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了中国的强大,让其他国家再也不敢小瞧中国。不过中国的强大不止在当下社会,事实上,在清朝以前,我国一直都是世界强国,当时的中国就相当于亚洲霸主,周围的小国莫不诚服于中国,纷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
直到清朝初期,我国依然很强,尤其在康熙开拓疆土以后,更是称霸整个亚洲。可是清朝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和其他国家交流通商,正是这一政策,让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在清朝末期,清廷依然没有意识到西方国家已经在逐渐强大,他们始终认为大清是天朝上国,而其他国家都是蛮夷之地,根本构不成威胁,也没有必要学习西方文化。正是清廷这种盲目自大的思想,让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当其他国家都在不断进步的时候,只有中国滞留不前。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大清很快就为自己的盲目自大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到了晚清时期,中国成为了其他国家侵略的目标,这些国家一次次地逼迫中国,让中国为他们打开国门,如果中国不愿意,他们便会发动战争。比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政府为了打开中国国门,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便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这次战争以清军战败结束,最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英国政府从这场战争中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十几年后,英国联合法国在美、俄两国的支持下,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企图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多,打了几十场仗,皆以清军败落结束,其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八里桥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清军伤亡近2万人,却只杀死了5个敌人。
1860年的6月,天津大炮台被英法联军攻陷,眼看着敌军一步步紧逼京城,咸丰帝慌了,他一边下令让满清大将僧格林沁在八里桥布防,一边派遣使者前去和英法联军议和。八里桥距离京师才8公里路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所以僧格林沁非常重视,亲自带着3万绿营军驻守在八里桥,守卫着京师。
说到这里,要专门提一下僧格林沁,他是晚清非常有名的大将,武功高强,很有才干,被清廷视为大清的长城。僧格林沁和那些只知贪图享受的满清八旗子弟不同,他是从底层成长起来的,曾经经历过无数残酷的战争,可谓经验丰富。而他率领的绿营军也是当时大清最厉害的一支军队,所有的士兵都非常英勇果敢,同时对大清也是忠心耿耿的,所以咸丰帝才放心地让他们布防八里桥。
可是他们这次面对的敌人却是强大的英法联军。当时英法联军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议和条件,清政府无法答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英法联军一共派出了八千多人,而清朝却有3万多人,在人数上占有极大的优势。
按理来说,清朝怎么也不至于败得太惨烈才是,可是错就错在清朝的武器太过落后了。当时清军的主要武器还是长矛长剑等冷兵器,但英法联军使用的却是枪支大炮,两者的武器根本无法相比。
这样一来,即便清军再如何英勇善战,如果连靠近对方的机会都没有,那根本就不可能杀死对方。所以,这场战争成了英法联军单方面的屠杀,很多清军根本连靠近英法联军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对方的枪支大炮给射杀了。
最终,八里桥战役成为清军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清军一共伤亡近2万人,却只杀死了5个敌人。不过虽然清军惨败,其责任却不在于清军,当时这些士兵个个都非常勇敢,丝毫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一味地往前扑。以至于连英法联军的指挥官都感慨清军的勇敢,如果不是武器太过落后,谁胜谁负都未可知呢。
而经过这场惨烈的战役,清廷才彻底意识到自己有多么落后,于是清廷开始了洋务运动,企图改变大清落后的局面,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等大清改变现状就走入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