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帝王,其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汉武帝刘彻了,秦皇汉武足以看出后人对于他功绩的肯定。
作为千古一帝的刘彻一生中也离不开几个女人,今天要说的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卫子夫的一生也是极具戏剧色彩的,她从一个女奴到母仪天下的皇后。
陪伴汉武帝几十载,但被誉为一代贤后的卫子夫最后地也只能落一个悲剧的下场。
一、从女奴到皇后
卫子夫陪伴刘彻近五十年,稳坐皇后宝座三十余载。
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最初的卫子夫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女奴而已。
汉武帝与卫子夫的初次相见是在平阳公主家,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位舞女。正好这一天汉武帝出游的时候就来到了平阳公主家,
可以说第一次见到卫子夫的时候,汉武帝就被她的容貌所吸引。
随后就将卫子夫带回了宫中,并且卫子夫此人的性格也是十分地温婉。可以说与嚣张跋扈的皇后陈阿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平阳公主的有意引荐,汉武帝被吸引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值得一说的是在回到宫中后汉武帝就像是忘记了卫子夫这一个人。之后长达一年的时间中,两人没有再次见面,直到之后卫子夫向汉武帝请求想要出宫,两人才第一次在宫中见面。也正是这一次见面让卫子夫复宠。
后人对于汉武帝是否真的喜欢过卫子夫争论不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都是表示若是汉武帝真的喜爱卫子夫怎么会在回到宫中后就将她忘记在后宫。
即使是今天的我们也不能肯定地说汉武帝喜欢又或者是没有喜欢过卫子夫,但不要忘记的是帝王向来都是薄情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复宠,
卫子夫为汉武帝诞下了第一位公主,在这之后又连续诞下了两位公主。在接连生下三位公主后,卫子夫诞下了汉武帝的长子刘据。
母凭子贵正是如此,也就是因为这一位皇子的出身,让女奴出身的卫子夫成为了六宫之主。
二、显赫一时
在卫子夫登上皇后宝座之后,整个卫家也因为卫子夫的原因水涨船高。
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已经年近三十了,但只有刘据这一个儿子,对于他的看重可想而知,在刘据稍稍大一点的时候刘彻就迫不及待地将他封为太子。
在刘据坐上太子之位之后,卫子夫的地位也更稳了。并且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还有外甥霍去病在战场上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为平息匈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自己的小舅子,汉武帝也是从不吝啬,
直接就给卫青封侯,并且将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进行了册封,还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宠爱可以说是毫不掩饰,不到二十岁的霍去病就已经与卫青平起平坐了。由此可见汉武帝的恩宠,当然其封侯也是不可避免的。
卫子夫的母家一代五位诸侯,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卫家最辉煌的时候。
在京城中谁人提到卫家不是羡慕不已,可以说整个大汉的女子最羡慕的一个女子就是卫子夫了。
战功赫赫的母家,身为太子的儿子,卫子夫一时间成为了整个大汉最幸福的女子。
但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汉武帝给予的,若是没有了汉武帝这一切也都不复存在。
三、巫蛊之祸
盛极必衰,色衰而爱弛说的正是卫子夫与卫家。
遥想当年卫子夫之所以登上皇后的宝座正是因为她的容貌并且为汉武帝刘彻诞下了长子刘据。
但在之后汉武帝又接连有了次子、三子……汉武帝的后宫也不乏有年轻美貌的后妃。
但这个时候的卫子夫早已经陪伴汉武帝多年,随着年纪的增长,年老色衰的卫子夫容貌也不在了。
帝王的喜新厌旧也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卫子夫还是有依靠的那就是她的长子刘据当朝的太子。
众所周知在大汉的所有帝王中汉武帝算是比较长寿的,之后也就预示着刘据在太子之位呆了三十年,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相信都知道,在太子之位坐久了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太子刘据的性格,刘据在性格方面像他的母亲,敦厚,仁义。
不似汉武帝的好战,汉武帝也曾经亲口说出太子刘据不像他的话,但这并不是最要紧的。
因为即使是刘据的性格并不像自己,但汉武帝从未动过易储的想法,并且与其他的几个儿子的之间的距离也不是很近,可以说在刘弗陵之前,汉武帝并没有特别宠爱的庶子。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可以说他的手段也是十分地严酷的,在这个时候为大汉迎来一位仁义的储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察觉到卫子夫的惶恐之后,汉武帝特意对卫青转述了自己的意思,在言语中都可以看出刘彻对刘据的肯定。
但是无论是哪一位帝王在晚年的时候都有一些举措不当的行为,汉武帝也是如此。
汉武帝的晚年也与秦始皇一样开始迷恋上了长生不老之术,
正是因为这汉武帝将大多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上面,对于卫子夫与刘据也开始疏远。
身为贤后的卫子夫肯定不会像一些佞臣一样,顺着汉武帝的意思,汉武帝对此不满也是必然的事情。
青年的汉武帝就推崇用严厉的刑罚来处置一些犯人,在汉武帝在朝时期的丞相可以说是大多都不得善终,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本人的性格。
也正是因为晚年汉武帝的种种举措,给了别人诬陷太子的机会。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起兵也仅仅是想要诛杀污蔑他的江充。
遗憾的是晚年的汉武帝太过容易听信别人的谗言,他不是不知道太子不可能会起兵造反的,但是他还是做出了举动。
在太子兵败之后,汉武帝开始对卫子夫出手了,他将代表皇后的玺绶没收。
卫子夫这个时候也清晰地知道无论怎样解释汉武帝都不会听进去的,于是卫子夫选择以死明志。虽然看来是因为太子刘据所造成的这一场悲剧,但是卫氏也正是在这场浩劫中覆灭的。
但在今天看来未必不是汉武帝铲除整个卫家的一种手段,卫家与太子刘据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依靠,唇亡齿寒正是如此。
所以想要彻底地解决卫家外戚对大汉的影响,就只能从太子开始。
可以说在帝王家,向来是没有什么亲情可言的,权力才是他们一直追求的东西。
结语
值得一说的是,之后的汉武帝忽然醒悟,明白了太子刘据是枉死。将当年诬陷太子的所有人都尽数诛杀,并且还修建了一座思子宫用于表达对于刘据的思念。
但对于那一位陪伴了他半生的皇后——卫子夫,他却是没有丝毫的忏悔之情。一代贤后最后却无过而亡,让人可叹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