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晚清的覆灭,许多人都认为是由于慈禧的贪得无厌,从而导致大清帝国走向灭亡。其实除了慈禧,还有一个人,也在推波助澜。
文章来源:1.爱新觉罗·奕劻百度百科2.《庆亲王》;3.《清史稿》
对于这个人,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是这样说的,大清国都被他
都卖了,对不住列祖列宗,不予谥号。
那么这个人是谁,生前做了哪些对不起晚清的事情,竟会让溥仪如此痛恨,死后不给予谥号。
这个人名叫爱新觉罗·弈劻,曾是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在晚清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朝内大臣的职位。
从他的姓氏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皇亲国戚。的确,他爷爷的爸爸是乾隆帝,而他亲爹则是辅国公绵性,但因不是嫡出,所以他从小就不受重用。
在他爷爷永璘去世后,按照世袭制,他伯父绵慜作为家中长子,自然而然地承袭了郡王称号。没过几年,绵慜去世,道光帝让奕彩过继到绵慜家中。
但随后在道光二十二年,奕彩因丧中纳妾和贪污受贿等事情,被人告发,于是他的郡王爵被空着,而弈劻的父亲辅国公绵性想要这个郡王爵,于是进行了行贿。
结果事情暴露,道光帝震怒,下旨夺去两人的爵位,绵性被发配到盛京。随后道光帝发现绵性的哥哥绵悌在庇护他,于是绵悌受到牵连,职位也被一降而降。
没过几年,因绵悌去世,道光帝就将弈劻过继到绵悌名下,降袭为辅国将军,是宗室封爵第十级。
随后咸丰帝登基,他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的好兄弟奕?寻一个好去处。于是弈劻所居住的庆王府就被夺走了,咸丰帝送给了奕?。此刻弈劻的人生过得是十分悲惨了。
但他本人没有什么见识和才华,对于政治也没有见解,所以皇帝很少召见他。弈劻也从未想着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天只是吃喝玩乐。
没想到他却因此遇见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就是叶赫那拉·桂祥,她是慈禧的妹妹。由于弈劻字写得十分漂亮,桂祥就把他举荐给慈禧,来替慈禧写下送给桂祥的信。
当时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常常有恭亲王奕?的身影,他身兼数职,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大臣。但他和慈禧二人,在许多事情上都意见相左。
所以慈禧必须要推选一个人,来与之抗衡。她思来想去,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弈劻是个合适的人选,虽然没什么才华,但却足够忠心耿耿。
于是在同治十一年九月,同治帝大婚,弈劻被追加为郡王衔,授予御前大臣。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里程碑。
弈劻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全靠慈禧,于是他更忠心地当慈禧的狗腿子。就这样过了几年,而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开始有走向灭亡的迹象了。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当时落后世界太多,所以在战场上被法国碾压,毫无还手之力。
在这种危机的时刻,需要有人来维持局面,镇定军心。当时军机处的话语权掌握在奕?手里,他需要站出来。但奕?优柔寡断,无法准确做出决策。
慈禧见状,正好她讨厌奕?,就以此为理由,让奕?下位,又把军机处进行了大整改。让醇亲王奕譞代替奕?,成为军机处的领导。
而弈劻作为慈禧的狗腿子,自然不会被亏待。慈禧让他接任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进行主持外交事务的工作,并晋封为庆郡王。
虽然他有如此大的权力,但因为才能跟不上,颇有一种德不配位的感觉。其他大臣也时常在背后对他进行讥笑。
但弈劻对这些都置之不理,只专心讨慈禧的欢心。果然没多久,慈禧就又提拔他,让他和奕譞一起处理海军事务。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弈劻这个哈巴狗,又被封为庆亲王。
他靠抱大腿得到了太多权力与财富,于是他在这方面精益求精。在光绪二十四年的时候,戊戌变法来到了关键时刻,弈劻站出来,为慈禧撑腰,大力支持囚禁光绪。
这让慈禧十分开心,自己喂的狗没有白喂。之后给了他一块最大的骨头,那就是加封他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而随后1900年,八国联军对我国进行侵略,在这个国家存亡之际,慈禧的第一反应是,带着光绪逃往西安,只留下弈劻和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在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两年后,慈禧的另一个重臣荣禄病逝,于是慈禧将军机处交给弈劻,此时他手里有财权、练兵事务,集内外权利于一身,可以说整个大清除了慈禧,就是他说了算。
弈劻又生性贪婪无比,于是他就利用手里的权力,和他儿子载振、大臣那桐开始大肆敛财。如果有谁想要哪个职位,只需要给他钱,他就能办到。
有许多人都想要体验权力的滋味,于是他家门口常常排起长队,短短时间里,他的财产就高达一百二十万。
这种行为必然会受到正义之人的鄙视和讥笑,他们称他为“庆氏公司总经理”。但弈劻早就修炼了厚脸皮,这种讥笑他统统不理会。
在1908年,弈劻七十大寿,这种大场合下,找他买官的人更多了。各种前来庆寿的官员们互相勾结,弈劻借此大肆敛财。
仅这一次大寿,弈劻就一共得到了数百万两白银,而他在银行的存款有七百多万英镑。这在今天,也是许多人努力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如此贪官,整个清朝也只有和珅能与之一战。虽然有不少大臣向慈禧进言,但慈禧就是无比信任,所以弈劻敛财敛地如鱼得水。
1912年,朝廷进行御前会议,弈劻和溥伦主张自行退位,但溥伟等人坚决反对。这次会议之后,宣统帝宣布退位,弈劻和家人逃到了天津,在那里得知了袁世凯上位。
等到风波平息后,弈劻又会北京看自己的资产,此时已是满目疮痍,被人破坏地十分彻底。
1917年,这位有名的大贪官病死于天津租界。按照清朝的规矩,他死后要追加谥号,但溥仪不愿,在父亲的要求下,选择“谬、丑、幽、厉”四字,父亲认为有点过分,最后敲定了“密”字,意为“追悔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