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是一句流传千年的话,它用四个人物,概括了四种特点,分别是王者之风,力量之极,勇武之姿,武艺之神。这四个人物,分别是谁呢?
王不过项,霸王之风
“王不过项”,说的是秦末楚国的项羽,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霸王,也是最具争议的英雄。他以一介乡绅之身,起兵反秦,率领楚军,与刘邦等诸侯联合,击败了秦军主力,灭亡了秦朝,成为了天下诸侯的盟主,自立为西楚霸王,广封诸侯王,一时无敌。他的气魄和胆识,令人叹服,他的英勇和神武,令人敬畏,他的霸气和威风,令人钦佩。
然而,项羽也有他的缺点和错误,他为人残暴,不知变通,不善用人,不信任人,不顾民心,不知进退,不断地与刘邦等诸侯发生战争,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死亡。他在乌江自刎,留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千古绝唱。
项羽的一生,是一部传奇,是一部悲剧,是一部史诗。他的形象,被后人不断地塑造和演绎。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他的风采和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他是王者之风的代表,他是王不过项的典范。
将不过李,飞虎之勇
“将不过李”,说的是唐末五代的李存孝,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猛将,也是十三太保之一,被称为“飞虎将军”。他是李克用的义子,也是李存勖的义兄,他以一介武夫之身,随李克用平定黄巢起义,建立后唐,为晋国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李克用和李存勖的重用和信任,也受到了百姓和士兵的爱戴和敬仰。
李存孝武艺高强,善于骑射,常常率领骑兵作为先锋,每战必胜,从不挫败。他的军事才能也很出色,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常常能够在危急关头,扭转战局,挽救危局。他的战绩辉煌,无论是对付黄巢的农民军,还是对付朱温的唐军,还是对付刘仁恭的梁军,还是对付李克用的叛军,他都能够取得大胜,甚至一举攻克敌方的几个州,俘虏敌方的多位大将,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与之对抗。
力不过霸,金锤之猛
“力不过霸”说的是小说中的人物李元霸,是李渊的第四子,是金翅大鹏转世,极为神勇,胳膊有千斤之力,比项羽都不遑多让,而他的武器则是重达八百斤的金锤,一顿饭能够吃掉10斗米和10斤肉。
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就打败了宇文成都,其他猛人在他手下基本上过不了三招,后来还徒手撕掉大将伍天锡,可见李元霸的力量有多强悍。当然也正是如此,小说给他安排了一个玄幻的结局,让在雷雨天举起大锤与老天对骂,结果被雷劈死。
拳不过金,武林之神
“拳不过金”,说的是北宋时期的金台,他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武学大师,也是中国武术的传奇人物。他被誉为“中国武术第一人”,但古书中对他的描述并不多,只知道他是少林寺的高僧,后来随李秋,一参与了北宋的建立和发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与李秋的关系,既是师徒,又是兄弟,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危机,也共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和辉煌。他们的故事,被后人称为“李秋金台传”,是一部充满了忠义和武功的史诗。
金台的武学造诣,是无人能及的,他精通少林寺的各种拳法、棍法、剑法、刀法、掌法、指法、气功等,他还创立了自己的武学体系,被称为“金台武学”,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他的武学,不仅包含了技巧和力量,还包含了哲学和道德,他认为武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是一种为国为民的工具,是一种弘扬正义的力量。
结语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这是一句流传千年的话,它用四个人物,概括了四种特点,这四个人物,分别是项羽、李存孝、霸王别姬和金台,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