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将权力传给朱允炆,而不是朱棣,或者其他人?
创始人
2025-07-19 17:02:47
0

朱元璋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遵从礼法,立嫡立长是明朝继承的原则。朱标作为嫡子和长子毫无悬念地成为继承人。

老朱为他顺利继位,盘算了几十年,一步步为他铺路,拔除刺。

不幸地是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突然去世,老朱半生的心血付诸东流,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谁来做继承人?

为什么不选平辈

老朱有二十六个儿子,不缺少继承人,在朱标去世后,为什么不选其他儿子作为继承人?

儿子们正值壮年,有战场经验,但老朱没有动这个心思。

这和朱元璋对明朝设计思路有关,老朱认为,稳定压倒一切,而开国皇帝在继承人问题上,主动遵从礼法,让后世很难走出这个框架。

明朝皇帝间的交接最为平稳,只有靖难之役和夺门之变两次风波。没有像唐朝那样,整天打打杀杀。

大明的后继者们,内卷精神不足,素质下降了。

从儿子中选一个继承人,很有可能会引发战争,这是老朱不想看到的。毕竟大明建国时间不长,不稳定因素太多,国本不能乱。

老朱的战略构想,藩王朱家自己人手握兵权守边塞,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他们只是掌兵权的守边大将而已,不是汉代的封王,掌控当地一切的。

在北边扶植晋王朱棡,让其跟燕王朱棣相互制衡,还有代王朱桂、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谷王朱橞,都是抵御北方蒙古外敌。

西北一带秦王、肃王和庆王,西南一带为蜀王和岷王,湖广一带为楚王和湘王。

这样的排列布局,每一颗钉子都要发挥它的作用。

况且儿子们在封地的表现,也一言难尽。

儿子们的恶劣

朱元璋儿子们素质参差不齐,朱元璋神作《御制纪非录》一书中对儿子们做了评价。

二儿子秦王朱樉,朱标一母同胞的弟弟,年轻时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洪武十一年到西安就藩,他是九大塞王之一。

朱樉到了藩地,就开始胡作非为,打杀当地百姓,掠夺百姓的财富,反正就是想干啥就干啥。

他宠爱侧妃邓氏,俩人一边虐杀宫女,一边让其他等待被虐杀的宫女服侍他们。

这两货在王府里僭越,邓氏穿皇后服饰,俩人还使用龙床。

秦王怕府中的人到了南京,揭露他的罪行,将其全部杀害。

朱元璋对朱樉的评价“尔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不幸被老朱言中,朱樉被忍无可忍的宫女,在他爱吃的樱桃煎里下毒,直接杀了他。秦王原本身体健康,结果比朱元璋还早三年死亡。

老朱家只是这一个儿子这样吗,肯定不是。

五儿子周王朱橚,强抢秀才已经订婚未婚妻入王府,将当地囚犯拉到自家王府白干活,藩王未经许可离开就藩地,带全家到凤阳居住。

七儿子齐王朱榑,擅建寺庙,劳役当地的官吏军民,导致死者众多;听信手下指挥谗言,将王府下属指挥、千户、百户、校尉等军官多人连全家,四百多人一起杀绝。四处招揽门客,导致各地藩王人心浮动。

十子鲁王和王妃为求长生不老,到处抓孩子当药引,属地人心大乱,鲁王吃各种药,最终服药过多,一命呜呼。

这些个儿子都是无法无天,连老朱都觉得周王、齐王、潭王和鲁王无恶不作,要遭雷劈。

老朱只能无可奈何,毕竟离开南京,这些藩王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只是守卫江山的藩王。

