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九一八!沈阳连续30年拉响防空警报
创始人
2025-07-20 15:02:02
0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18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在沈阳隆重集会,举行撞钟鸣警仪式,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仲秋时节的沈阳,天空中飘起了阵阵小雨,已有微微凉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时间凝固在1931年9月18日。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炮轰沈阳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说,由于当时国民政府严令“不抵抗”,日军几小时就攻占了北大营、一夜之间占领了沈阳城。“这道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的疤,中国人民不敢忘!”

硝烟散尽,国殇难忘。撞钟鸣警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人们列队整齐,神情肃穆。9时18分,14名社会各界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回荡在空中,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声声入心。

警报声划破天际,鸣响3分钟,街道上的汽车纷纷停下,鸣笛示警,行人驻足肃立。辽宁多地也同时鸣响防空警报,共同铭记这一国难日。

自1995年以来,每逢“九一八”这天,警报都会在沈阳这座城市拉响。如今,沈阳已经连续30年拉响防空警报。

鲁迅美术学院的退休教授贺中令是残历碑的设计者之一。贺中令说:“残历碑的底座设计中出现的骷髅、骸骨的元素,象征着民族抗战中牺牲的先烈,残历碑主体形如一本摊开的日历,上面布满了象征战争伤痛的弹孔。设计这个残历碑,就是想告诉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距离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足3公里,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地北大营。作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北大营遗址也以一座陈列馆的方式讲述着抗战故事。

北大营旧址陈列馆呈现着当年的原貌。陈列馆内设置“国难降临 奋起反抗”“抗战印记 城市荣光”等主题,通过400余幅历史照片、200余件历史文物以及电子地图、场景复原、全景沙盘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对历史进行展示。

九一八事变后,虽然东北三省短时间内沦陷,但中国人民向侵略者奋起抗争的拼杀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杨靖宇、赵尚志、陈翰章……一个个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抗联英雄的事迹永远留存在人们记忆中,并化作一种精神,永久传承。

14年抗战期间,中国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前来参加活动的辽宁省实验中学学生陈嘉荣说:“作为赓续红色血脉的年轻一代,我们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会把先烈的精神融入学习中,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范丽红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记忆是一种力量。“我们讲述这段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忘历史真相,给予今人前行的力量。”

警报声响起时,高铁司机宫志刚驾驶着G912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附近驶过。历史昭示未来,中国正以“高铁速度”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资料来源:《情深似海——周恩来与贺龙的交往历程》 1966年10月1日,贺老总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国...
原创 孩...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可以说这文化涉及的因素就是方方面面,而其中中医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一个神话存在...
原创 他... 自古以来人们所求皆是“文武双全”,然而这太难了,不管在文或武,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已经不容易,要想...
原创 好... 宋神宗元丰初年(公元1078年),王安石的好友陈绎,归隐于洛阳城外一处叫“贺兰溪”的地方。王安石得知...
原创 岳... 1155年,66岁的秦桧一命呜呼,宋高宗高兴地手舞足蹈,长舒一口气说: “朕终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原创 刘... 赤壁之战后,逐渐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曹操和孙权开始了更为强大的争夺战。在三人...
原创 嘉... 嘉庆帝突然驾崩后,为何动用八千人为其抬棺?这也并不能怪他! 清朝的皇帝并不是很奢侈。虽然他们吃的是最...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 讲清楚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有约·相约山东”活动向海内外展示孔子故里曲阜深...
原创 夏... 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夏威夷,人们都不陌生。夏威夷是美国的一个州,以风景秀丽闻名,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如...
(中国新貌)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 景德镇9月20日电 题: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让千年古瓷片链接世界 记者 李韵涵 姜涛 有着20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