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国还有一人智比司马懿,曹爽却不用,结果被司马懿杀了全家
创始人
2025-07-20 02:32:24
0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与曹魏大将军曹爽以及掌管禁军的曹爽的几位兄弟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此时,看着曹爽等倾城离去的身影,朝官之内,一个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此人,便是当时担任大司农、号称曹爽智囊的桓范。

桓范,字元则,建安末年便来到曹操的丞相府工作,曹丕在位期间,桓范担任羽林左监,魏明帝期间,历任中领军、征虏将军、兖州刺史等职,积累了丰富的从政、从军的经验。

桓范此人虽然气量狭小,与同僚关系不睦,但是却洞察实势、异常敏锐,同时期的司马懿与蒋济虽然号称天下奇谋之士,但是对于桓范的智慧也是相当的忌惮。

正始年间,由于桓范与大将军曹爽是为同乡,故而曹爽对于桓范相当的礼遇,桓范也就此升任总督天下粮秣的大司农,位高权重相当重要,因此,桓范也就成为了曹爽阵营的存在,由于他常常为曹爽出谋划策,因此号之为智囊。

但是,曹爽虽然礼遇桓范,却是始终无法让桓范来到自己的决策核心圈,因此对于桓范的计谋,曹爽听之甚少,当曹爽将司马懿升任太傅,并进一步架空司马懿之后,他便自认为朝廷已经大权在握,且禁军等全部由自己的弟弟与亲信掌控,从此,曹魏就是他的了。

于是,曹爽总是与自己的弟弟们出游田猎,针对这样的现状,桓范担心的对曹爽说道:

“大将军,你们兄弟掌管禁军大权,实在不应该一起出城啊,万一有人趁你们出城的时候关闭城门,又有谁能够回到城内呢?”

桓范所担心的对象,不用说,也是司马懿与蒋济,尤其是司马懿,可是曹爽自以为自己已然架空司马懿,且司马懿垂垂老矣,因此对于桓范的话,很是不上心,于是,他目空一切的开口说道:

“哼,谁敢做这种事!”

闻言,桓范也只有无奈,因此,这一次,当曹爽兄弟再一次簇拥着小皇帝前去祭祖的时候,桓范总是心里忐忑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果然,司马懿动手了!

他趁着曹爽等全部在外,立刻以死士三千人发动政变,假传太后诏命,控制京城,关闭城门!此时,为了稳住桓范,司马懿假传郭太后诏命让他暂领中领军的职位、接管禁军。可是桓范之子是曹爽阵营的人,又因为皇帝在曹爽的手里,那才是号令天下的旗帜。

所以,力劝其父投奔曹爽,权衡之下,桓范觉得曹爽待自己不薄,而司马懿这又是赤裸裸的政变,因此桓范直接携带着大司农的印绶诈开城门,紧急投奔曹爽,报告城内的一切!

桓范之所以带着大司农印绶,就是为了以大司农印绶调动天下粮秣支援曹爽,反攻司马懿,在得知桓范出城后,司马懿颇为担忧的对太尉蒋济说道:

“桓范跑了,咋办?”

蒋济思考片刻后说道:

“曹爽虽然表面重用桓范,但实际却不肯重用,他一定不会用桓范的计策。”

果然,一切如蒋济所料,桓范将一切告诉曹爽后,力劝曹爽带着皇帝前往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反击司马懿,可是,他却发现在蒋济的担保下,曹爽竟然失去了与司马懿放手一搏的勇气!桓范为此气的大哭的说道:

“你老子曹子丹是多么英雄的人物!可谁成想你们三兄弟简直如蠢猪那般!想不到我桓范如今竟然因为你们这三头猪要被灭族了!哎!”

最终,桓范与曹爽等人一起回到洛阳,对于桓范,司马懿怎能不记恨?因此,不久后,桓范便是被审定为曹爽一党,夷灭了三族。

虽然说,曹爽前往洛阳,最终不一定打得过司马懿,但是其连与司马懿放手一搏的魄力都是不具备,有着桓范这样的智囊都不能信用,也当是曹魏天命如此,只是可惜了桓范,千百年来,不免惹人唏嘘不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晚清时期,国运...
原创 原... 为什么皇帝敢杀宋江,却不敢杀宋江的一个手下?因为赵匡胤不让杀 水泊梁山上共有108位好汉,施耐庵在刻...
原创 商...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历史。在古代,每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新的王朝就会在第一时间编撰史书,将前朝发...
原创 史... 如今是科学发达的年代,过去的迷信那一套很多人都不会再相信了,毕竟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断的进步。...
原创 资...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9卷!孝宗穆皇帝中之上 永和十年(甲寅,公元三五四年) 原文:故魏...
原创 蜀... 公元219年,襄樊之战中,关羽生擒于禁,刀斩庞德后,曹操闻庞德死讯甚为伤悲,为之流涕,封其儿子为列侯...
原创 中... 306、中年读三国,方知古今同道。 《三国》读到第496页,有3点感悟,记录下来: (1)骄兵必败,...
原创 满... 文|青砖 编辑|青砖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社会地位高于汉人的...
原创 他... 中国和日本的交往历史由来已久,在唐朝之前,日本一直被称为倭国,“倭”是一种贬义,日本人虽然不喜欢这种...
原创 莫... 苏德战役初期,德国人所向披靡,歼灭了数以百万计的苏联军队,占领了莫斯科城,当时的苏联已经到了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