选择朱允炆的理由

朱标与原配常氏育有二子,长子朱雄英8岁夭折了,还剩下嫡次子朱允熥。

之后朱标扶正了侧妃吕氏,她是元朝降臣太常卿吕本的女儿,育有三子,朱允炆是她的长子,排行老二,朱熊英死后,他就是实际上朱标膝下,年纪最大的皇子。

朱允熥是朱标原配常氏的次子,从礼法上来说,继承皇位,他应该排在朱允炆前面。

脑洞大开一下,老朱看到这个孙子,不禁想起他的近亲属的寿数。

洪武二年,外公常遇春40岁暴毙;洪武十一年,母亲常氏24岁,在生完朱允熥后,当月逝去;洪武十五年,同胞哥哥朱雄英,8岁去世;洪武二十五年,舅舅40左右的常茂去世。

最后亲爹,洪武二十五年,37岁的朱标去世。

这让朱元璋怎么想,这个孩子的亲属都去世了,常家三代都早逝,这是基因有问题吗?

朱元璋不得不考虑,朱允熥,他是长寿有福之人呢?

老朱已经禁不起任何刺激了,还有一点,朱允熥在吕氏手中已经养废了,他身边没有近亲属保护他了。

朱允炆自小接受的是文官的教育方式,他是文官集团培养起来的,黄子澄是他的老师。

“仁孝”是他身上的标签,也是文官集团为他打造的人设。

太子朱标病重,14岁的朱允炆日夜在身边伺候,他还有长兄的风采,带着三个弟弟在父亲面前尽孝。

朱标对这个儿子非常喜爱,想必在朱元璋面前,也说了不少好话。

勋贵集团一定不选朱允炆,但是老朱看到勋贵们,要是拥立朱允熥,皇权一定会旁落。

考虑了六个月,思之再三,老朱选了毫无根基的朱允炆做皇太孙。

为了防止勋贵们集体反对,一道旨意,将二十六名明帝国的“勋贵”派往山西,并让朱棡暂管他们的兵权,让勋贵们到山西屯田,呆了三个月后,才让他们回南京。

当时蓝玉正在四川平叛,回来后发现自家孩子输了,然后就是蓝玉谋反案。

勋贵们回到南京,继承人已经选好,下一步老朱将不听话的勋贵连根拔起。

看朱元璋对蓝玉案的处理,不符合逻辑的口供到处是破绽,铁了心要给朱允炆铺路了。

晋王在洪武末年各种给老爹卖力,配合将蓝玉和勋贵拿下。他也生了夺嫡之心,老朱威胁再不接晋世子离京,就把世子发配云南。

后记

为自己死后不爆发内战,朱元璋选择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继续选择朱标一脉,也就有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隔年朱棣就被逼得靖难,依旧没能避免内战,朱家人自己反了,建文帝被他叔叔朱棣直接干掉!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叶长庚:从巅峰到副职,他的抉择与使命 在革命的滚滚洪流中,有些人的名字像山一样屹立不倒,他们的传奇故...
原创 从... 井伊直虎,出生于远江国井伊谷城,生年不详(一说1536年)。井伊家在战国时期,便是远江国著名的大族。...
原创 “... 有首抑扬顿挫的情歌,名字叫《康定情歌》,这首歌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歌,发源于一个叫西康的地方。很多人对...
原创 满... 1840年,中华“闭关锁国”,被“炮舰外交”的西方世界用大炮狠狠地打穿了中国的大门,这是近代历史上的...
原创 唐... 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的君主专制王朝...
原创 元...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能逃回草原,而清朝灭亡后,为什么满人却不能逃回东北?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因...
原创 宋... 宋武帝刘裕,本是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但传到他父亲那一代的时候已经家道衰败。刘裕一出生母亲就去...
原创 六... 说起历朝历代的“中兴之主”,爱国历史的朋友一般都会想到最出名的三位帝王,即在位26年的汉宣帝刘病已,...
原创 明... 众所周知,“宇宙中心”在韩国,素有亚洲第一厚脸皮的韩国向来以拿来主义见长。前两年,甚至还被曝光拿我们...
原创 刘... 引言 古代许多将领在选择主君时,常常需要深思熟虑,《三国演义》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