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回到榆木川后随即身亡,杨荣却将他秘密封存桶内,悄然回京!
创始人
2024-11-19 19:19:18
0

原标题:朱棣回到榆木川后随即身亡,杨荣却将他秘密封存桶内,悄然回京!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朱棣,这个名字在明朝历史上可谓是响当当的。作为一代英主,他的一生可谓是征战不止。

然而,他的死因却让人颇感匪夷所思。朱棣回到榆木川后,突然身亡,而杨荣则将他秘密封存在桶内,悄然回京。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离世的?又是如何被妥善安置的呢?

朱棣的征战生涯

作为一代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在父亲平定天下的漫长战争中,年轻的朱棣屡立奇功,英勇善战,令人刮目相看。这种过人的武力,也为他日后登基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登基之后,朱棣迅速开启了他的征战生涯。作为一个深谙边疆重要性的明君,他明白必须牢牢掌控住北方的局势,才能确保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于是,他毅然决定亲自率军远征蒙古,誓要将这个老对手彻底扫荡。

前前后后,朱棣一共远征蒙古达五次之多。每一次,他都亲临战场,指挥若定,英勇无畏。在他的英明决策和英勇无畏的带领下,大军所向披靡,蒙古人无不心服口服。朱棣的威名,也因此远播于天下,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代明主。

朱棣的这些征战功绩,不仅赢得了军心,更为明朝赢得了长期的和平。在他的统治下,边疆稳定,百姓安康,大明王朝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这位武功盖世的皇帝,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永乐大帝"

然而,就连这样一位武功盖世的皇帝,也难逃生老病死的宿命。1424年,朱棣已经年届六十有四,但他仍然怀着一颗保护百姓的赤诚之心,决定发起最后一次对蒙古的远征。

重重困难 艰难征程

这一次的远征,也是朱棣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当时,明朝正处于一个财政拮据的时期,粮草储备严重不足,军备也难以跟上。但朱棣仍然一意孤行,坚持亲自率军出征,誓要为百姓换来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沿途,军队遭遇了无数艰难险阻。粮草告罄,军马疲惫不堪。就连朱棣自己,也显得力不从心,体力日渐衰竭。但他仍然咬牙坚持,誓要完成这最后一次的远征。

在朱棣的坚韧意志和英勇无畏的带领下,军队终于抵达了蒙古边境。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朱棣终于实现了他的目标,暂时平息了边疆的动荡。这也是他一生最后的一次辉煌战绩。但就在归途中,一场意外却悄然来临,彻底改变了一切。

朱棣暴亡榆木川

在归程的路上,朱棣的身体状况愈下。到了榆木川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命悬一线。身边的宦官马云见状,急忙请来了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商议对策。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拿定了主意。他们决定先将朱棣驾崩的消息封锁,只在少数人中流传。毕竟,朱棣可是军心所系,若是消息走漏,军心恐怕难以稳固。

更重要的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权力之争已经暗流涌动。一旦朱棣去世的消息传出,两人恐怕会借机大打出手,引发动乱。这对于刚刚平定边疆的明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这个棘手的局面,杨荣头脑冷静,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妙计。他提议将朱棣的遗体密封在一个茶叶锡桶中,秘密运回京师。这个主意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杨荣的妙计

杨荣首先命人搜集锡制品,然后将它们熔化,重新铸造成一个巨大的密封桶。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参与铸造的工匠在完工后全部被处死,确保了绝对的保密性。就这样,朱棣的遗体被安全封存在了锡桶之中,为秘密运回京城扫清了障碍。

这个妙计不仅保护了朱棣的尊严,更为朱高炽的继位扫清了障碍。毕竟,一旦朱棣的死讯传出,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的权力之争恐怕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而杨荣的机智,成功避免了这一切的发生。

杨荣之所以能想出这样的妙计,关键在于他对朱棣的深厚了解。作为朱棣的大学士,杨荣一直陪伴左右,见证了这位明主的英勇事迹。

他深知朱棣对军心的重要性,也明白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的权力之争。因此,他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一个既能保护朱棣尊严,又能维护朱高炽地位的妙计。

可以说,正是杨荣的机智和忠诚,才成功保护了朱棣的遗体,为朱高炽的继位扫清了障碍。这位大学士的智慧,为明朝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秘密运回京城

就在那个黑风肆虐的夜晚,一支神秘的车队悄然离开了榆木川。车队中心,正是那个装载着朱棣遗体的巨大锡桶。

为了避免引起注目,整个车队都被严密保护,任何闲杂人等都被拦在了外围。杨荣和金幼孜亲自率领这支车队,时刻提心吊胆,生怕有任何意外发生。

他们深知,一旦消息走漏,恐怕就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的权力之争,随时都可能爆发。因此,他们必须确保朱棣的遗体能够安全抵达京城,为朱高炽的继位扫清最后的障碍。

就这样,车队一路北上,穿越重重险阻,终于抵达了京城。好在一路上一切顺利,朱棣的遗体被安全运回了京城,为接下来的权力交接铺平了道路。

朱高炽继位

朱棣的遗体被秘密安置之后,朱高炽很快就继位登基,成为了新的皇帝。但他的权力却远没有那么稳固。

作为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自然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但他毕竟不如父亲那般英勇善战,在军事上的才能也大不如前。更关键的是,他还面临着来自弟弟朱高煦的巨大威胁。

朱高煦是一个不安分的存在。这位武勇善战的皇子,自视甚高,对朱高炽的继位十分不满。在朱棣生前,他就一直被软禁在京城,不许外出。朱棣深知他的野心,生怕他借机谋反。而朱棣一去世,朱高煦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他时刻虎视眈眈,寻找着夺取皇位的机会。朱高炽自然也深知他的企图,因此更加小心翼翼,防范于未然。两人之间的权力之争,注定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这一切,都将在未来拉开新的序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杨荣的机智和忠诚,无疑为明朝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朱棣一生英勇善战,可谓是明朝的一代英主。但就连他这样的武功盖世的皇帝,最终也难逃生老病死的宿命。

好在他手下还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好臣子,在他身亡之际,以智慧和勇气保全了他的遗体,避免了一场动乱的发生。

他的忠诚臣子们,也必将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只有像他们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成就一代明主,开创一个辉煌的王朝。

相关内容

原创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
2025-04-23 20:10:01
李明月被查!安徽安庆“老班...
文章来源: 湾区有咩事 四月的皖江之畔,一场由中央巡视组掀起的政...
2025-04-23 14:08:25
荒野茶“持证上岗” 丽水茶...
“有了荒野茶地方标准,我家每一棵荒野茶树都有了唯一‘电子身份证’!...
2025-04-22 10:10:38
何以中国 | 国家一级保护...
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的三才峰雨雾缭绕间,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奇...
2025-04-21 12:36:18
原创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
2025-04-20 17:07:48
千城百县看中国|北京顺义:...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山里辛庄村的千亩梨花竞相绽放。一簇簇...
2025-04-19 16:04:43

热门资讯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 原标题: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的密码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美国的利益分配失衡,观念又无法... 原标题:美国的利益分配失衡,观念又无法统一,最终点燃了南北战争的战火 在美国尚...
郑维山的最后一战:古老潜伏战术... 原标题:郑维山的最后一战:古老潜伏战术的极致应用,180师一雪前耻 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