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安石:变法为了富国强兵,苏轼和司马光为什么极力反对?
创始人
2025-07-19 21:32:16
0

中国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王安石变法。因此要讨论苏轼和司马光为什么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我们首先要了解变法的主角、背景、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和影响。

其实,王安石变法的真正主角,是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是他反复做王安石的工作,让王安石牵头组织变法。然而,变法失败,大家都将变法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这笔帐,算到了王安石的头上,印证了刘邦那句名言:“有善归主,有恶自与。”这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那么,宋神宗为什么要变法呢?这是因为北宋经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再至宋神宗时期,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这如一台机器,用了百多年,自然已经老化,吃国家的公务员队伍越来越庞大,人员越来越众多,财政入不敷出,周转不畅,国家机器就转动不灵了。同时,还有内忧外患在掣肘着这个本来就有点转不灵的国家,比如北方的辽国,西边的夏国,有的要输岁币,有的时时骚扰,打打停停,不堪其扰。国内呢?有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开始造反。

你说,宋神宗继承了一个这样庞大的国家机器,却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摊子,你说他急不急?加上,宋神宗继位时还未满二十岁,正是意气风发想干大事的时候,所以,他赶快把王安石从地方调到京城,先任副宰相,再任宰相,让他负责变法,变法在熙宁年间,故史称“熙宁变法”,因王安石是牵头者,又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表法,他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充实国库、加强军备、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限制土地兼并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他推行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将兵法等等。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收入,抵制了土地兼并,加强了军队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

那么,这么好的改革,苏轼和司马光又为什么极力反对呢?这是因为,改革虽好,但在推行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变了样,好心办了一点不好的事情。比如,推行青苗法,就是政府成立一个国家银行,春耕前借款给农民买种,秋收后农民还本付息,好吧?但是,本来自愿的贷款,在推行过程中变成了强迫贷款,而且利息很高,这就非但没减轻农民负担,反而增加了农民负担,让老百姓有怨气。

再比如募役法,就是将原来按户轮流服政府差役,改为由政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农民按贫富交纳不等的免役钱,地主官僚也要当差或交钱免役,后来清朝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就是募役法的翻版,目的是使老百姓从役事中解脱出来,保证农业劳动时间,促进农业生产。但问题是,一方面,农民倒不少服差时间,就是没有钱,所以反而加重了负担。这一方面,地主也不例外。而另一方面,原来当官的都不用服役,现在你王安石变法要交免役钱,这无形中得罪了好多地主官僚。

苏轼和司马光反对的,主要也是这些。最关键的是,王安石变法不仅得罪了苏轼和司马光,更得罪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地主官僚阶层,这无异于将自己打入了另类,陷入了孤立,因此最后导致变法失败。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享受不到任何人权,除了我们熟知的几大古代女性人物冲破了封建社会的思想牢笼,在历史中...
原创 世... “千年的王朝难有,千年的世家常在”。 但世家大族也绝非不受王朝更迭影响。 唐朝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他跪地谢罪!当场落泪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临近。9月12日,多名侵华日军后代由日本飞抵吉林长春,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 ...
原创 神...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耒阳历史之谜:寻找消失的名人后代...
原创 明... 整个明朝的历史,其实都令人觉得非常矛盾。一方面明朝早期的几个皇帝都非常强盛,然而后期却又出了很多荒淫...
原创 左... 湘军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军事政治集团,涌现了一大批影响中国近百年的风云人物,诸如曾国藩、左宗...
原创 不... 从古至今,大众都会拥护爱戴爱民如子的清官,他们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为国为民做了不少的实事。...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断断续续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却时常会出现在王朝没落之际的社会底层人士暴动之一,也是封建...
原创 隋... 隋朝建立的惊人内幕揭秘!独孤伽罗、李渊和权谋纷争引发热议 导言: 公元581年,历史舞台上掀起了一...
原创 史... 说到太子爷众所周知是历史上储君的宝座,一般皇家子嗣为了能够成为太子彼此之间自相残杀,屡见不鲜,而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