乾隆皇帝接见使团的过程、传教士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又有对细节问题的抽丝剥茧,如不同版本礼品清单的翻译策略、使团与和珅等官员的通信、国书与敕谕翻译中的遣词造句等。翻译过程中,有着惹人发笑的误会和差错,更有许多洞见发人深思,充分展示了跨文化语境交流的复杂性。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材料丰富、论述严谨,作者收集材料档案全面广泛,不仅辗转英国、意大利、梵蒂冈等地搜寻多门语言文献材料,还得到多国档案馆、博物馆等相关机构及多位学者支持,掌握大量前人未见的珍稀档案。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言、不同年代的材料汇于此书,也照见了“东海西海,心理攸同”的学术格局。

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作者不因袭旧说,而是致力于廓清历史细节,还原历史语境。比如在分析译员来华过程时,作者没有单纯采信英方记录,而是通过其与那不勒斯的通信,揭示了使团和译员的真实关系。又如,在分析乾隆为何对英方献礼不甚喜爱时,作者敏锐地指出,这是由于中国人赠礼以谦敬为先,不喜自夸礼物价值的文化心态。作者用平视的视角、近距离的观察、多角度的思考,揭示出许多隐藏在浮泛表象下的历史真相,对还原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真实经过颇有助益。

近年来,很多中外学者积极探索从翻译的微观视角观照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上跨文化翻译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打开历史研究的新视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z...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准备学绣花。 去买工具。 买了花绷子...
原创 康... 鳌拜看到西边出现极浓极艳的晚霞,像是从人身体里流出来的血,别人都害怕看,而他却看得如痴如醉,他觉得那...
原创 多... 在满清初期,多尔衮绝对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虽没有皇帝之名,却享有皇帝之礼遇、皇帝之实权,他不是皇帝...
原创 南...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文君,今天我们讲一讲唐朝历史人物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出生不详,因其为长孙皇后的大哥,而且长...
原创 “... 《史记》上书:“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唯有食物,才是维持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而说...
原创 日...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抗日战争无疑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挺...
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即将启幕 日前,记者从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了解到,为期5天的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3日至27日在...
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青少年升... 9月18日9时18分,伴随着14响深沉浑厚的钟声,“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 ——北京市青少年“爱我中...
原创 中...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了晚清时代,落后于西方文明的清王朝,从曾经的“天朝上国”的辉煌中,瞬间成为了列强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