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文帝刘恒对周勃罢相下狱太狠?看看他到底杀死刘邦的多少孙子?
创始人
2025-07-20 11:02:43
0

在西汉初年,一场旷世骇俗的宫廷政变震惊了天下人。功臣集团推翻吕氏专权,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然而,就在刘恒登基不久,他便将曾经扶持自己的功勋卓著的周勃罢相下狱。很多人认为刘恒对待周勃太过狠毒,忘恩负义。但事实真相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看看在这场政变中,到底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内幕,刘恒是否真的如同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冷酷无情?

一、汉文帝刘恒的出身和登基经过

刘恒出生于公元前51年,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个儿子。他的母亲吕雉,是吕后的亲妹妹。由于吕后掌权多年,刘恒自小就受到了吕家的重点培养和期望。

公元前27年,吕后遇刺身亡,吕氏一门由此失势。功臣集团趁机发动政变,诛灭了吕氏家族,并将刘恒推上了皇位。这一过程残酷而曲折。

起初,功臣们本想扶持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刘襄继位。但刘襄性格暴戾,不受重臣拥戴。于是,他们转而支持刘恒登基。原因有二:一是刘恒年富力强,二是他出身吕家,可望借此平息吕党余孽。

然而,就在刘恒即位不久,他便罢免了功勋卓著的周勃相国之职,并将其下狱。这一决定震惊了天下,许多人认为刘恒忘恩负义,对待扶持自己的功臣太过狠毒。

事实上,刘恒对周勃处置虽然严厉,但也有其不得不然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就仔细分析一下这其中的缘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周勃在推翻吕氏专权的过程中,所做的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

二、周勃集团在政变中的所作所为

在推翻吕氏专权的过程中,周勃集团做出了一些令人发指的行径。首先是残酷诛杀了刘邦的嫡系后代。

当时,刘邦的长子刘肥已去世,其子刘襄本应继承皇位。但功臣集团认为刘襄性情暴戾,难以掌控,于是将目光转向了刘邦第九子刘恒。为了除去刘襄这一障碍,他们不惜诛杀刘邦嫡孙。

据史书记载,刘盈的六个儿子中,除了长子刘恭早逝外,其余五子刘疆、刘不疑、刘弘、刘朝、刘武均遭残酷杀害,理由是"非刘盈亲生"。有说法更是指出,这些刘邦嫡孙之所以遇难,是因为刘襄的弟弟刘章一手所为。

诛杀刘邦嫡孙后,功臣集团迎立了刘恒登基。但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为了巩固自身权力,他们还采取了灭绝吕氏血脉的惨无人道行径。

当时,吕后的妹妹吕雉虽已去世,但她的儿子刘恒仍有一位吕氏王后和四个吕氏子嗣。为了彻底断绝吕氏后患,功臣集团竟将这位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全部诛杀。

不仅如此,他们更是下手残暴,将所有与吕氏有血缘关系的妃嫔及其子嗣一并诛灭,确保吕氏一脉彻底断绝。这种行径无疑是罄竹难书的暴行。

就连史书上都只字未提这一惨案,只留下一句"代王刘恒王后吕氏死,其四子皆病死"的模糊记载。可见当年的惨状,已经令史官都不忍直视。

而在这一切残酷行径的背后,周勃等人的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要彻底扫清障碍,操纵朝政,把持皇权。他们推戴刘恒登基,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专权行为穿上一件"迎立正统"的外衣而已。

三、刘恒罢免周勃的原因

面对周勃集团在政变中所做的种种令人发指之事,刘恒决定罢免周勃相国之职并将其下狱,背后也有着不得不然的原因。

首先,周勃在推翻吕氏专权后,骄横跋扈,专权日渐,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的统治地位。作为新登基的皇帝,刘恒必须先发制人,防患于未然。

据史书记载,当时周勃"自负其功,骄恣自纵",对朝野上下都横行欺压。他不仅将亲信安插在朝中要职,还肆意妄为,罔顾君命。有一次,刘恒下旨征召兵士,周勃竟然公然违抗,导致军队无法及时集结。

可见,周勃已经完全不把皇帝的权威放在眼里,朝中大小事务都要听从他的摆布。如果任由他这样肆虐下去,皇权只会日渐名存实亡。

其次,刘恒之所以痛下决心,也是为了避免重蹈吕氏专权的覆辙。吕后当年也是凭借功勋而专擅朝政,最终酿成了一言堂的局面。如今周勃的做法,已经让人看到了吕氏当年的重影。

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地位,刘恒必须先斩草除根,把周勃这个后患彻底除去。否则,历史就会重演,皇帝再次沦为傀儡,朝政再次被他人把持。

最后,罢免周勃也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和统治地位。作为一代新君,刘恒必须先树立自己的权威,让朝野臣民对皇权肃然起敬。

如果连身边的重臣都这样目无君纪,那么朝中其他大臣又怎会服从皇命?整个朝政秩序将会陷入混乱,皇权也将无从施展。因此,刘恒对周勃严惩不贷,也是维护皇室尊严的必要之举。

四、对刘恒处置的评价

对于刘恒罢免周勃并将其下狱一事,历史上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

从维护皇权的角度来看,刘恒的做法是必要之举。作为一代新君,他必须先树立自己的权威,巩固皇室的统治地位。如果任由周勃这样的重臣肆意妄为,皇权只会日渐名存实亡。

因此,刘恒对周勃严惩不贷,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重蹈吕氏专权的覆辙。只有先斩草除根,把这个后患彻底除去,皇权才能真正稳固。

不过,从手段上来说,刘恒的做法或许也过于残酷了些。毕竟,周勃曾是推戴他登基的功臣之一,对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约束周勃,或许会更加体现皇家风范。

但无论如何,刘恒最终还是勇于承担起了一代君主的责任,维护了皇权的统治地位。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当年,刘恒登基之初,朝野局势错综复杂,前朝余孽未尽,功臣集团又虎视眈眈。作为一代新君,他必须先稳固根基,树立权威,才能真正掌控大局。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恒对周勃的处置,虽然手段残酷,但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他为了维护皇权,不得不亲自动手,扫清一切后患。

正是凭借着这份勇气和魄力,刘恒最终才能继承了汉高祖的基业,开创了一个新的皇朝。虽然他的做法或许有些残忍,但却是一代明君应有的作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友称在四川广汉鸭子河畔发现商... ▲网友在鸭子河边发现的陶片 日前,一位网名为“山德有行”的网友称,9月17日,他在四川广汉市鸭子河岸...
原创 清... 清朝1911年灭亡后,貌美如花的格格都去哪了?其后人多数成大明星 推荐语:1911年,辛亥革命正式爆...
原创 王... 白起一生歼灭六国军队约有165万;李牧抗击匈奴,数败秦军,可谓是百战不殆;廉颇率赵军攻齐拔燕,所向披...
原创 这...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独木不成林,再能打的将军身边也得有一群出谋划策的智囊,而这种传统也早已经流传千年...
原创 虽... 抗战的时候,很多将士都因为战争的激烈负伤了。伤轻一些的,可能养养就好了,但是有些人可能是永远失去了一...
原创 解... 长治、潞城、屯留三地交界的石圪节煤矿,在中国煤炭系统名气很大 石圪节因地理环境得名,“石”即岩石,“...
原创 爱...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原创 隐...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起义的时间并不短,而且在他最开始起义的那段时间里,他的实力其实是很弱的。在那时候,...
原创 被... “强汉盛唐”时期我相信一定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为之向往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古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时代...
原创 魏... 魏蜀吴三国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互相掣肘,都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实力太过相近了,三国都没有能力将对方干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