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公认的文明起源地,文明古国有四个。一是古巴比伦文明,但是他早已随着他的通天塔一起消失。二是古埃及文明,可随着希腊文明的入侵,他们的文明就已经死了。三是古印度文明,可白皮肤的雅利安人创造了所谓阶级“吠陀制度”早已将他们原本的文明取代。现在还留下来的,传承已久的,就只剩下了中华文明。
为何前三大文明都消失了,但却唯独有中华文明屹立呢?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对文明的认同感。我们文明的认同感,最早是来自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从秦始皇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统治开始,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就产生了。
他开创了在农业社会下的中央集权制,如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等。但文字——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凝聚力就这样创造出来了,不论大家说的是哪国的口音,但大家提笔写下的都是同样的文字。这就是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最核心的凝聚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始皇被称为是“始皇帝”。日后不论我们的国家如何分裂再统一,改朝换代多少次,天下皇帝的楷模依旧是“始皇帝”。而且自此以后,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论朝代更换多少次。
我们中国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建立新的朝代,不是在创造一个新的国度。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复兴”,是在重回那个似乎从黄帝时期就最为兴盛的国家一般。似乎我们的巅峰,从来就在历史上,在从前。这是一种十分骄傲的民族认同感,我们无比的向往着以前。
一个英国的教授马丁·雅克曾经在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为国家的文明”。怎么说呢?将东方史和西方史对照来看,就很容易发现问题。
西方的历史中曾经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伟大帝国,纵横天下。如贵霜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日不落帝国等等。但这些强大的帝国,在衰落后大多是四分五裂,很少再有传承。比如说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以前就同属于一个十分强大的帝国。
但是自分裂之后,三个国家的语言文字都完全不一样了,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曾经是一个国家的人。但东方不一样,东方几千年的时间出现过的强大帝国,如秦国,汉国等等,都是来自中国。
但中国不称他们为大秦帝国,大汉帝国,我们称他们为朝代。他们只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朝代而已,因为中国的历史上,一个帝国衰弱覆灭之后,又会不断的重新崛起和复兴。包括现在也是一样的,近代100多年的衰弱,到现在的快速复兴,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而古人也是一样的认为,他们不认为自己真的是创造了一个国家,他们只是将国家的名字换了一个,将皇帝也换了一个而已。而且朝代与朝代之间,都会有一个难得的默契,就是修史。
一个朝代刚刚初建的时候,头等大事就是修前朝的历史。而自己的历史,则是有专门的史官记录下来,留待自己朝代覆灭后,下一个朝代来修。这是他们无言的默契,对于讲究万万年的古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很不吉利的事情,但每一个朝代的君王,都遵守着这样的规矩。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国家不过就是中华文明的一种具象化而已。中国的本身就是一种文明,马丁教授的话是十分在理的。中华文明从未出现过断层,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不过就是一个摔倒了再爬起来的过程而已。
中国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份,也不是因为一个,民族身份,而是为了这两千多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认同感。中国人的家族概念,文化认同。与西方的民族认同,以及实用主义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而这种区别,正是国家和文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