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众所周知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国酒。那么伏特加是如何成为俄国的国酒?成为过就之前,中间又有怎样的艰难曲折。
产生于5个世纪前,而俄罗斯民族形成于公元14―15世纪。从那时候起,俄罗斯民族就与伏特加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500年伏特加仿佛就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伴随着俄罗斯人经历了东欧和亚洲君主的铁蹄、沙俄的统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及苏联解体。在俄罗斯,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某种意义上俄国史就是伏特加史。正因为伏特加在俄罗斯民族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待饮酒的问题上,俄罗斯曾经的“君主”和十月革命以后乃至到今天的领导人态度往往成为许多政治事件的起因,这便让伏特加成为俄罗斯历史有力的见证人。
伏特加与士兵的“缘分”
彼得大帝曾颁布法令,沙俄士兵每天要保证两大杯酒。他还建立了国家对伏特加生产的垄断机制,并用这笔收入负担战争经费。
为了打赢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沙皇尼古拉二世政府在1904年8月2日发出禁酒令,本来已经民不聊生的俄国社会更加民怨沸腾,次年爆发了全国工潮,演变成著名的1905年革命。
伏特加与十月革命的联系
就连十月革命的爆发也与伏特加直接关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把持着伏特加的专卖权,以此作为战争的主要财源。布尔什维克则号召工人阶级不要造酒、喝酒、卖酒,要起来革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禁酒政策。上世纪20年代中期,列宁撤消禁酒令以赢得民心。
战争打响后,斯大林宣布开放酒禁,以使战士们在冰天雪地的战壕里能借酒驱寒。所以不少俄罗斯人至今还认为,苏联之所以能打赢纳粹,靠的就是两样:伏特加及喀秋莎火箭炮。
伏特加的“危机”
在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政府的一项秘密报告显示,喝酒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于是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5月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向伏特加宣战。伏特加厂被关闭,大部分酒类商店遭取缔,前苏联驻外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也禁止喝酒,甚至还推倒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达维亚、库班、斯塔夫罗波尔等地的葡萄园。随后,如戈尔巴乔夫所料,丈夫们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生育率自然提高了,人均寿命也延长了。但是,戈氏没想到的是,前苏联国内出现了食糖短缺。人们抢购并且储藏食糖,是为了在家里酿酒。更令戈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开始饮用各种有毒的致醉品,比如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最终,可怕的事实令戈尔巴乔夫放弃了禁酒令。
叶利钦入住克里姆林宫后,大开酒戒。1992年6月7日,叶利钦颁布法令,废除国家对伏特加的垄断,得到国民欢呼。结果却令假冒伪劣产品一拥而上,极大地打击了俄罗斯伏特加的产业和声誉。遍地四起的假酒令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一年之后叶氏只好颁布新法令,重新对生产、储藏、批发和零售伏特加实行国家垄断。
历史进入了21世纪,伏特加文明正在发生分化。如今的俄罗斯,伏特加固然具有代金价值,同时,啤酒又成为“横扫全国的致命嗜好”,俄罗斯正开展一场与啤酒的斗争。尽管禁酒法案使普京左右为难,每年因此受到的损失将高达5亿到12亿美元,但在2005年初,普京还是否决了一项有关禁止在公共场合饮用啤酒的法令。
伏特加的“六落六起”
从农奴制到资本主义,从沙皇到共产党,在腥风血雨、恩怨相交的社会动荡中,唯一不变的是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热爱。
伏特加的专卖权曾先后六次被撤销,同时也六次被恢复
,但每次反复最终都只能进一步让人们为伏特加疯狂。
未满十八周岁请勿饮酒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