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是大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可谓是一个道德风尚良好的皇帝,他勤政热心于民,每天不辞辛苦批阅奏折,从而为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寻找一线生机。
大清侍卫将一位金发碧眼的英国人,押到大殿前,道光帝出于好奇接连问了三个问题,正是这三个愚昧的问题,从而注定了清朝最后悲惨结局,那么道光皇帝究竟问了些什么?
刚登基的道光皇帝
道光帝是1821年继位的,也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在道光统治年间,鸦片战争爆发,留给他的只是一个更加衰败的大清朝。
道光帝在位期间勤政为国虽没有显著的功绩,但他还是皇子的时候那可是文武双全出类拔萃,深受祖父的疼爱,完全有点当年乾隆的风范,作为嫡长子的身份他在诸多皇子中地位极高。
在之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这是历史上最痛心疾首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在这之前,两国之间除了贸易之外别无往来,因此大清满朝文武百官对英国的情况一无所知。
当然清朝的灭亡,道光作为最高的统治者也难以逃脱责任。
在道光刚刚登基时,就想着一心一意的做个好皇帝,期间还为此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他开始整顿朝政,把军机处那般老弱病残,又舍不得自己退位的大臣们,直接罢免开除,军机处重新选拔一些有志之士的年轻人。
道光还非常体贴民间疾苦,如果遇到天灾,他还为灾区百姓发放生活物资,减免赋税帮助百姓共度难关。
据说道光还是历代皇帝中最节俭的,为了节省宫中的开销,他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法,甚至连吃饭都是如此节俭,平时连肉都舍不得吃。
甚至皇后过生日,更舍不得大摆宴席,竟是简单的让御膳房特意准备一头猪来宴请大臣们,如此的省吃俭用简直到了极点。
在道光执政的这三十年,确实为大清王朝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完全不像他祖父乾隆那样经常微服私访,这样还能省下一大笔开销。
而是每天精打细算的控制着宫中的开销,因此道光被后人称为是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道光皇帝除了吝啬抠门以外,个人品德修养极好,他的初心是好的,但事与愿违,他很少出去体察民情,每一次重大的决策,最终都将不了了之。
此时的大清王朝已到了无法自愈的边缘,道光完全没有康熙和雍正那样的雄才大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家日益衰退,虽有励志报国之心,仅凭借自己的力量也不能力挽狂澜,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直到有一天,抓到了一个英国俘虏,道光帝瞬间精神抖擞,他决定亲自审一下这位俘虏,顺便通过这个俘虏,了解一下英国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于是道光皇帝便问了三个与军事无关紧要的问题。
看似一场普通的问话,却彰显出道光皇帝的愚昧无知。
道光帝的三个问题
道光帝看到眼前这位金发碧眼的英国人,便问道:“你们英国在什么地方呀”。
堂堂大清朝的皇帝,居然连英国在哪都不知道,显然道光帝没有圣祖爷的知识渊博,于是有一位大臣从书房里找到一张破旧不堪的地图,并让俘虏在地图上画出英国的所在位置。
道光帝看后,这英国还不如我大清朝一个省大,居然还是一个岛国,顿时脸上洋溢出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如此小国,还敢与我大清与之对抗。
此时的他感觉不足为惧,原来英国也不过如此呀。但是道光帝有这样的想法,简直就如井底之蛙,没有见过大世面。
俘虏说道:“英国虽然不大,确实比不了你们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国家的富强不在于地广人多,而是看他的实力”。
当时英国的武器设备都是非常先进的,不管是工业还是海军方面都是强盛的,这一点清朝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道光了解到英国的的所在位置以后,又问道:“你们现在的君主是谁呀”,这位俘虏十分自信的说道:“维多利亚女王”。
此时朝堂上极为惊讶,居然是女的,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清朝是男尊女卑深入人心,或许在道光眼里,女人只能相夫教子。
然而清朝吸取了前朝的经验,不允许后宫干政,在以前女性掌权的也不再少数,汉朝有吕后,宋朝有曹太后,只有武则天才是唯独称作皇帝的人物。
这时道光又问道:“这位女王今年多大了”,俘虏回答道:“今年二十三岁,”这个回答出乎意料,年纪轻轻的就当上女王,在道光传统的思想观念下,这些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女子就能担起国家的重任,或许在道光眼里,有着性别的歧视,女性很难在政治上站住脚的。
事实上这位年轻的女王,是相当厉害的,她并没有依靠任何帮助,是前任国王唯一合法的继承人,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十八岁就登基继承了王位。
道光皇帝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显然有些可笑之极,不仅反映出他目光短线,以狭隘的眼光看问题,更是对时代变化的不适应,完全没有意识到平等和自由的精神。
正是这位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是她带领英国走向繁荣昌盛。
清朝的最终结局
维多利亚女王虽然年纪轻轻,但她可是英国民族信服的伟大女王。
道光皇帝听闻俘虏的回答以后,心中似乎有些忐忑不安,但更多的则是对这位年轻女王的轻视,或许在道光的眼里,自以为远在海外的一个小国,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比不了他的大清王朝,但事实并非如此。
道光皇帝又问道:“你们女王结婚了吗?”都这个时候了他居然还想着和亲,这种天方夜谭的想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遇到强敌能和平解决绝不动用武力。
但是人家早已结婚成家了,看来是没有机会了。从道光帝问俘虏的这些问题来看,此时的大清朝显然已步入膏肓了。
其实那时的英国在工业科技以及军事上,都远远超过了大清王朝。
大清朝看似光鲜亮丽,而道光心知肚明,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哪还有实力与之对抗,整个国家的形势是日益衰退。
于是道光帝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居然把这名英国俘虏直接放走了。
道光本以为大清日后会相安无事,不料该来的还是来了。
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因不满虎门消烟为借口,下令英军率领舰船攻打大清广州,从而发动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
驻守广州的大清军民奋力抵抗,面对英军的先进武器,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这时道光才恍然大悟,在锋利的刀剑也抵挡不住火炮的攻击。
这场战争最后大清朝以失败赔款割地而告终,双方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道光帝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割地赔款的皇帝。
正是道光皇帝的愚昧无知,他对西方的错误策略,从而加速了大清王朝的灭亡,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曾经如此辉煌的大清王朝,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在道光从政的这三十年以来,正是大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没能及时认识到大清的不足之处,没能学习到西方先进的文明,可见这闭关锁国政策确实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