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有元灭宋、清入关,为何却说抗战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创始人
2025-07-20 09:32:10
0

1939年6月,时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穆编撰的《国史大纲》正式完成,此书重点详述了中国自秦统一两千多年来,由汉人建立的封建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旨在探索、发掘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力量。

《国史大纲》在2010年入选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而在当时的抗日战争背景下,影响则更为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本书是在精神层面唤醒了国内相当一部分精英人士的国魂。不过也有人认为,钱穆之所以编写《国史大纲》是因为对战局感到绝望,只希望以此书在国人心中保留精神文化火种,以期未来复国。

《国史大纲》编撰的背景正处于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武汉失守后,日军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如一把尖刀顶在了中国的胸口,全中国最富饶的土地被日本人掌控。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日本再进一步,神州大陆将彻底沦陷,而此时南京大屠杀留下的鲜血还未干,汪精卫等国民政府高层精英又投降日本,在南京建立汪伪政权。汪精卫可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旧民主革命的先驱、还是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这样的人都投降了,普通人该怎么想?

汪精卫等人的投降对当时的全国抗战热情打击极大,而且就连当时重庆国民政府中也有不少像何应钦这样的亲日派在暗中不断和日本政府进行接触,虽然汪精卫的投降让亲日派在国民政府内遭到打击,但也这表明蒋介石也在战与和之间进行着权衡,可见当时中国抗战似乎是要走向彻底失败了。

珍珠港事件以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对于抗日战争的结果是持悲观、乃至绝望态度的,最乐观的群体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群,但即便如此,当美国记者问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你相信抗日战争能打赢吗?”的时候,这名战士也只是说:“我相信,但那时我可能已经牺牲了”。可见这名战士并没有觉得自己能活着看到抗战胜利。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过很多人也有着这样的疑问,中国历史上不缺被外族入侵,乃至统治的时期,从五胡乱华到蒙元灭宋再到满清入关,当时背景下的中原王朝和汉人都在战争中失败了,但都没有到达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甚至还将其同化,让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为什么抗日战争就成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呢?

很多人谈到抗战时的民族危急时刻只想到战场上的失败,从全面抗战爆发到南京沦陷,四五个月的时间,国军精锐遭到毁灭性打击,几百万大军被日军几十万人追着打了大半个中国。国军的名将白崇禧、杜聿明、王耀武等人都上阵了,却依然败了。

尤其是淞沪会战的失败,当时全国最能打的军队、将军都集中在一起,却还是打不过日军,这也是为什么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原因,因为当时的中国太需要这样的胜利了。

不过战场上的失败只是“绝望”最直接的感受,但却不是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和中国古代历史上抗击外族的战争,最根本的区别是在于这是一场落后农业文明对抗先进准工业文明的战争。中国古代的对外战争则是先进农业文明对抗落后游牧文明或者农业文明的战争。文明的代差如同降维打击,而文明之间的对抗比军事对抗更具毁灭性。

就像蒙元灭南宋,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为什么却将国都定在大都(今北京),为什么要学中原王朝一样取“元”这个国号,满清为什么要弃用满文改用汉字,为什么要沿用明朝的政治制度,他们都是战争的胜者,但都无一例外地向败者学习,自觉同化。

说更远一点,汉朝时期的匈奴人自己给自己取“刘”姓,并以此为耀,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更是直接彻底汉化,并以此建立强大帝国。而说近一点,日本明治维新喊出“脱亚入欧”口号欲全面西化,越南在法国的治理下拥有了自己的文字(去中国化去得最为彻底),印度则更是说着咖喱味儿的英语自诩大英帝国在南亚的继承者。

事实上在清末以后,中国人在寻求救国的道路上也有不少人跌入周边邻国这种全面自我否定的状态,不少有着身份的人提议过废除汉字,当时他们很多人认为中华文化是糟粕,中国要想进步就得全面向西方学习,可见文明的对抗比战争更为残酷,而抗日战争就是文明对抗和全面战争对抗加起来的体现。

当时的日本已经实现基本的工业化,虽然工业化程度上远不及欧美,却也勉强属于工业国家,而工业则是现代文明的核心标志。当时的中国虽然在制度上照抄了西方的制度,但是“四·一二政变”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买办集团完全阻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中国本质上还是极为落后的农业文明。

1931年中国年钢铁产量不足万吨,1936年全国99.2%的单铁矿产量处于日资控制之下。清末时清政府的兵工厂还能自行生产重炮,到了民国却只能造步枪和迫击炮。工业的落后,则注定了在战场上是打不过的,而一旦当时日本真的吞并了中国,那中国也会全面接受日本的改造,到时候中国大陆也会像当时的朝鲜半岛和台湾岛一样,这就是先进文明的降维打击。

要知道直到今天韩国和中国台湾遗留的日本痕迹也是非常多的,若真是如此,中华民族可能就真的要灭亡了,这也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危机,所以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存亡时刻一点也不夸张。

钱穆的《国史大纲》正是在文化和精神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和优越,在抗战时期对国人在精神上给予肯定,这么看上去是一种极为无奈的做法,因为军事上打不过、政治上被霸凌、经济和工业更是遭到碾压,唯一能对抗的或许只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不过当时的日本国内也有着诸多问题,内部矛盾尖锐、战略格局太小、先天资源匮乏,以及站在全世界人民的对立面加入了轴心国集团,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战略被动的一方。

而中国人民则是在“持久战”的指导思想下,发动了人民战争,使得日本陷入战争泥潭。中国共产党更是在敌后积极建设根据地,使得日军无法有效利用沦陷区的资源,反而还要大量投入资源,透支着自身不多的生命力,有力支援了抗日正面战场,盘活了敌后战场。

这也是为什么华北沦陷8年,东北沦陷14年,当这些地区没有像朝鲜半岛那样日本化的根本原因,并成为了日本巨大的负担。而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日军的实际控制区域也是越来越小,日本的战败已经是板上钉钉。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便立刻开展了国家工业化进程,并在苏联的帮助下,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基本工业化,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工业开始进行转型升级。如今中国还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概念,深化工业化改革,大大增强了工业实力,实现了经济发展奇迹。

当今的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工业体系,这是国家实力的展现,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人依靠自身也能实现现代化,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优越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头条号/天启元贞 文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重要的...
原创 明... 监国制度是中国古代自西周直至清朝结束始终延续的一种政治制度, 其内容是在皇帝因出征、巡游等外出活动时...
原创 有... 近年来,有一种声音认为,因为前三十年存在某些错误,所以需要进行改革开放。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过于简单...
原创 1...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1863年的晚清百姓生活彩照,本组老照片乃是由英国摄影师威廉桑德斯在上海开设照相馆...
原创 霍... 前言 纵观历史, 年少成名 的将军并不是说没有,但是有一个人声誉是极其好的那就是 霍去病。 霍去病也...
布朋振:特型张胜东 跨越千里的... 湖南韶山: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星辰般璀璨,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
原创 清... 论能力,皇太极甩开多尔衮几条街,两人不是一个档次。清朝可以没有多尔衮,却不能没有皇太极。 清宫剧泛...
原创 韩... 文|鉴史说今 编辑|鉴史说今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韩信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非凡的军事才...
原创 宰... 前言 唐朝一个极其繁荣鼎盛的时期,而且还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而她登基后,朝廷中自然掀起了...
原创 清... #历史探秘#?? 纵横万载,历史的奇迹在这里解锁!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个历史的记载都是一段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