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军在贵州黔西县二、三事
创始人
2025-07-20 06:02:33
0

原文:徐光宇:红军长征在黔西——红军在贵州黔西县二、三事

一九三六年二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同志的率领下,长征进入黔西县境内,驻扎十二天的时间里,向城乡人民宣传了革命真理,播下了革命火种建立了抗日救国组织和游击队,开展了打土豪、济贫困等革命活动,至今在黔西人民心中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鸭池河属乌江上游,沿河两岸高山陡壁,河下水深流急,架桥困难,靠船摆渡,十分队要,河北岸的大关镇(小地名烂泥沟),地处要涉,又是当时川盐散地。当时敌人纠集有盐防军和地方团防军一百多人扼守,控制渡船,封锁渡口,妄图阻止红军过河。二月一口。红二、六军团从修文同时派出两支先遣部队;

一支红六师的精锐部队,抄小路至鸭池河下游、越过索桥,直插大关背后,切断大关守敌的联系;

另一支是抽调各师侦察员一百二十多人组成的侦察队,限令当晚急行军一百二十里,天亮前赶到鸭池河渡口,从正面抢渡鸭池河,攻下大关镇,控制渡船,掩护主力部队渡河。

侦察员们克服一夜细雨连绵、山路油滑的困难,于天亮前到达离河边五里的一个小村子里,从群众中得知渡口守敌情况,决定进行奇袭。侦察队很快干掉了南岸渡口敌人哨兵,解决了驻扎在附近祠堂里的守敌一个连兵力;

同时,叫俘虏背着卸了枪机的空枪带路,走到渡口时,天已蒙蒙亮了。这时,红军隐蔽一旁,命令俘虏向北岸喊船。一条小船很快撑了过来。但当小船要靠岸时,一个俘虏忽然纵身跳上小船,劫船返回北岸。

正当那个家伙上岸高喊“红军来了,红军来了”时。大关背后方向也响起了枪声,北岸守敌顿时慌了手脚,一窝蜂似的从山沟小径鼠窜逃命。

侦察队一面向北岸射击,一面向船工喊话,请他们撑船过来。一会儿,几条小船撑过来了。这时,红军主力部队已经赶到,便以火力掩护侦察队和先头部队渡河。先头部队过渡后,分一部分追歼逃敌,留一部分带领群众赶搭浮桥。二月二日,红军主力部队全部顺利渡过鸭池河,直达黔西县。80年代黔西县政府为了纪念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特意在大关镇鸭池河畔的半山腰修建了纪念碑,表达了黔西人民对牺牲的烈士深情的怀念。

巧取黔西城

黔西城内,原有毕节清乡司令宋马刀(又名宋醒)带有一个团,约六、七百人扼守;但由于他想向当时黔西的伪县长林雁蜂及豪绅们敲一笔钱,林不同意,宋马刀即带起他的人马回毕节去了。林雁蜂赌气说,没有你宋马刀,老子也要守城。于是他就调县里的保安队及乡里民团手执器械灯火严加防守。他们以为红军远道而来,不知虚实,看到城上灯火,以为戒备森严就不敢攻城了。谁知红军通过侦察,早知城内仅有数百名民团防守,于是决定消灭这批反动武装,攻占黔西县城。

红军先派了二十余名精干的侦察员,便衣短打,于二月二日(即古历正月初十)夜,潜入黔西城外的玉龙坡带。当夜,城北门关口伪保董龙丙刚回家睡下不久,侦察员就来敲门。龙丙臣一开门,侦察员就问他是不是龙保董,龙惊疑地望着侦察员,点头哈腰地回答。是的,是的。你们是……红军侦察员说“我们是中央军,奉五十九师唐师长的命令,来侦祭一下共军情况,准备派一个团来帮你们守城。”龙丙臣一看侦察员们便衣手枪,神气十足,完全信以为真。赶忙把红军侦察员迎进屋,装烟倒茶,张罗备饭,忙个不停。还自表功地说他刚查夜回家。侦察员又问:那些穷人知不知道红军要来。龙丙臣说,那些穷人小子们耳朵尖得很,早就听说了。

那你们管不管呢,咋能不管,现在已抓七八个丢监啊。龙丙臣又讨好地说:你们来得太好啦,这几天城里正缺人守。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啦。宋马刀呢,宋马刀同林县长扯皮,宋马刀把人撤走罗,现在城里只有保警队、民团和一些壮丁守城。侦察员们又通过他掌握了另外一些情况。

