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党的早期组织都诞生在华北地区,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除了华北、华中,在大革命时期的甘肃省,也曾出现了党的早期组织,这就是中共甘肃特别支部。
甘肃特支是党在甘肃建立的最早组织,它成立于1925年12月,由共产党员宣侠父所建。其中,甘肃特支的第一任书记是张一悟,钱崝泉、宣侠父任支部常委,李印平、邱纪明、贾宗周、寿耀南等四人则为支部委员。
甘肃特支成立后,主要领导甘肃地区党的创建活动,不过,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深入,再加上战争的残酷性,甘肃早期书记竟然有2人牺牲。
张一悟
张一悟是甘肃最早的党员,他是甘肃榆中人,参加过五四运动,曾任兰州文教处副处长、中共华县县委宣传部长等职。张一悟是甘肃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在大革命阶段,他曾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甘肃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1925年9月,冯玉祥调集西北军第2师进驻兰州,当时,西北军倾向北伐,为了帮助其整军,李大钊遂派张一悟、宣侠父与国民军取得了联系。于是,在1925年12月,中共甘肃特别支部遂正式成立。
甘肃特支成立后,身为特支书记的张一悟积极从事北伐工作,然而,随着国民党右派逐渐反动,张一悟还是陷入了危险之中。
1927年2月,甘肃爆发了震惊全陇的皖江会馆事件,同年11月,张一悟被迫离甘赴陕,开始领导陕西、山东的省委工作。1932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并被关押于济南第一监狱之中。
张一悟被捕后,遭到了反动军阀的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直到1937年12月,他才被营救出狱,并从事兰州八办工作。
解放后,张一悟历任甘肃省委委员和监察委员等职,1951年1月3日,其病逝于兰州,享年57岁。
胡廷珍
胡廷珍是甘肃特支的第二任书记,他是甘肃临夏人,参加过北京“三一八”运动,曾任中共兰州特支书记等职。胡廷珍早年曾在兰州法政学堂学习,因为受到马家军阀当局的镇压,他转而到北京求学,遂成为了北京朝阳大学的高材生。
1926年,中共在兰州组建特别支部,受李大钊先生的派遣,胡廷珍重回兰州领导工作。不过,随着“四一二”政变的爆发,在加上国民党右派反动,兰州特支随后便遭到了敌人的破坏,胡廷珍被迫离开甘肃。
胡廷珍离甘后,辗转在保安、循化、迪化等地领导地下情报工作。1933年2月,因为新疆军阀金树仁的迫害,他在新疆绥来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常黎夫
常黎夫是继胡廷珍之后的甘肃特支书记,他1912年出生于陕西米脂,1928年入党,曾任中共甘宁青特委书记和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常黎夫是早期甘肃特支的创始人之一,在大革命前后,他长期在汉中、兰州、陕北等地领导地下情报工作,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抗战爆发后,常黎夫重回陕甘宁主持经济工作。当时,陕甘宁边区极度困难,很多物资都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常黎夫遂协助南汉宸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经营,陕甘宁不仅完全摆脱了粮食困难的境况,还发掘出了像南泥湾这样的“粮仓”。
新中国成立后,常黎夫调入国务院秘书厅任职,这一时期,他一边辅助彭德怀开展西北建设活动,一边又纠正“大跃进”时期的一些过激错误,赢得了广泛赞誉。
2006年2月12日,常黎夫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罗云鹏
罗云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甘肃工委书记,他本名张西平,1910年出生于黑龙江巴彦,曾任中共甘肃工委组织部部长、南开中学学生会主席和天津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等职。罗云鹏是早期天津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在土地革命时期,他曾在天津领导党团建设,为平津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战爆发后,罗云鹏来到甘肃工作,当时,孙作宾在兰州组建甘肃工委,罗云鹏和妻子樊桂英遂一道协助其工作,并担任组织部部长一职。三年后,即1940年1月,罗云鹏在兰州不幸被捕。
罗云鹏被捕后,一直被关押于兰州郊外的沈家坡警察总局中,当时,敌人为了逼迫其投降,对其施于酷刑,但他坚贞不屈。1946年2月27日,罗云鹏在兰州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李铁轮
罗云鹏被捕后,甘肃工委的工作由李铁轮主持。
李铁轮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他是陕西石泉人,1935年入党,曾任中共陕北省委统战部部长、少共陕北特委书记和辽东省政府工业厅副厅长等职。
李铁轮原本是北平大学附属高中的一名学生,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红军,遂成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者。1937年5月,李铁轮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不久,抗战爆发,他提前毕业,遂担任了陇东特委书记一职。
李铁轮在革命年间长期负责我党的行政工作,1939年,他是中共甘肃工委书记,1947年,又升任为安东省的土改工作团主任,像辽东、吉林两地的工农业建设,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李铁轮历任青海省石油勘探局局长和轻工业部助理等职。2001年8月10日,其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孙作宾
孙作宾是解放前甘肃省委的最后一任书记,他是陕西西安人,曾任十七路军17师中共军委书记、中共甘宁工委书记和陕甘游击队四支队政委等职。孙作宾是杨虎城17路军出身,陕北红军组建后,他发动起义参加我军,遂成为了陕北红军重要的领导者。
抗战前后,孙作宾主要负责陕甘宁地区的统战工作,1937年,他是甘肃工委书记,解放战争爆发后,又出任甘肃省委副书记,像中共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就是在孙作宾的领导下成立的。
新中国成立后,孙作宾历任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和青海省省长等职。因为在整风反右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他后被降为青海图书馆馆长。
1978年,孙作宾获得平反。2002年8月1日,其在西安去世,享年93岁。
综上所述,解放前甘肃省委的16任书记,有2人牺牲,其中,最后一任孙作宾当选为青海省长。他们都是革命英雄,也将永为民众所铭记。
附录
解放前甘肃省历任省委书记
张一悟(1925.12-1927.02,中共甘肃特支书记)
胡廷珍(1927.04-1927.06,中共兰州特支书记)
常黎夫(1932.02-1933.02,中共兰州特支书记)
金理科(1933.03-1933.08,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
秦武山(1933.08-1933.10,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
张秀山(1933.10-1934.02,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
习仲勋(1934.02-1934.05,中共陕甘边特委代书记)
张秀山(1934.05-1934.09,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
惠子俊(1934.09-1935.02,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
惠子俊(1935.02-1935.09,中共西北工委书记)
朱理治(1935.09-1935.11,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
朱理治(1935.11-1936.05,中共陕甘省委书记)
李富春(1936.05-1936.12,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
李维汉(1936.12-1937.04,中共陕甘省委书记)
刘景范(1937.04-1937.09,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
孙作宾(1937.10-1939.04,中共甘肃工委书记)
罗云鹏(1939.04-1940.01,中共甘肃工委书记)
李铁轮(1940.01-1940.06,中共甘肃工委书记)
孙作宾(1942.10-1943.04,中共甘宁工委书记)
朱敏(1945.09-1946.12,中共甘肃工委书记)
孙作宾(1946.12-1949.06,中共甘肃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