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忽必烈做不了蒙古帝国的大汗
创始人
2025-07-19 23:02:07
0

文/子玉

成吉思汗在统一草原之后实行了千户制度,实际上就是郡县制加分封制的组合,所以,藩王向朝廷发难并最终和朝廷渐行渐远的历史规律还是会在蒙古帝国中发生,避免不了。

早在1204年,在征伐乃蛮部族的前夜,铁木真就按照十进制组建了自己的军队。1206年,在成为成吉思汗之后,铁木真的军队数量已经扩张到95个千户,外加10个千户组成的护卫军。

本质来说,

成吉思汗实行的千户制度就是中原的郡县制

,将草原上所有的部族打乱然后都归类到各千户中,以制度的形式稀释了所有人和自己原来部族的关系,并将对部族的感情转化为对大汗的忠诚。

但千户和万户的首领却是世袭的,和朝廷的粘合力并不强,尤其是成吉思汗分封到各地的宗王事实上就是独立的个体。这种局面,也只有成吉思汗这种有能力、有威望的雄主能够驾驭,就像刘邦驾驭汉初的诸侯一样,一旦失去强势人物坐镇,蒙古帝国马上就会分崩离析。

早在征伐西夏的时候,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和二子察合台就因为汗位的竞争水火不容,为了内部的和平稳定,成吉思汗只能选择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

但是,随着各汗国的首领和蒙古帝国大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朝廷与藩镇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大,窝阔台在灭掉金国之后,宗王们就已经阻止他进一步参加战争,让他回到蒙古本部享乐,目的就是想跑马圈地给自己打江山。

1241年12月11日,窝阔台在一次醉酒之后暴亡,蒙古帝国第一次因为权力交接而发生了严重的内耗:

金帐汗国的拔都强烈反对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承汗位

而且,这中间还发生了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哥斡赤斤想不通过召开忽邻勒台大会而获得汗位的企图,结果被处死。

由于拔都的反对,贵由直到1246年夏天才被正式推举为帝国的大汗,足足被拖了四年多之久。但贵由对帝国的掌控已经远远不能与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相比,他后来为什么屡屡拿出真金白银大肆封赏宗室,就是想获得这些人对自己的支持。

但金钱所发挥的作用毕竟只是有限的,当贵由于1248年突然去世之后,蒙古帝国再一次陷入了权力的内斗中,烈度比上一次更加猛烈,直接上升为宗王们对窝阔台家族的反对。

最终,在金帐汗国拔都的支持下,拖雷家族的蒙哥于1251年在忽邻勒台大会上被公选为蒙古帝国的大汗。

为了强化自己对帝国的驾驭,蒙哥不仅对反对自己的窝阔台和察合台家族进行了大清洗,而且又通过分封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分别于中原和西亚的方式以加强拖雷家族对于帝国的压制。

为了进一步凝聚蒙古帝国的力量,蒙哥还通过人口普查的方式对各汗国进行摸底,然后以对外扩张为理由调动各汗国的军队和税赋。

是的,

蒙哥就是以战争的形式来转化内部矛盾,同时强化自己对整个帝国的掌控,实行中央集权

。蒙哥在位期间,不管是蒙古本部还是中原、中亚、西亚等地都对大汗是绝对的忠诚。如果某位宗王威胁到了大汗的权力,蒙哥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进行精准打击,比如,1257年,他就对弟弟忽必烈的领地进行了调查,不仅罢免了忽必烈任命的陕西宣府使,而且还处死了忽必烈的一批下属。

说白了就是削藩,敲打宗王。

可以说,

蒙哥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强势基因

,但这依然是凭借个人威势才能达到的效果。

但当蒙哥于1259年8月11日去世之后,蒙古帝国的权力斗争再一次升级。由于蒙哥没有明确指定接班人,所以,留守哈剌和林的阿里不哥和正在攻宋前线的忽必烈就成了热门人选,一个代表蒙古本部,一个代表中原汉人:

蒙古诸王都团结在阿里不哥周围;汉人世家都坚定支持忽必烈

同时,外围的各大汗国也是纷纷站队:

斡罗斯的钦察汗国、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和术赤后代的金帐汗国支持阿里不哥,而忽必烈的支持者只有伊利汗国的旭烈兀

由于旭烈兀的伊利汗国正在遭受埃及木马鲁克朝以及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的进攻,其对忽必烈的支持等于没有,所以忽必烈只能团结中原汉人的力量来和阿里不哥决战。为此,忽必烈甚至不得不做出对北方汉地减免赋税的承诺。

战争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而告终。

没办法,此前的中原是一盘散沙,经过忽必烈的精心治理以及资源整合之后,中原的的经济和武力优势已经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尤其是,

