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病死前,张良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换来子孙2000年平安
创始人
2025-07-20 04:02:10
0

前言

刘邦是怎样的一个开国皇帝想必不用过多介绍,他后期诛杀功臣的事情和朱元璋可谓是并驾齐驱。

他的一生很是得意,毕竟是布衣出身,最后却能够得到众人朝拜,并平定天下。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而刘邦同样也是。只是他有“汉初三杰”协助,

甚至刘邦自己都承认在一些方面他确实“不如”他们,可正是这份不如,有了韩信最后悲惨的结局。

当然最知人心的张良最后却能够低调过完半生,不得不说他这一举动确实高明。

一、帮助刘邦

前期张良的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他的祖上是韩国人出身,但众所周知秦国最后统一了天下,而韩自然也就被秦所灭了。

原本张良的祖上在韩王那里任国相,地位举足轻重,那家中自然是靠俸禄过日子了,而且可以说作为当时的贵族,生活上肯定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秦国将其灭掉后,张良可谓是无家可归,并是国破家亡。

如此胆大的张良可是带着怨恨准备复仇的,而且他专门针对的还是秦始皇,总之这个复仇之路肯定是凶多吉少,聪明的张良怎会不知,但是他还是愿意前去一试。

结果可想而知,虽然张良选择的还是秦始皇巡游的时候,而且率先做出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张良还是失败了。好在做准备的时候,把逃跑的路线想好了,张良这才得以逃命逃命。

不得不说张良在布局的时候还是很全面的,当时他选择在了博浪沙。这里的地理条件相当不错,不仅北面和南面都是河,而且还芦苇丛生,这样也就给张良逃命创造了条件。

当然张良也不可能只考虑自己逃命的情况,刺杀秦始皇的条件才是最重要。此地的路面并不平整,沙丘起伏相当的大,如此张良就考虑到秦始皇车马的情况,行至这里必然是要慢下来的,所以这也便是时机。

不过最后还是踏上了逃亡之路,但是张良的本事也算是有目共睹了。

后来大泽乡起义的影响之大,张良此前也始终没有放松警惕,相传一直都有潜心苦读兵法,既然反秦的声势之大,张良自然也要参与其中,

原本张良所要投靠之人并不是刘邦,但机缘巧合之下可能这就是命运的指引让他率先偶遇了刘邦。

这时刘邦的势力已经不小了,至少手下几千人还是有的,但是处于发展、开辟领地的时候,自然对张良这样的能人很是需要。

就是张良加入其中的时候只是先负责管理马匹的,毕竟彼此之间还不熟悉,而且有些时候机会是需要争取的。

张良在管理马匹期间就有向刘邦展示自己的本事,甚至是提出自己的主张,果然刘邦还算是识才之人,最后他的主张也便被采纳了,而且也为后来刘邦称帝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要不是张良,刘邦恐怕要提前迷失自我了。相传刘邦称帝前,曾有进宫。

秦始皇的奢侈众人皆知,那么他所处的宫殿肯定是富丽堂皇,而且还有着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当然美人肯定也少不了。

如此不管谁去感受了,恐怕都得沉溺其中,而刘邦也便差点沉沦了。面对这种情况,在他身边劝谏的人肯定不少,樊哙就是其一,但是结果是丝毫作用没起。

最后没办法还是张良来了,总之是苦口婆心的把他劝回来了,并退出了皇宫,要是没有张良,刘邦恐怕就要败在这里了。

而后在张良等人的协助下,刘邦终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帝位。张良在其中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他这个开国功臣毋庸置疑。

二、张良自保

刘邦称帝后,张良、韩信等跟着他出生入死之人,自然都是开国功臣,而且这时刘邦势必还需要他们,

所以一一论功行赏是肯定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则是被封为了异姓王,只是到了要对张良赏赐,他本可以得到“三万户”,但是张良却不要。

