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傅瞥了一眼邋里邋遢的鲁迅,敷衍地剪完了头发,鲁迅却是全然不在意,反而给了他一大把铜元,理发师傅懊悔自己看错了人,期盼着这“贵客”再次光临,果真不久,鲁迅又来了。
1903年,鲁迅赴日本留学的,未到一年便剪掉了辫子,成为了弘文学院留学生中剪辫子第一人,以表反清决心,也开启了他的短发生涯。
13年后,在厦门的鲁迅走进一家理发店,刚迈进店门口,理发师傅便注意到了他,头发蓬乱,一身藏青色的旧长衫,一双黑布鞋,打扮朴素,甚至略显寒酸,心里便想:这人不修边幅,衣着随便,肯定没什么钱,草率理一理,别耽误我做生意。
他瞥了一眼鲁迅,淡淡地说道“理发是吧,坐那就行了”随后拿起一把剪刀,马马虎虎的就剪完了,即使这样鲁迅也没有不悦的神色,伸手在口袋里抓了一把铜元,直接塞给了理发师傅,然后就大步走出了理发店。
只留理发师傅震惊的握着一把铜元站在门口,细细数来,这都够剪十次的了,又惊又喜。
一段时间后,鲁迅又来到这家理发店,刚一进门,理发师傅便一眼认出了他,殷勤的走上前,满脸堆笑道“先生,这边坐,想剪一个什么发型“。
之后还拿来了糕点和茶水,小心翼翼地给鲁迅理发,还不时地搭话,鲁迅也一一回应,临了鲁迅照常掏出一把铜元,理发师傅眼睛都冒光了,刚要伸手接,就见鲁迅慢条斯理地挑出了一个铜元递给他。
理发师傅缓缓接过,同时用不解的目光看着鲁迅,鲁迅笑道“你乱剪,我乱付,你认真剪,我认真付,来而不往非礼也“说罢,便推门而出。
面对世人的势利,鲁迅幽默反击,然而鲁迅也是懂得“看人下菜碟“的。
1923年的一个寒冬,鲁迅黎明起身,打算前往孔庙执事,在路边揽下了一个黄包车夫,坐上了车。
寒风瑟瑟,街上人迹罕至,鲁迅不禁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将双手揣进衣服兜里,前面车夫奋力地拉着,呼出的哈气形成了白色的雾障。
突然,鲁迅感到重心不稳,车身摇晃,向下栽去,双手还未来得及抽出就已经倒下,和大地来了一个亲密的接吻,两颗门牙光荣牺牲。
车夫赶紧爬起,询问鲁迅的情况,起身的鲁迅并没有一点责怪之意,挥了挥手说到“无碍无碍,我知道你是瞌睡,不小心摔了我。“并未要丝毫赔偿,就让车夫离去。
鲁迅是一个民族战士,以冷漠的笔调,写尽国民的劣根性,以幽默风趣的处事风格,回击世态的炎凉,但内心却是炙热无比的,实实切切的关心底层人民,他所追求的始终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或许便是鲁迅的最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