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在铁木真的带领下,横扫欧亚大陆,建立起了强大的汗国,他也被称为成吉思汗,可很快就陷入了纷争,最终形成了四大汗国和蒙元。
他的帝国为什么最后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呢?这与铁木真在选贤与幼子守灶之间的摇摆有关。
1、幼子守灶与立贤能的结合
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传统,所谓幼子守灶即是:其他儿子先分家立户,由最小的儿子再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
但铁木真也深知,最小的儿子虽然能守住付钱的财产,但不见得能守得住父亲的社会地位,也就是汗位和蒙古的强大。
于是他改良了幼子守灶传统,财产的继承不变,而汗位的继承采用了选贤模式,也就是在诸子之中选择最为贤德、最有能力的那个为汗位继承人。
铁木真与诸子约定,西部征服的游牧地区分封给三个年长的儿子,蒙古本部中心地带由托雷幼子守灶。新征服的定居地区作为家族共同财产由大汗管辖治理。
2、两大汗国析出
在考虑汗位继承人时,铁木真首先排除了长子和次子。
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都是铁木真与正妻孛儿帖所生,两人也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军事将领,兄弟二人本该相亲相爱,但是察合台受人挑拨认为兄长来路不正,不配当铁木真的儿子,不配做自己的哥哥。
原来,铁木真妻子孛儿帖在怀着术赤的时候被人抢走了好几个月,回来的路上生下术赤,术赤字面意思是客人。
于是有人就怀疑术赤不是铁木真的种,而察合台也持这种论调,于是他和哥哥术赤的矛盾不可调和,当然三子窝阔台也与术赤不和。
这种情况下,铁木真自然不会考虑二人接班做大汗。
公元1224年铁木真在西征胜利后,分封诸子,术赤被封在远离蒙古本部的新征服的钦察草原。次年术赤去世,他的儿子拔都继续西征,归来后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建都,成立汗国,被称为钦察汗国,也称术赤汗国或者金帐汗国,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
察合台获封天山南北的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建都在撒马尔罕,是为察合台汗国。
至此形成了四大汗国中的两大汗国。
3、窝阔台汗国形成
窝阔台汗国并不是窝阔台建立的。
铁木真在大封诸子的时候也给了窝阔台一块土地,但很快窝阔台就被推选为新的蒙古大汗,因此窝阔台的土地上并没有汗庭。
窝阔台的儿子中贵由在窝阔台死后成为蒙古大汗,其他儿子也都得到很小的靠近中原的封地。
贵由死后蒙古大汗被托雷一系夺走,窝阔台的子孙发现他们没有自己的汗庭,也无力与大汗对着干。
直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无暇西顾之际,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在术赤一系的的支持下,统一了窝阔台子孙的领地,并占领了一部分察合台汗国的土地,建立了窝阔台汗国。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也迷里(今新疆额敏县)。
窝阔台汗国比前两个汗国的建立晚了将近30年。
4、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是建立最晚的一个汗国。
蒙古大汗蒙哥在位时命令自己的六弟旭烈兀西征,在西征的过程中,蒙哥死去,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
旭烈兀停止西征,就地镇守新征服的土地,并表态支持忽必烈。
忽必烈成为大汗后,把察合台汗国以西的阿拉伯地区都划给了旭烈兀,并册封旭烈兀为伊尔汗,至此伊尔汗国正式建立。
包括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
5、四大汗国消亡
最先灭亡的汗国是窝阔台汗国。
因为窝阔台一系曾经担任蒙古大汗,元朝廷也一直对窝阔台的子孙存有戒心。
窝阔台汗国的地理位置紧邻元朝,又和另一个邻国察合台汗国结怨,所以元朝廷经常挑拨二者之间的关系,纵容察合台汗国攻打窝阔台汗国。
最终,窝阔台汗国在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联合绞杀下灭亡,只存在了58年。
窝阔台汗国灭亡后不久,察合台汗国也陷入了内乱,并最终分裂为东、西察合台汗国。
几乎在元朝灭亡的同时,西察合台汗国也灭亡了。
东察合台汗国一直坚持到了清朝建立,后被准格尔部所灭。
钦察汗国在元朝灭亡后,也走向了衰落,在与诸罗斯国家的征战过程中,逐渐落了下风,最终于1502年被沙皇伊凡三世所灭。
伊尔汗国在四大汗国中与元朝廷的关系走的最近,因此随着元朝廷的衰落,伊尔汗国也开始走向衰落。
伊尔汗国的衰落也是由于汗位的继承引起的,这是四大汗国的通病。
伊尔汗国后期,权臣、将领争斗激烈,纷纷拥立傀儡汗王,一些贵族也独立为汗。
最终在十四世纪末,伊尔汗国被帖木儿帝国消灭。
可见蒙古四大汗国与元朝还是有一种依存关系,他们的汗王需要由元朝册封。当元朝灭亡后,他们因为继承人的纠纷,也就陷入了内乱,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最终走向衰亡也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