汉人世家已经将忽必烈视为他们的代言人

,中原将哈剌和林的物资供应线一断,阿里不哥马上就投降。

但是,忽必烈绝对不是胜利者,因为,在打败阿里不哥之后,他的势力范围依然是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中原汉地,蒙古宗王和外围的各大汗国根本就不认可他蒙古大汗的地位。具体表现是——

1260年,趁着蒙古内乱,察合台的孙子阿鲁忽迅速废黜了蒙哥此前任命的察合台汗国的首领木八剌沙,此后不断对伊朗的伊利汗国和忽必烈的中原用兵;

窝阔台的孙子海都也是尽其所能地激化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矛盾,想让拖雷家族彻底崩溃。此后,海都在西北地区是频频攻击忽必烈,而忽必烈后来也是不得不承认海都对于中亚地区的实际控制;

1279年,为了应对漠北宗王的叛乱,忽必烈被动发动了一次远征,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叛乱,将漠北掌控在了手里;

1287年4月,以乃颜为首的蒙古东部诸王也掀起了反抗忽必烈的叛乱,忽必烈又一次被动出征;

...

是的,

大家在内心都不承认忽必烈对草原的统治,甚至认为他是蒙古本部的背叛者

,忽必烈是使用武力优势才实现了对蒙古本部的控制,而且极有可能,忽必烈对哈剌和林实施了残酷的血洗。

同时,外围的各大汗国之间也是互相进攻的节奏,金帐汗国为了进攻旭烈兀的伊利汗国,甚至不惜和埃及的木马鲁克王朝结盟。同时,钦察汗国也向旭烈兀宣战。

蒙古帝国彻底四分五裂。

没办法,此前的历次汗位之争已经让外围的各大汗国对蒙古本部是离心离德,蒙哥后来也只是凭借个人威势在表面上维持着各部的团结,这次拖雷家族的内斗使此前隐藏的矛盾进一步爆发,加上黄金家族血缘的不断稀释,各大汗国也都趁机脱离了蒙古帝国的体系,彻底独立。

此后,蒙古帝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各大汗国齐心协力一起出兵扩大帝国版图的军事行动。即使忽必烈后来继承了黄金家族军事扩张的传统相继对南宋和日本等国用兵,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但都无法实现对外围各大汗国的统治,他对不断挑战其权威的海都无可奈何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海都才是游牧民族的代表,是蒙古传统的捍卫者

所以,忽必烈在无法凝聚力量对外扩张的情况下就只能做好中原的蛋糕。为此,忽必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将国都由漠北迁往河北,并按照汉式风格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大都;

为了满足大都的物资供应,忽必烈还开凿、疏通了连接江南和大都的大运河,用江南的税赋来支撑大都的运转;

建设太庙以表明他取悦中原儒家精英的想法;

建造孔庙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

...

当然,中原王朝总结出来的那一套政治制度忽必烈也继承了下来,以盘活存量经济,实现对中原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蒙古本部的控制,忽必烈是以后来被改称上都的开平城实施就近控制。本质来说,

元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忽必烈的子孙通过大都和上都两地办公来实现对中原和蒙古本部的统治

这一套组合拳打完之后,忽必烈的版图已经很清晰了:

原金国、南宋,加上蒙古本部是他的基本盘,外围的各大汗国和他彻底成为路人

忽必烈的身份只能是,元朝皇帝,他做不了蒙古帝国的大汗。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

”。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高耿恩被查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纪委监委通报: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二级调研员高耿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
孩子被卷漩涡,男游客施救托举时... 7月20日下午2时许,四川江油养马峡一名儿童在玩水时不慎被卷入漩涡,附近的游客和当地群众立即展开救援...
原创 孙... 说起孙膑和庞涓我们不得不先提一下两人的师父——鬼谷先生。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
原创 军...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定编练一支新式军队,用以抵抗列强的侵略。 而当时在朝鲜有练兵的经验的 ...
日本绝密档案被公开,侵略中国并... 前言 提及日军在我国土地上的野蛮行径,许多人或许会简单地认为,他们只是为了扩张领土和抢夺资源。 难...
原创 他... 李德生,一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干部,他的经历和贡献使他在党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
原创 王... 王莽若真是穿越者,那他杀光儿子的举动,就能解释的通了! 近些年来,出过很多关于穿越的电视剧,深受大家...
原创 多... 多尔衮十世孙至今不甘心,穿黄马褂留大辫子,甚至妄想住进故宫! 散落在各处的宗师皇族被世人所鄙弃。在无...
原创 黄... 黄埔名将系列之五:备受争议的汤恩伯 迟杰 摘要:汤恩伯虽然不是广州黄埔岛时期的教官,但在黄埔军校迁往...
原创 李... 今日新谈资: 网友:秦琼本身就是斗将,战创无数,到了年纪身体就不行了。 基本没有活动了,都是在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