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青菀杳声闻
编辑|
青菀杳声闻
前言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赴京赶考的穷书生,大多出身寒门,如果他们榜上有名,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寒门贵子。
可实际上,古代所说的出生寒门,并不是指出生于
普通贫困
家庭,寒门也是有门槛的。
寒门门槛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当官的地位最高,其次是务农、务工和从商,商人不管挣再多钱,地位都不高。
就像《知否》当中,男主顾廷烨的母亲就出身富商,当初能嫁入侯府,也是因为男方为了填补家族亏空,看上了她的丰厚嫁妆。
如此阶级分明的古代,将人的出身和门第看的非常重要,比如在魏晋南北朝,当官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出身高贵就能当大官,出身一般就只能当小官,不仅是当官看门第,娶妻上也重视门当户对。
甚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还被分为了12大阶层,而寒门就是其中的阶层之一。
除了贵族、世家、豪门,排在第四的就是寒门,寒门之所以排的靠前,因为他们是“没落的贵族、世家、豪门”。
古代都是大家族,可以有很多机会培养德才兼备之人,维持一大家子的荣耀,但也有可能因为人才的稀少,家族走向落寞。
所以,古人说的“出生寒门”,并不是家里只有一亩三分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经济贫困之家,只有
祖上出过当官的
,才可以称之为寒门。
还有寒门下边的庶民,我们看电视剧,常常看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很多人都觉得,庶民就是普通小老百姓,其实不然,庶民指的是贵族、世家、豪门的远房亲戚。
还有布衣阶层,在电视剧中,一般指的都是底层人士,可实际上家里有房有地有一定资产的中产家庭,才是布衣。
我们普通打工人在古代的地位,连布衣都当不了,调侃自己出生寒门,更是不太可能,有些知名的古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寒门出身。
寒门贵子
岑参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在《长安十二时辰》和《长安三万里》中,都有对他这个角色,他还和高适两人,合称为
“高岑”
。
岑这个姓氏并不多见,他出生于今河南南阳,祖上曾出有三人都官至宰相,可以说是,岑家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世家。
曾祖父岑文本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伯祖父岑长倩是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宰相,伯父岑羲也是唐代三朝宰相。
在唐玄宗与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中,岑家落败,得到了严厉的惩罚,正所谓飞得越高,摔得越惨,此后,岑家的辉煌成为实力。
岑参虽然出身官僚之家,但家族早已没落,父亲又在他年幼的时候不幸去世,出身寒门的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放在读书学习上。
岑参才华斐然,5岁启蒙读书,9岁就能独自写文章,20岁还将自己写的书
献给天子
,希望得到赏识,可却未能如愿。
在《知否》当中,盛弘的大娘子曾说“一朝龙在天,凡土脚下泥”,在古代,很多人都能通过一些机会咸鱼翻身,比如科举考试。
岑参在他27岁这年,才意识到走科举考试这条路,才华斐然的他,中举成为进士,终于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当时,社会动荡,满腔爱国热血的他虽是文人,但却依然从军,一路来到了边塞,写了很多的边塞名诗。
除了岑参,还有欧阳修,他的人生也是标准的,
寒门弟子逆袭
的故事。
逆袭人生
能称之为寒门贵子的,最起码家里祖上得有个当官的的才行,欧阳修也是典型的例子。
欧阳修的父亲是四川一个九品官,母亲郑氏出身也不低,虽为女子,却从小熟读诗书,但不幸的是,欧阳修的父亲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
郑氏带着欧阳修孤儿寡母日子过得甚是艰难,不得不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家,郑氏鼓励欧阳修好好学习,欧阳修的叔叔也很看中欧阳修的才华,希望他振兴家族。
这时候的欧阳修家,就是名副其实的寒门,他喜欢读书,对于好的文学作品,他向来都是茶饭不思,也要拜读,他自称“六一居士”,他表示: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藏书一万卷,这数量都可以用于来图书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在欧阳修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在众人的期盼中,欧阳修终于高中进士,通过科考证明了自己,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欧阳修应该中状元的,虽然只是进士,但并没有阻碍他成长为一名皇帝看重的大臣。
欧阳修最初被授将仕郎,充任从九品洛阳留守推官,后来他一心为民,从来不向显贵低头,前期虽然遭到贬职,但之后又步步高升,一度成为
执掌国家政事
的重臣。
出身寒门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族命运,这才是真正的寒门贵子。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民主的现代社会,早已经没有这些门第之见,想要获得成功,也不是只有鱼跃龙门,读书学习这一条路可以走,人生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