当然什么都不要肯定是博了刘邦的面子,这不张良就来讨要了,只不过他只要一地,那就是“留县”,既然如此“留侯”肯定也必须是他的。

随着时间的拉长,只能说张良的选择非常正确。刘邦的皇位做的久了,自然早就不是那个布衣出身的刘邦了,甚至在他看来当初他封的那些异姓王都有点碍眼了。

因为虽然过去多年,但他们的实力依旧,就连当初打下的威名都丝毫没减。

如此他当时还在,这些异姓王便不会轻举妄动,可是他去世了呢?刘邦就觉的他们难保不是出现异心。

可以说这种情况放在其他皇帝的身上也多多少少会出现。

据记载,在汉朝建制后的几年内,刘邦便出手了,他有很多的托辞,而众多异姓王也便在这些托词辞中相继遇难,并被杀害。

要说被幸免的有没有?当然有了,只是他是比较弱小的长沙王,对于刘邦来说恐怕威胁是少之又少。

见状,张良肯定也在这一名单中,虽然他的势力不如这些人,但是张良的本事刘邦可是体会深刻的。

不过还是张良快了一步,率先做到了“功成身退”。

相传张良有在三年里没有吃五谷,甚至还有五年的时间都在家里待着,总之就是一个远离尘世的感觉,这也便是张良的智慧。

三、君臣间的信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当刘邦得以掌控整个天下后,不管是天下的百姓还是朝廷的重臣,他们势必都需要依附于君王,最后才可以得以名声远扬。

一般来说,刘邦想要夺取天下,需要张良等人的协助,如此他们所言他会一定程度上的听取,可是天下夺得后,对于他们的需要大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不信任,乃至是杀之而后快。

韩信的处境众所周知,还有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事情。勾践能够成为一代霸主无疑依靠的是范蠡和文种,一个武一个文,可以说对勾践的帮助极大,而且还是共患难的感情。

可是最后呢,勾践表面上是愿意和他们共富贵,但勾践究竟是怎么想的可不好说。

范蠡明白勾践的心思,所以也算很识趣的离开了,这样越王也能做点表面功夫,算是对他不错。

但是文种可没有这么爽快,即使得到范蠡的规劝,还是没有下定决定,最后虽然一直称病,可勾践最后还是赐死了他,并且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作乱”。

总之,不管在古代哪个时期,君是君,臣是臣,想要达到一定的信任很难。

结语

说回张良,他是一名出色的谋士,有了他的帮助,刘邦才得以统一天下,而后张良也便很识趣,不仅保全了自己功成身退,更保全了他的子孙后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浓厚的华夏历史中,姓氏文化也是其中最为浓重的一笔。 时至如...
原创 慈... 咸丰帝和史上其他皇帝一样拥有诸多的后宫佳丽,但是最终能够明哲保身,安享晚年的却很少,而身为叶赫那拉氏...
原创 大... 美国和英国表明上看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很多利益上也有冲突,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帝国的一脉相承,就是盎格鲁撒...
原创 三... 提及历史断层可能有许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历史出现了断层,有部分觉得是夏商,周出现了历史断层,也有...
岳飞墓前曾跪着5个人,现在只剩... 岳飞,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一生战功赫赫,以“尽忠报国”之心,带着岳家军奋勇抗金、收复失地,最...
原创 张...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名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读者在上半部分总是见到他被张飞、马超、赵云等人“...
原创 斯... 在1930年代的苏联,随着夜色渐深,莫斯科的大街小巷逐渐沉寂。家家户户的灯光逐一熄灭,但有些人却难以...
原创 晚... 说起清末,大家第一个联想就是腐败和落后。那时中国工业落后,国家贫困,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在清末很贫穷...
原创 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迷雾之中,总让人摸不清方向,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去追寻真相,去伪存真便是我...
原创 封... 抛开历史,站在封神的角度来说,商纣灭亡的导火索就是纣王女娲宫进香。 只因为纣王在进香环节中,看到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