最后问:“你看我们究竟是什么人。”龙丙臣吃惊地说,你们不是中央军吗,红军侦察员也不吓他。实话对他说,我们是红军,就是宋马刀在,我们也要坚决消灭他。说实在话,像你这样的人,确实是有罪的,但只要你肯立功赎罪,我们也可以不杀你。龙丙臣一时吓瘫了,不得不表示愿为红军效劳。于是,红军侦察队员就叫他带路,准备从城北门设法混进城。

这时,天已快亮了;红军侦察员由龙丙臣领着,来到北门,走近两个守城的卫兵,乘其备,下了他俩的枪,随后塞住他们的嘴,把他们拖到僻静处,扒下其衣服,侦察员穿上卫兵服装继续站岗。其余的就跟着龙丙臣进城,伺机接应攻城部队。西城门逃走,不料刚到丁字口(即现在的城关大府坝),又遇到了从南门攻进来的红军,他们看到大势已去,慌忙窜入龙家巷,翻越西北城墙逃走了。当天就解决了黔西县城。

红军入城受欢迎

红军二、六军团占领黔西县城后,立即召开了重要的黔西军事会议。获悉蒋系郝梦龄纵队和万耀煌纵队共三个师兵力,依托遵义,经打鼓新场(现在的金沙县)正向黔西急进。根据这一情况,会议决定实行战略展开,以第五和第十六两个师继续西进,夺取大方县、毕节县。

留十八师在黔西县钳制敌人,第四师、第六师和第十七师集中起来向东北方迎击敌人;首先对付由金沙逼进的敌人万耀煌的纵队第十三师,争取对其各个击破。为了阻击敌十三师向金沙县、重新县进犯,在运动中造成有利条件消灭敌人,肖克同志亲率十七师由大方县东北至敌军之侧,攻占了战略要地金沙县。在激战中我红军十七师师长吴正卿同志金沙县光荣牺牲。我其余部队也绕到重新镇以北地区追歼敌人。80年代,金沙县政府特意在县城中,为牺牲的吴正卿师长立了纪念碑,以此表达金沙人民怀念牺牲的吴师长和红军烈士。

黔西伪县府的监牢里关着几百个群众,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受欺压的贫苦人。在红军未到之前,伪县长林雁蜂曾主张放火烧监,把犯人通通烧死。但有人不同意,怕引起广大群众反对,众怒难犯,伪林县长才没有放火烧监。

红军一进城,就由群众领着去打伪县府。占领县府后,就先去开监。当时,请来曹兴仁等几个五金匠带着砧墩、铁锤、宰子砸烂了脚镣手铐,放出了所有犯人。那些被救出的群众,连连瞌头作揖,感谢红军救命恩人。红军当时给他们讲解了反对剥削,打富济贫等政策。

红军告诉被关押的群众,愿意当红军的可以跟我们走,不愿意的可以回家,当时就有雨朵镇的陈国清带领部分红军去雨朵打土豪。

红军攻占黔西的第二天(正月十一日),贺龙同志就到了黔西县城。当时红军部队都整装去黔西城南门迎接;城里的穷人、小商人、小市民也都跟着去欢迎。屠户王少华、开小栈房的严玉春、开小面馆的柳和清等人,还买了许多火炮去鸣放欢迎红军首长。

贺龙同志到黔西县城后,随即在城关米市坝召开群众大会,到会的群众千余人。贺龙同志在会上宣布了红军的政策和纪律,叫大家安心;务农的安心务农,做工的安心做工,做买卖的安心营业。同时,强调了红军是讲道理的军队,公买公卖,老少无期,为穷苦人民办好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晚上,贺龙同志又在伪县府隔壁的刘家茶馆里办了三桌酒席,招待了各方面的人士及群众代表。来参加的群众代表有张培高、施绍华、陆子卿、夏丙云、柳和清等人,他们多是小商人或一般贫民。大商人王澄波也应邀出席宴会。

宴会上贺龙同志谈笑风生,向到会的客人讲了很多革命道理和政策,特別是工商业政策。红军未到黔西县城之前,由于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城里群众不了解红军,所以城里的街上关门闭户,冷冷清清;通过红军的各种宣传活动后,群众的顾虑减少了。首先是柳和清的面馆和王成武的肉案桌先开门。

