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听雨说
在古代,一军之帅被称为“将军”,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人物。
从历朝历代来看,越靠近边疆就越容易产生动乱,需要一些经验丰富的将军戍守边关也显得尤为重要。
皇帝下令后,将军们会带上几十万重兵奔赴边疆,长时间守在国土边境。
一般上来讲,皇帝一定是“进退维谷”的状态
,一方面担心派遣的将军能力不够。无法做到镇守边疆的任务。
另一方面又害怕将军能力太强,对自己起了异心,带着几十万精兵强马叛乱。
但纵观数千年的历史,却发现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去“造反”的屈指可数。
明明自身很有实力和能力,为何只甘心当个将军?是他们太过忠心还是另有隐情?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古代,皇帝拥有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手里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最重要的是还能够被记入史书,从而名留千古,任谁看了都会悸动。
再来看将军,只是给皇帝打工的,虽然手下掌管着几十万的精兵良将,可到底生死把握在他人手上。
将军这一职位与其他给皇帝打工的职位还有所不同,
将军有军队有实权,戍守边关的将军更是天高皇帝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相当于将军完全符合了叛乱的条件,如果野心大一些完全有可能推翻上面的领导自己上位。
事实上,古代虽然大多数将军还是非常安分守己的,可能有叛乱的心理但不会付诸行动。
但也存在一些野心勃勃的人,他们觊觎皇权,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造反,只能以“
清君侧
”的名头起兵。
这些人当中,有将领也有藩王,最终有人成功了有人却输得一败涂地!
众所周知,使得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安史之乱。
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安禄山与杨贵妃关系匪浅,因此安禄山颇得玄宗赞赏。
后来,安禄山成为了三镇节度使,
手中拥有15万将士
。
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争权夺利,都想要致对方于死地,而唐玄宗还沉浸在酒色中,大唐早已腐朽不堪。
于是,安禄山决定为了一己私欲以“清君侧”的名号起兵造反了,这对唐朝来说是一大打击。
安禄山一路向长安进攻,大军攻破了潼关,眼看都城长安危在旦夕,玄宗不得不带着儿子和杨贵妃逃跑。
后来玄宗在马嵬坡被逼处死杨贵妃,大唐历经8年终于平叛了安史之乱,但也正逐步走向衰败。
从这里就能看出安禄山成为了节度使,拥有了一定的军队后起了叛乱之心。
奈何最终还是被滔天的权势所害,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害。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一起较为成功的叛乱,但最终也没能完全推翻唐朝统治,安禄山的下场更是惨烈。
这就是一起失败的叛乱案例,当然也有成功的,比如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明朝藩王朱棣
。
不过这两者同样是拥有军队,但也不仅仅是因为有军队就能成功,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因此,古代的大将军可以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去叛乱,但成功的几率非常渺小,稍有不慎就会身首异处,还会牵连整个家族。
他们最怕这3件事
或许历史上的将军们存在过造反之心,但最终都没有将其付诸行动,
因为他们最怕这三件事发生!
首先要知道古代讲究“君权神授”,臣子们要忠君爱国,而且皇位实行
世袭制
。
也就是必须有血缘关系的君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没有任何理由推翻王朝是不合理的。
因此,从大众的接受程度来讲,没有人愿意冒着背君叛国的名头叛乱的。
大臣们更是从小接受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思想,一旦做出叛乱的事会背上不忠不孝的名声。
因此,很多将军最多只敢心里想一想,并不敢因为一己私欲而去反叛,定会遭到家人和百姓的怒斥。
但这也只是心理上的一关,真正让将军们难以叛乱的重要原因是:输不起也不敢!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皇帝也担心镇守边疆的将士会叛乱。
于是出现了监军一职,专职监督驻军,也就是当皇帝的耳目。
宋朝时期就更为严苛了,将军更像是皇帝的“员工”,只有头衔并没有调遣军队的实权。
宋朝枢密院掌管军权,才能调兵遣将
,将军们只有在准备打仗时才能调兵,而且是朝廷让怎么打就怎么打。
因此,宋朝时期的将军更多时候都是个闲职,像是皇帝的员工,没有什么自主权。
与此同时,宋朝还实行轮换制度,领军隔一段时间换一个人,还没等将军跟手里的士兵熟悉就会被换掉。
在调兵制度上,宋朝是历朝历代中最为严格的,从根部就打消了将军们叛乱的想法,其他朝代也有类似监军的职务。
故而戍边的将军虽在千里之外,但处处都在皇帝的监管之中,叛乱的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这一层原因之外,
将军们还有一定的后顾之忧,就是自己的家人还在京中。
皇帝派遣将军戍边,但将军的父母妻儿都还留在都城,美名其曰会好好照顾让他们无需担心。
可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把柄,但凡将军生出叛乱之心,这些亲人都会陷入危险处境。
因此,将军就算不念及君臣的情谊,也要顾及着自己亲人的性命,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的一层原因也非常重要,就是后勤保障上,包括粮食、器械物资等。
自古就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的说法,军队想打胜仗一定不能让士兵们饿肚子。
而这些粮食和物资全都是由朝廷把控,后勤没有后顾之忧才是取胜的关键。
因此,将军想要叛乱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再看有没有把柄,只有集结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成功。
这也就是为何各朝各代的将军数不胜数,但很少有人真的去叛乱的关键原因。
#用世界的目光重读敦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