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将军镇守边疆,手握几十万兵马,为何很少叛乱,他们在怕什么
创始人
2025-07-19 14:02:41
0

文|

听雨说

在古代,一军之帅被称为“将军”,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人物。

从历朝历代来看,越靠近边疆就越容易产生动乱,需要一些经验丰富的将军戍守边关也显得尤为重要。

皇帝下令后,将军们会带上几十万重兵奔赴边疆,长时间守在国土边境。

一般上来讲,皇帝一定是“进退维谷”的状态

,一方面担心派遣的将军能力不够。无法做到镇守边疆的任务。

另一方面又害怕将军能力太强,对自己起了异心,带着几十万精兵强马叛乱。

但纵观数千年的历史,却发现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去“造反”的屈指可数。

明明自身很有实力和能力,为何只甘心当个将军?是他们太过忠心还是另有隐情?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古代,皇帝拥有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手里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最重要的是还能够被记入史书,从而名留千古,任谁看了都会悸动。

再来看将军,只是给皇帝打工的,虽然手下掌管着几十万的精兵良将,可到底生死把握在他人手上。

将军这一职位与其他给皇帝打工的职位还有所不同,

将军有军队有实权,戍守边关的将军更是天高皇帝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相当于将军完全符合了叛乱的条件,如果野心大一些完全有可能推翻上面的领导自己上位。

事实上,古代虽然大多数将军还是非常安分守己的,可能有叛乱的心理但不会付诸行动。

但也存在一些野心勃勃的人,他们觊觎皇权,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造反,只能以“

清君侧

”的名头起兵。

这些人当中,有将领也有藩王,最终有人成功了有人却输得一败涂地!

众所周知,使得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安史之乱。

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安禄山与杨贵妃关系匪浅,因此安禄山颇得玄宗赞赏。

后来,安禄山成为了三镇节度使,

手中拥有15万将士

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争权夺利,都想要致对方于死地,而唐玄宗还沉浸在酒色中,大唐早已腐朽不堪。

于是,安禄山决定为了一己私欲以“清君侧”的名号起兵造反了,这对唐朝来说是一大打击。

安禄山一路向长安进攻,大军攻破了潼关,眼看都城长安危在旦夕,玄宗不得不带着儿子和杨贵妃逃跑。

后来玄宗在马嵬坡被逼处死杨贵妃,大唐历经8年终于平叛了安史之乱,但也正逐步走向衰败。

从这里就能看出安禄山成为了节度使,拥有了一定的军队后起了叛乱之心。

奈何最终还是被滔天的权势所害,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害。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一起较为成功的叛乱,但最终也没能完全推翻唐朝统治,安禄山的下场更是惨烈。

这就是一起失败的叛乱案例,当然也有成功的,比如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明朝藩王朱棣

不过这两者同样是拥有军队,但也不仅仅是因为有军队就能成功,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因此,古代的大将军可以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去叛乱,但成功的几率非常渺小,稍有不慎就会身首异处,还会牵连整个家族。

他们最怕这3件事

或许历史上的将军们存在过造反之心,但最终都没有将其付诸行动,

因为他们最怕这三件事发生!

首先要知道古代讲究“君权神授”,臣子们要忠君爱国,而且皇位实行

世袭制

也就是必须有血缘关系的君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没有任何理由推翻王朝是不合理的。

因此,从大众的接受程度来讲,没有人愿意冒着背君叛国的名头叛乱的。

大臣们更是从小接受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思想,一旦做出叛乱的事会背上不忠不孝的名声。

因此,很多将军最多只敢心里想一想,并不敢因为一己私欲而去反叛,定会遭到家人和百姓的怒斥。

但这也只是心理上的一关,真正让将军们难以叛乱的重要原因是:输不起也不敢!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皇帝也担心镇守边疆的将士会叛乱。

于是出现了监军一职,专职监督驻军,也就是当皇帝的耳目。

宋朝时期就更为严苛了,将军更像是皇帝的“员工”,只有头衔并没有调遣军队的实权。

宋朝枢密院掌管军权,才能调兵遣将

,将军们只有在准备打仗时才能调兵,而且是朝廷让怎么打就怎么打。

因此,宋朝时期的将军更多时候都是个闲职,像是皇帝的员工,没有什么自主权。

与此同时,宋朝还实行轮换制度,领军隔一段时间换一个人,还没等将军跟手里的士兵熟悉就会被换掉。

在调兵制度上,宋朝是历朝历代中最为严格的,从根部就打消了将军们叛乱的想法,其他朝代也有类似监军的职务。

故而戍边的将军虽在千里之外,但处处都在皇帝的监管之中,叛乱的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这一层原因之外,

将军们还有一定的后顾之忧,就是自己的家人还在京中。

皇帝派遣将军戍边,但将军的父母妻儿都还留在都城,美名其曰会好好照顾让他们无需担心。

可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把柄,但凡将军生出叛乱之心,这些亲人都会陷入危险处境。

因此,将军就算不念及君臣的情谊,也要顾及着自己亲人的性命,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的一层原因也非常重要,就是后勤保障上,包括粮食、器械物资等。

自古就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的说法,军队想打胜仗一定不能让士兵们饿肚子。

而这些粮食和物资全都是由朝廷把控,后勤没有后顾之忧才是取胜的关键。

因此,将军想要叛乱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再看有没有把柄,只有集结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成功。

这也就是为何各朝各代的将军数不胜数,但很少有人真的去叛乱的关键原因。

#用世界的目光重读敦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刽... 前言 在唐朝,李世民可谓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不论是“ 斩立决 ”还是“ 刀下留人 ”,都...
原创 战... 说到战争,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二战,因为这场战争给世界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不少国家因为这场战...
原创 3...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中交织着。这些故事或许是关于发现的喜悦,或许是关于...
原创 陈... 早期筹建党成立的都是青年,没有收入来源,宣传、组织等费用靠陈独秀、李大钊等教书、写文章挣来的钱是远远...
原创 隋... 隋朝故事:劳民伤财杨广征高丽,庾质献策空有平虏计 到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的仲春,隋炀帝自江都...
原创 武... 晚清政府的昏庸统治也是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从而土崩瓦解,因为战争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百姓可...
原创 他... 他被战友称为“王疯子”,是中国公安部原副部长、开国中将。15岁参军,先后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神头岭...
原创 中... 1.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 大秦上将军章邯,在秦末农民起义和六国贵族反扑中临危受命,率领刑徒军迎击起义军...
原创 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镇元大仙这么牛?玉皇大帝却不给他封一个一官半职呢?这个怎么说呢?玉皇大帝肯定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