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一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创始人
2025-07-20 05:01:49
0

中国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一周年系列活动——中华文明溯源学术协作单位授牌仪式9月1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出席并讲话。

高翔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历史学、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繁荣发展,但仍任重道远。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文明观、历史观,在正确方法论和价值引领下,把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研究好、阐释好。要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多维视角占有更多资料,在多种材料方法印证中发现历史真相、揭示历史规律,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审视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历程,饮水思源,知古鉴今。要坚持严谨的学风,尊重历史、敬畏文明,把科学精神记在心中、举过头顶,做经得起历史检验、学术界审视、后人评议的学问。

高翔表示,包括中国考古博物馆在内的国内十余家中华文明溯源代表性遗址的发掘和文物收藏单位,应共同携手构建相关考古文博资源研究展示与传播的合作交流平台,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问题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中华文明溯源学术协作单位要讲好中华文明萌生、成长故事,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一周年系列活动期间,“百万年人类史”专题展正式开展,展出的泥河湾遗址群和学堂梁子遗址,将为观众理解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提供两把关键钥匙;考古工地视频连线活动首次举行,观众与陶寺、二里头、殷墟发掘现场的考古工作者进行对话,近距离感受考古田野工作的内容与魅力;“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分享中华文明溯源考古发展的最新成果。

据悉,面向公众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博物馆先后获得第21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京津冀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称号。一年来,中国考古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致力于考古成果的普及传播,“每月文物上新”至今已累计更新文物文献120件(组);共举办30余场科普讲座,进行3200余场专业讲解,共接待观众40多万人次,接待国内国际公务团体800余批。

文/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上,在处理诸多战事之时,粮食补给是个大问题,毕竟规模化的军队口粮需求自然不会小,而有时候受制于当...
入伏了!北京下周天气关键词:闷... 今日入伏,北京上午雨水缠绵,午间雨势渐歇,下午仍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出门带伞防雨水“偷袭”。在雨水...
原创 鞭... 1987年底,南非军队和“安盟”武装在隆巴河战役中将贸然深入“安盟”控制区的安哥拉政府军予以迎头痛击...
原创 皇... 自古以来“ 打虎亲兄弟 ”的俗语常被人传颂,但历史的残酷却告诉我们,在权力的诱惑下,那份血浓于水的亲...
原创 高... 韩国,我们的近邻,经济和流行文化都很发达,但是在历史问题上有些不严肃,甚至是剽窃别人的文化,现如今的...
原创 海... 新中国成立前,海南涌现出了众多英雄豪杰,他们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
原创 他... 他资历深过朱德 在1955年的授衔典礼上,一个名字的出现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他就是张云逸。他的资...
勿忘九一八:沈阳连续30年拉响... 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 题:勿忘九一八:沈阳连续30年拉响防空警报 新华社记者赵洪南、洪可润 今年是...
原创 胶... 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王曰然,生活在明代中期,籍贯为河南卫辉府汲县,与胶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