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说毛主席不懂经济,这是全网最大的笑话
创始人
2025-07-19 10:32:07
0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敌对分子笃定地断言:“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八十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他们坐等共产党在经济上出洋相、出乱子。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共产党在经济上同样出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时过境迁,又有人阴阳怪气地抛出一个论调,

说毛主席不懂经济!

回顾建国初毛主席领导国民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那些说毛主席不懂经济的人早就该闭嘴,说毛主席不懂经济,这是全网最大的笑话!

新中国成立之初,

毛主席就敏锐地把注意力的重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

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国民经济是否可以尽快恢复和发展,是否可以尽快度过极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因为毛主席认为,这是新中国的人民政权能否得到维持和巩固的最根本的问题。

为什么说“那些说毛主席不懂经济的人早就该闭嘴了”?

如果毛主席不懂经济,他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极为敏锐、极为准确地把注意力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把注意力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是真正的懂经济!

新中国是建立在一个从国民党手里接过来的烂摊子的基础上,国民经济遭到多年的严重破坏而出现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1949年夏季爆发的特大洪水更加剧了经济困难的局面。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只有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一面是经济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一面是物价暴涨,引起社会动荡不安,这些问题在上海表现得尤为严重。每一次剧烈的物价波动,全都是由金融投机资本比较集中的上海等大城市率先引起来的。上海有的商店甚至拒收人民币,有敌对分子认为人民政权必然被迫垮台。

就是因为建国之初出现的这些严重问题,让那些敌对势力笃定地断言,共产党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毛主席、党中央果断把平抑物价作为稳定经济、稳定社会和稳定人心的中心环节,

毛主席慧眼识英雄,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陈云。

早在1949年6月,上海刚解放不久,经毛主席批准,上海市军管会就果断查封金融投机的大本营上海证券大楼,取得“银元之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使得人民币顺利地进入了市场流通。

针对上海物价暴涨的严重局面,陈云按照毛主席的统一部署,从全国各地紧急调运大批粮食、棉纱、煤炭等物资发往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在11月25日,物价上涨最疯狂的那天,各大城市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敞开抛售紧俏物资,并收紧银根、征收税款。

很快就把那些囤积居奇的投机资本打得纷纷破产,到12月10日,“粮棉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上海一些民族资本家后来说,想不到中共这次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物价暴涨的乱局,这是上海工商界料想不到的!

经过这两次交锋,民族资产阶级才初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方面的能力,开始认真考虑要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初步取得稳定市场的主动权,这就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后,毛主席决定,由中央人民政府统筹全国的财政收支、物资调配和现金管理,做到统一计划、令行禁止,有效地巩固了平抑物价的成果,控制住了通货膨胀的势头。

1950年3月,就稳住了全国的物价,而国民党统治几十年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谁说毛主席不懂经济?

陈云在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很高的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毛主席对他十分称赞,称之为“能”。毛主席认为陈云领导的“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如果毛主席不懂经济,他在经济建设上识人、用人怎么会这么精准?

早在1949年7月31日,毛主席就明确提出,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必须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土地改革、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和国家军政费用的大量节减”三项工作,那时候毛主席就前瞻性地提出了这一后来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主张,

谁说毛主席不懂经济?

更让人震撼的是,时间更早的1949年4月,毛主席就超前提出了“四面八方”的重要经济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四面”就是,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了两方,所以合起来就叫“四面八方”。

毛主席深刻地指出,我们的侧重点不是限制而是联合自由资产阶级。如果只有劳利而资不利,工厂就要关门;如果只有资利而劳不利,就不能发展生产。公私兼顾也是只能兼顾,不能偏顾,偏顾的结果就是不顾,不顾的结果就要垮台。

毛主席强调,“四面八方”缺一面、缺一方,就是路线错误、原则的错误。只有照顾到“四面八方”,才叫全面领导。我们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联盟,这4个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毛主席还强调,实行“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应当在政策上对投机商业加以限制,但这种限制不是打击,而是要慢慢引导他们走上正当的途径。可以说,

毛主席的这些经济政策到现在来看还具有极为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还有什么理由说毛主席不懂经济?

经过1年多的实践和观察,毛主席对恢复经济的时间已经有了确切的把握,就在1951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3年准备、10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正式设想。这里所说的“3年准备”,其实就是指用3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

这就是抓经济的战略家的思维啊!

早在1949年11月29日,毛主席主持全国政协一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讨论编制1950年预算时遇到两大难题,一个是对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包下来,一个是军费开支,对财政经济极为困难的新中国来说,这两项是十分沉重的负担。毛主席是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的呢?

关于“对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包下来”的问题,毛主席深刻指出,这些旧人员留下来拥护我们,我们就要收,不收,他们也还是要吃饭,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抢或偷,用的是破坏的办法,那就比我们一个人用4千斤小米养他们的代价要大得多。所以,我们要包他们。

其实,“要把旧人员包下来”的政策是毛主席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定下来的政策,为了落实这一政策,毛主席致电各中央局、分局和前委时就提出,要“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并指示全国各地都必须遵照执行,还强调,只有这样才是对人民有利的。

毛主席这一决策是非常富有远见的,虽然为此每年要多付出差不多120亿斤小米的开支,但在政治上提高了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凝聚力,使得天下大定,人心归一。

用小的代价换来巨大的成果,这是毛主席伟大的决策,谁有什么理由说毛主席不懂经济?

关于“军费开支”的问题,毛主席说,虽然军费占了预算的38.8%,是占比最大的,但是大家要知道,现在部队的生活特别苦,有的部队没有才吃喝盐水,吃的粮食也不能满足要求。据此,毛主席打开思路,提出让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创造性举措。

强调,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1950年,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在完成追歼残敌、平叛和剿匪的作战任务后,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运动。其中,新疆军区部队率先开垦荒地85万亩,粮食、蔬菜基本自给,成为全军的一个榜样。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1950年,工农业总产值就比1949年增长了23.4%,粮食增产16.9%,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财政赤字从预估的4亿1600万元降为2亿9千万元。到1951年起,就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面对如此成就,谁有资格说毛主席不懂经济?所以,说毛主席不懂经济,这是全网最大的笑话!

参考书目:

《毛泽东传》:金冲及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
这次,你“上岸”了吗?本科提前... 华声在线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刚刚,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艺术类平行组...
原创 毛... 明修栈道妥协南进,暗度陈仓解决困境,随机应变杀回井岗 1927年10月袁文才迎接秋收起义队伍到达茅坪...
原创 老... 战争年代,兄弟三人齐上阵,为祖国和平安定做贡献。 退伍后不忘初心,教育后辈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孔子与 “殷商之源” 商丘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孔子,这位世界级文化名人,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原创 雍... 世人皆知雍正帝是个雷厉风行的皇帝,却不知他在位期间曾遇到过一次严峻的考验。那一年,西北战事频繁,江南...
原创 外... 世人皆知大唐盛世,却不知在那繁华背后,有多少国家倒在了唐朝的铁蹄之下。当我们翻开外国的史书,一个令人...
富阳恒通村镇银行新登支行组织参... 为深入学习新时代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富阳恒通村镇银行新登支行于近日组织客户与员工参观了新登战役纪...
原创 朱... 朱文圭(约1401年—1458年),为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之次子,其母乃孝愍让皇后马氏。南明年间,...
原创 韩... 今日新谈资: 网友:韩国国际话语权高无非是美国传媒渠道推流给他的幻觉罢了,kpop都这鸟样了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