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晋文公落难时,帮他的都是异姓诸侯,同姓兄弟到都躲得远远的!
创始人
2025-07-20 09:32:21
0

今天读了宋朝人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其中有《晋文公》一篇非常有意思,品味起来颇为感慨。

《史记》曰:“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讲的就是要懂得避祸,懂得战略转移,懂得君子报仇十年而不晚。

“栗姬之乱”时,晋国太子申生留在了国内,终被栗姬所害身亡,而公子重耳却带着门客幕僚出逃到了国外,躲过了一劫,最终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而重耳的流亡之路却很不简单。

重耳一共到了7个国家,分别是卫国、曹国、郑国、齐国、宋国、楚国和秦国,这里面的卫、曹、郑三国国君同重耳一样都姓姬,都是周王室血脉,可以讲是血浓于水的兄弟之国,而齐、宋、楚、秦则全都是异姓国。

然而,后来重耳发现,一切并不像《诗经》里描写的那样“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给他提供帮助的全都是外姓人,自己的同姓国家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欺人太甚!

《左传》中记载:“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肋,欲观其裸…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这三个姬姓诸侯国的表现,简直是一个比一个更龌龊。

卫文公没有礼遇重耳,这让流落卫国的重耳饥一顿饱一顿,不得以在五鹿这个地方向村夫讨碗饭吃,没想到村夫给了他一抔黄土,气的重耳要打村夫,一旁的幕僚狐偃却说:“这是上天要赐予你土地啊”,重耳这才恍然大悟。

在郑国,郑文公也没有理他,曹国的国君曹共公居然还偷看重耳洗澡,原因是他听说重耳胸前的肋骨是连在一起的,要一看究竟。

这几个不着调的兄弟之国,在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一个没落下,全都被收拾了一遍,而另外那4个异姓诸侯国却都对重耳礼敬有加。

齐桓公将自己的女儿齐姜嫁给了重耳为妻,宋襄公送给了重耳骏马20匹。

楚成王以国君之礼招待了重耳,重耳感激楚成王的招待并与其约定,一旦自己成事以后,如有与楚国交战的那一天,晋国军队一定要先“退避三舍”,重耳没有想到这会一语成谶,在将来的晋楚城濮之战中,真的成为了现实。

在秦国,秦穆公热情的接待了重耳,并送给了他包括怀赢在内的5个女子,怀赢便是秦穆公的小女儿,也是晋文公的第三任妻子,“秦晋之好”的结成,使得重耳在秦国的大力支持下,返回国内最终夺得了王位。

晋文公在异姓诸侯国的帮助下,结束了流亡生涯,登上的晋国王位,他对这几个国家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的,该投桃报李的竭尽全力,该睚眦必报的也绝不含糊。

然而在晋文公死后不久,他的臣下却不以为然了,反而对有大恩于晋国的秦国动起了手。

《容斋随笔》中说:“晋文公卒未葬,秦师伐郑灭滑,无预晋事,

晋先轸以为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背秦大惠,使襄公墨衰绖而伐之

…”

也就是说晋文公还没有下葬,晋国大夫先轸认为秦国不应该在晋国国丧期间,发兵攻打与晋国同为姬姓的郑国和滑国,虽然秦国借了晋国的道,没有和晋国打招呼,但毕竟秦国对晋国有大恩惠啊,相反同姓的郑国,可是在重耳落难的时候选择了袖手旁观啊。

晋国因此发动了著名的“崤之战”,并大破秦军,使得传统的“秦晋之好”戛然而止,凭空添了一个后顾之忧后,也让自己与宿敌楚国的战略态势悄然发生了转变。

挑起战端的先轸,也在同一年与北狄人的作战中战死,他的孙子先毂在“邲之战”败于楚国,竟然为了避祸选择了引狼入室,勾结鲜虞、戎狄等外族人偷袭晋国,事发后被晋景公族灭,按照洪迈所讲,此乃天意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头条号/天启元贞 文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重要的...
原创 明... 监国制度是中国古代自西周直至清朝结束始终延续的一种政治制度, 其内容是在皇帝因出征、巡游等外出活动时...
原创 有... 近年来,有一种声音认为,因为前三十年存在某些错误,所以需要进行改革开放。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过于简单...
原创 1...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1863年的晚清百姓生活彩照,本组老照片乃是由英国摄影师威廉桑德斯在上海开设照相馆...
原创 霍... 前言 纵观历史, 年少成名 的将军并不是说没有,但是有一个人声誉是极其好的那就是 霍去病。 霍去病也...
布朋振:特型张胜东 跨越千里的... 湖南韶山: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星辰般璀璨,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
原创 清... 论能力,皇太极甩开多尔衮几条街,两人不是一个档次。清朝可以没有多尔衮,却不能没有皇太极。 清宫剧泛...
原创 韩... 文|鉴史说今 编辑|鉴史说今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韩信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非凡的军事才...
原创 宰... 前言 唐朝一个极其繁荣鼎盛的时期,而且还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而她登基后,朝廷中自然掀起了...
原创 清... #历史探秘#?? 纵横万载,历史的奇迹在这里解锁!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个历史的记载都是一段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