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帝为何不怕有人在饭菜里下毒?溥仪道出真相:一口热饭都吃不上
创始人
2025-07-20 01:31:59
0

引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要说到古代的高危职业的话,或许还要非皇帝莫属。可能有的人会感到疑惑了,当皇帝多好啊,坐拥后宫三千家里,权利又大,想要谁凉谁就得凉……怎么还会是高危职业呢?其实,这只能说你只看到了当皇帝的好处,却没有看到当皇帝的难处。

在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之前,各位皇子们首先就要经过一番明争暗斗,比如众所周知的“九子夺嫡”,就说明了其中的残酷。除此之外,皇帝还要面对反派的刺杀,这让皇帝就连吃饭也是个问题,毕竟,如果有人在饭菜里面下毒可怎么办呢?

相信也有人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好像皇帝都不担心有人在饭菜里面下毒呢?难道古人在造反的时候想不到要在饭菜里下毒吗?其实并不是没有想到,皇帝也不是不担心,只不过,在皇帝的饭菜里面下毒,难度很高。

摸不清皇帝用膳时间

就拿清朝的乾隆皇帝来说,他一天用膳的时间不是轻易就能掌握的,根据当时的内务府档案记录,乾隆皇帝用膳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只要他想吃,那么御膳房就要做饭,所以御膳房里面的厨子们可以说一整天都是处于待命的状态,精神疲惫。所以,若是想要给皇帝下毒的话,那么就要摸清楚皇帝用膳的时间,并在御膳房卧底,说不定还没等到下毒的时候,卧底就已经累死了,而且这也要看运气,谁知道皇帝啥时候吃饭呢?万一还没等到皇帝下次用膳,卧底就被抓了咋办呢?

古代刑法过于严苛

如果想要入宫的话,其实也是一件难事,皇宫里面能够被选定伺候皇帝的太监和宫女们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挑选的,因为他们毕竟要伺候皇帝,若是不严格,那么对于皇帝的生命安全就是不负责。

而且古代的刑法也很严苛,拥有很多现代人都无法想象到的严厉酷刑。其实从现在的影视剧里面也可以看到,弑君,谋逆都是相当严重的罪名,若是一旦被发现的话,那么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而且也有可能会被处以凌迟的极刑,实在是令人遍体生寒。还没等给皇帝下毒呢,自己就先被吓死了。

记录菜品人员,太监试菜

若是有人侥幸逃过了太监宫女的选拔,而且也在御膳房卧底成功,胆子又大怎么办呢?没关系,还有最后关卡——记录菜品人员,太监试菜。负责皇帝膳食的御膳房一般是由内务府直接领导的,而内务府的大臣们一般都是由皇帝自己亲自指派,他们大多都是皇帝的亲信,深得皇帝的信赖。

而在御膳房中也有规定:每一个炉灶上面只允许一个人进行配菜,一个人掌勺,一个人打杂,三个人相互之间配合,相互监督,而且,厨子们在做菜的时候所产生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被完整地记录下来。盛菜和送菜的过程也会被完整记录下来,送菜的时候需要两个太监同行,一个人负责端菜;另外一个则是负责监督,谁端了哪一个菜也会被记录下来,若是出事,那么就能很快找到嫌疑人。

除了记录,还有备份

也就是说,给皇帝吃的每一道菜,都会备出来两份,一份送给皇帝去吃,另外一份则是留作“样菜”,若是菜品出现了问题,那么相关人员也会立刻被追责。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皇帝的一顿正餐,大概需要上满一百二十道菜左右,对于想要下毒的人来说,那么也是无从下手的。

除了监督人员,皇帝用膳的器皿也是可以做文章的,我们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有人会使用银针试毒,若是有毒的话,那么银针就会变黑。不过对于真正的皇家来说,这种试毒手段也太小儿科了,为了方便,皇帝用膳的器皿都是用银器制作而成的,饭菜里面是否有毒,一看便知。若是皇帝没有使用银器的话,那么旁边也会防止一个银质的试毒牌子,由一旁的太监负责试毒。

没错了,太监试毒,若是经过了以上的程序还不放心的话,那么还会安排太监试菜,也就是所谓的“尝膳”,在太监试菜之后,那么肯定就万无一失了,皇帝便可以开始享用。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些繁琐的程序,等到皇帝真正的可以开始用膳的时候,饭菜也早就已经凉了,尤其是在冬天,可想而知饭菜凉得得有多快。这也就难怪溥仪在晚年的时候会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当皇帝的时候就没有吃上过一口热的饭菜啊!

“在这些尝过的东西摆好之后,我入座之前,一个小太监叫了一声“打碗盖”!其余四个小太监便动手把每个菜上的银盖取下,放到一个大盒子里拿走。于是我就开始了“用膳”了。”

而且,以上都还不算完,即便是面对着“安全”的山珍海味,皇帝每一道菜却最多只能吃上三口,这种规矩也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皇帝喜欢吃什么,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更容易对皇帝作出不利之事。

要说当皇帝有好也有坏,规矩太多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在饭菜下毒,就连吃饭也得经过如此复杂的程序和规矩,着实让人心疼。所以说啊,还是做一个普通人要好得多,至少自己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想吃几口就吃几口,也不用负担整个国家的兴衰,即便没有后宫佳丽三千,可是得一心人也很好了。

结语

所以,越是了解历史上的皇帝,我们就越能认识到这些皇帝们的不易,他们不能自由地出入皇宫,每天还要处理各种政事,数不清的折子需要皇帝去批改,吃饭也不容易……但是也有人认为,做昏君就没有这么多烦恼了,数不清的美人,万人之上的权力,想干嘛就干嘛,难道不开心吗?只是,如此一来的话,平民百姓可就要遭殃了!所以说,对于历史上的明君,我们做后人的也应该保有尊敬之心,正是因为他们励精图治,才能让我们见到古代盛世,也才能有那么多让人惊叹的古董流传下来,也才能有我们生活的和平年代!

参考文献:

《悯农》《我的前半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资料来源:《情深似海——周恩来与贺龙的交往历程》 1966年10月1日,贺老总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国...
原创 孩...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可以说这文化涉及的因素就是方方面面,而其中中医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一个神话存在...
原创 他... 自古以来人们所求皆是“文武双全”,然而这太难了,不管在文或武,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已经不容易,要想...
原创 好... 宋神宗元丰初年(公元1078年),王安石的好友陈绎,归隐于洛阳城外一处叫“贺兰溪”的地方。王安石得知...
原创 岳... 1155年,66岁的秦桧一命呜呼,宋高宗高兴地手舞足蹈,长舒一口气说: “朕终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原创 刘... 赤壁之战后,逐渐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曹操和孙权开始了更为强大的争夺战。在三人...
原创 嘉... 嘉庆帝突然驾崩后,为何动用八千人为其抬棺?这也并不能怪他! 清朝的皇帝并不是很奢侈。虽然他们吃的是最...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 讲清楚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有约·相约山东”活动向海内外展示孔子故里曲阜深...
原创 夏... 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夏威夷,人们都不陌生。夏威夷是美国的一个州,以风景秀丽闻名,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如...
(中国新貌)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 景德镇9月20日电 题: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让千年古瓷片链接世界 记者 李韵涵 姜涛 有着20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