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一般形容一个人悲催常常会说
49年入国党或者股票高位买进
,而在战国末期也有这么一个悲催的王,就是楚王负刍。
最初的王位并不是负刍的,这还要从战国四公子春申君说起。
1.楚王无子
楚顷襄王时,太子熊元前往秦国为质,黄歇陪同。等到楚顷襄王病重的时候,黄歇给太子熊元出主意让他趁机逃回楚国,自己因此差点被杀。
不久之后楚顷襄王薨逝,太子熊元顺利继位,是为楚考烈王。为了感谢黄歇,楚王封他为春申君,并任命为令尹,管理楚国。
等到后期春申君主持合纵攻秦失败之后,楚国迁都。
春申君也将重心放在国内,操心起楚王还没有孩子的事,于是经常给楚王送去美人。
结果楚王还是没有能生出儿子,赵国人李园看到这个机会,就带着自己的妹妹来投机。在听说楚王不宜于生儿子后,担心楚王长时间不宠幸自己的妹妹,就将主意打到了春申君身上。
于是
李园故意设计让春申君注意到自己的妹妹,然后将妹妹献给了春申君。等到妹妹有孕之后,李园又与妹妹商议劝诱春申君将妹妹献给楚王。
在李园妹妹的利诱之下,春申君将她献给了楚王,当天楚王就宠幸了她。
2.楚国内乱
很快
李园的妹妹为楚王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被楚王立为太子。
李园的妹妹也被封为王后,李园自身也被楚王重用。
李园掌握权力之后,担心春申君说漏秘密,于是收买刺客想要杀死春申君。
春申君的门客劝谏春申君先发制人,可惜春申君不相信李园会对他不利,还沉浸在自己儿子为太子的喜悦中,最终被李园所杀。
春申君被杀的时候,楚考烈王也薨逝了。
随后太子熊悍,或者说春申君与李园妹妹的那个儿子继位,是为楚幽王。
楚幽王在位十年之后也薨逝了,
他的弟弟熊犹代立,是为楚哀王,这是楚考烈王与李园妹妹的另外一个儿子。
3.发动政变
此时楚幽王是春申君与李园妹妹的孩子已经被传了出来,楚幽王的另一个弟弟负刍想要权力,于是
借口楚哀王也非楚王之子,发动政变。
楚哀王仅在位两个多月,负刍的党羽就袭击杀害了他和他的母亲,他的舅舅李园全家被灭。负刍被拥立为王,是为楚王负刍。
楚王负刍上位之后还是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可惜这个时机已经不是做事业的时机了。
刚继位不久,
秦军就攻打楚国,并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十余座城池。负刍不得不向秦国割让城池,以换取喘息的机会。
等到三晋和燕国被灭之后,秦始皇派遣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楚。负刍的兄弟昌平君叛变,导致秦军后路被堵,不得不改变计划的时候,楚将项燕抓住机会大败秦军,才挽回些颜面。
随后
负刍又派楚军袭击原楚地现为秦国的南郡
,与此同时秦始皇邀请王翦出山,征集六十万大军交给他率领攻楚。
负刍再次派遣项燕与王翦对峙,由于此时秦国国力强于楚国,再加上楚国内部贵族的掣肘,项燕在撤退时被王翦抓到机会,最终楚军大败,项燕自杀。
此时楚国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随后
秦将王翦、蒙武率领大军进攻楚都寿春,负刍被秦国俘虏。
4.结束
楚哀王是否为楚考烈王之子,其实事实很清楚,不然怎么会有负刍自己。为什么楚王负刍会发动政变,我想
可能是因为想要权力,而且认为以楚国的实力,秦国不一定能够拿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最后的结局对他而言应该是痛苦的,毕竟享受到权力的滋味又被迫失去了。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
对楚国现状的担忧以及对李园兄妹不满,所以自己上位挽救楚国。
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即使最后的结局不好,那么心理也有宽慰,毕竟自己已经努力过了。
至于楚国为何最后会被秦国击败,我以为是
楚国的体制问题
。楚国的贵族发展到现在,凡事先为家族考虑,而非为国家考虑,所以楚国比起集权的秦国来说自然就落入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