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如何评选妃子?不看美丑,只需满足2个条件,1处部位需过关
创始人
2025-07-20 06:02:29
0

提起清朝,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后宫争斗,还有嫔妃之间争宠,这些爱恨情仇让我们津津乐道。但是这样也给了我们很多误区,让我们认为皇帝的后宫,这些嫔妃们一定都是各有姿色美女如云的,但其实在清朝之前,皇帝选妃确实主要是按照皇帝的个人喜好,大部分是按照颜值来选的。

比如在汉代选妃的时候,就会让指定的人专门在长安或者洛阳周边去审视13—20岁之间的女子,审视一下他们的姿态和姿色,当然主要筛选的标准还是五官漂亮。再比如在明朝选妃也是同样注重高颜值,当时明朝选妃也是让民间的众多美女都站在一起,然后由内检负责巡视,当时的4000人选到最后只留下了1000人,其他的人都被遣送了回去,所以说之前的那些选妃大赛,就像是如今的选美大赛一样,只要你姿色漂亮,肢体姿态优雅,那么你就有可能会被选到皇帝的后宫中,成为一个妃子。

当然明朝选妃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选的这些女子一定要来自贫寒家庭,不能来自官场的家庭,否则官宦家庭的女子生活可能过于奢侈,不会变成一个贤惠的妃子或者皇后。只有那些,贫寒家庭中的女子,她们才更懂得如何节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辅佐帝王成就一番事业,当然这也就是明朝中屡屡有贤明皇后的原因所在。

在清朝入关之后,就依照明朝选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其它的选秀制度。在清朝选妃并不是很看重美丑,需要看她是否满足2个条件,第1个条件就是看是否是在旗人,因为我们知道清朝后宫不管是皇后嫔妃或者宫女都是从旗人中挑选出来的,这也就是清朝中独特的一个制度。而旗人又包括八旗和三旗,虽然八旗和三旗的女人都被称为秀女,但是她们的地位却很不一样。八旗秀女一般每三年才会选择一次,而三旗的人则会一年挑选一次,虽然三旗秀女也有可能会晋升为嫔妃,但是大多情况下都是去担任后宫的一些杂事,根本就成不了妃子,进宫来也是谋一份差事而已。在当时还有明文规定,凡是13岁到16岁的在旗女子,只要是健康的人,每年都要去参加阅选,没有参选过的都不能去嫁人,否则会严惩不贷。

在清朝的时候,她们很注重是否等级森严,地位也要分几个等级,跟明朝后妃,她的出身贫寒大不相同。清朝的后妃必须有一些地位,比如说,如果要想成为妃的话,那么必须是公爵或者将军之女 。如果想要成为嫔的话,那只能是知府和员外的女儿,其他的都没有资格。

那么问题来了,你可能会说,如果只是看是否是在旗女子和她们的门第高低,那不就会选择很多的丑女为妃吗?其实也不是,这两个条件并不矛盾,因为旗下也有很多的美女存在,只不过清朝的皇帝只是想给自己谋一个好名声,说明自己并不好色,所以也没有公开的把颜值高作为选妃的第1标准。

当然通过身份审核和门第等级之后,秀女们还需要通过第2个条件,就是去查验身体的一个部位。让宫中嬷嬷去检查她们腋下是否有异味儿,不能有狐臭,这样会熏到皇帝。只有经过了这些层层的筛选,才算过关,那么秀女们才能第2日进入御花园,几个人站成一排,让皇帝或者太后选择,这样一整个流程下来选妃工作才能结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报恩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结个儿女亲家,可是岳飞的后代却对救命恩人说,咱们两家世世代代永不通婚,这又是为...
原创 1... 1955年授衔背后的秘密:傅作义为何与军衔擦肩而过? 1955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为了表彰那些...
原创 曾... 前言 清朝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转折点,正是因为清朝的懦弱才会在当时受到那么多国家的入侵!而在这样懦弱的清...
原创 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盛世出贤臣,乱世出枭雄。历史上...
原创 司...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大将军曹爽及其所有亲信,篡夺了曹魏大权。 司马...
原创 《... 《三国杀》十周年在前段时间出了新将谋沮授,从各方面看都是在武诸葛亮的设计中重新拼了一下而已,本次就来...
左宗棠给曾国藩写的挽联,揭露了... 公元1872年2月,行动迟缓的曾国藩在自己儿子曾纪泽的陪同下散步,曾国藩突然双腿发麻,摔倒在地,晚上...
原创 侍... 众所周知,有句话说“虎毒尚且不食子”,但当我们深入历史的深处,探寻那些帝王家的故事,会发现皇帝与太子...
原创 汉...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权谋斗争与复仇之间的故事屡见不鲜,而汉朝第一功臣却被刘邦贬低为“狗”的传奇故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