顷刻之间,红军买卖公平的事迹传遍了全城,于是,各行各业都开始营业了,比平时更加热闹了。商人们懂得了红军的政策后,都不害怕了。

商人王澄波、李玉章、杨德才、陆子卿等人,将街上商人的资本进行登记,按资本大小合理纳税。如王澄波交一千多元,几百匹布,黄利儒交一千多元,蒋育之交五百多元;共收得五千多元、两千多匹布。红军用缴获敌人和打土豪劣绅得来的银元等物资购买很多布匹,召集裁缝百余人,在梁家公馆等处赶制军装、子弹带。

有些裁缝师傅如黄子清等人,还主动跟随红军到毕节县去为红军赶做军衣等物品,每人每天工钱大洋五角。任务完成时,红军给他们发了安家费。

根据黔西县的当地风俗,正月十四日是过大年。驻城关的红军,便请城里的厨师来帮忙做菜,分别是黔西中学、川祖庙、黑神庙、武圣庙、鲁班庙等处;准备了丰盛的酒席,请广大群众吃团年饭,参加的人有二百多桌。在川祖庙的大门上挂着一长帘红布,上面写“红军千人大团年”几个大字。

门两边是一副大红对联,写的是“东方旭日升起,红军千人大团年;不辞千山万水,北上抗日救中华。”吃饭前先由贺龙首长讲几句客气话,接着夏曦同志讲了很多。主要谈红军的各项政策和长征的目的,还宣布成立“黔、打、毕革命委员会”。最后,由工人、农民、商人、学校、帮会等代表讲话,代表们表示坚决拥护红军的一切主张,支持红军的革命行动。

开会后吃饭。红军热爱干人,因而很多人都去赴宴,去了一批,又来一批。后来消息传到乡下,向下有些干人也相约而来,来了的红军就招待,大的宴会就招待三次。城东门外半边街土地庙里住着一个孤老头,双目失明,无依无靠,过大年那天,红军的两个女同志也扶他来吃饭,他感动不已。

红军在黔西的十二天里,曾掀起一个大规模的扩军运动。利用请吃饭、个别摆谈、打士豪、发救济等机会,向群众宣传红军的好处,红军的纪律和官兵之间的团结友爱,翻身闹革民的道理。因宣传有力,来参加的农民络绎不绝。临走时,参加红军者已有一千多人,随后建立了一个新兵团。同时,还建立了一支游击队。起初,由红军政治部王指导员召集哥老会首领夏丙云、路国章、张汝林等开会,说明成立游击队的意义----主要是打土豪劣绅。

会后,又在刘树林家茶馆聚会,他们觉得红军领导说的话没错,于是就公推陆燕侯(开栈房的)为大队长,朱声、黄泽甫、施少华等为小分队长。

对员有施小玉、钟世英、张树臣、唐林清、朱小玉(苗族)等共四十名。队部驻天主庙,游击队天天都与红军一起打土豪。黔西城内被打的土豪就有二十多家,乡镇的大关、石桐树、沙窝、洪水大寨等地的土豪也被打倒;红军走时,其中多数人跟随红军长征。至今黔西老百姓还是记忆犹新,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到烈士墓或纪念碑前缅怀牺牲的红军等英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报恩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结个儿女亲家,可是岳飞的后代却对救命恩人说,咱们两家世世代代永不通婚,这又是为...
原创 1... 1955年授衔背后的秘密:傅作义为何与军衔擦肩而过? 1955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为了表彰那些...
原创 曾... 前言 清朝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转折点,正是因为清朝的懦弱才会在当时受到那么多国家的入侵!而在这样懦弱的清...
原创 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盛世出贤臣,乱世出枭雄。历史上...
原创 司...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大将军曹爽及其所有亲信,篡夺了曹魏大权。 司马...
原创 《... 《三国杀》十周年在前段时间出了新将谋沮授,从各方面看都是在武诸葛亮的设计中重新拼了一下而已,本次就来...
左宗棠给曾国藩写的挽联,揭露了... 公元1872年2月,行动迟缓的曾国藩在自己儿子曾纪泽的陪同下散步,曾国藩突然双腿发麻,摔倒在地,晚上...
原创 侍... 众所周知,有句话说“虎毒尚且不食子”,但当我们深入历史的深处,探寻那些帝王家的故事,会发现皇帝与太子...
原创 汉...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权谋斗争与复仇之间的故事屡见不鲜,而汉朝第一功臣却被刘邦贬低为“狗”的传奇故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