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中原后雄主柴荣病逝,壮志未酬,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创始人
2024-11-19 15:21:19
0

原标题:横扫中原后雄主柴荣病逝,壮志未酬,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前言

柴荣,作为一个雄主,横扫中原,却在壮志未酬之际病逝,令人唏嘘。然而,在他病逝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却为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赵匡胤身披黄袍,成为新的雄主,开启了北宋王朝的建立。

五代十国,战火纷飞。英雄辈出,气吞山河,可终非一人之力,能平天下。今天我们就聊聊赵氏新朝开疆拓土,是如何建基铸就千秋帝业的?

一、柴荣雄心壮志

五代十国,战火纷飞,英雄辈出。其中,柴荣可谓当世英杰,雄心壮志,志在统一华夏。柴荣自幼聪颖过人,天资聪慧。及长,勤于政事,对簿册牍了如指掌。他勇猛精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临阵无惧。

更难能可贵的是,柴荣虚心好学,常与儒生论古今,探讨治国大义,殊为罕见。这样一位英才,自然备受朝野推崇,深受后周世宗柴荣的赏识。

建隆三年,柴荣遂有统一中原之志。他先攻打南唐,短短两年,便收复江北十四州。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胜利,为柴荣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柴荣又北征,欲夺回幽云十六州。

虽未能一举攻下幽州,但已将瓦桥关以南诸地纳于版图。可柴荣壮心未已,突然病逝,年仅三十九岁,大业未竟。这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仅令朝野上下扼腕痛惜,也让柴荣的统一大业陷入了前景未卜的困境。

柴荣之所以能在短短数年内取得如此辉煌战绩,除了个人英勇善战外,更得益于其周密的战略部署。他先平定南方,再谋北伐,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这不仅确保了后方安全,也为北征积聚了充足的财力和军力。可惜的是,柴荣英年早逝,未能亲睹大业完成,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二、柴宗训继位无力

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年仅七岁。朝野上下,无不扼腕痛惜。柴荣英年早逝,国无主,大业中断,当下如何继往开来?

柴宗训年幼无知,自是无力担当。柴荣遗孀小符皇后亦非有才之主,朝政自然落入文武大臣手中。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虽地位显赫,但终非一人之力,难以主持大局。

魏仁浦虽为柴荣所重,但终非武将。他谦逊谨慎,善于化解矛盾,在这个动荡时期,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柴荣去世后,朝野上下,皆有异心。尤其军中将士,对柴宗训年幼无主,颇有怨言。

柴宗训年幼无知,自然无法独当一面。而柴荣遗孀小符皇后,虽为皇后,却也非有才之主。在这样的情况下,朝政自然落入了范质、王溥等宰相手中。

然而,他们终究不是柴荣这样的英雄人物,难以独当一面,更无法完成柴荣未竟的大业。朝野上下的动荡,也给这些宰相的统治蒙上了阴影。

三、赵匡胤黄袍加身

柴宗训登基半载,赵匡胤遂发动陈桥兵变,夺取皇位。赵匡胤本为殿前都点检,手握重兵,加之军师赵普精心策划,兵变自是顺利无阻。

赵匡胤虽出身武将,却非庸碌之辈。他聪明过人,善于谋略,深知要坐稳江山,必先安抚朝野。于是,在兵变成功后,赵匡胤一再叮嘱拥戴者,进京后勿擅自行动,更不得骚扰皇宫重地。这显示了赵匡胤的谨慎和远见。

兵变之夜,赵匡胤醉酒沉睡,尚在一无所知。及至拂晓,众将已披挂整齐,簇拥黄袍,逼赵匡胤穿戴。赵匡胤无可奈何,只得听从军士拥立。

这一幕令人联想到当年郭威的黄袍加身,可见赵匡胤确实是在向这位前辈学习。不过,与郭威不同的是,赵匡胤手中握有实实在在的军权,这大大增加了他夺取皇位的成功率。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顺利发动兵变,除了个人的谋略过人外,更得益于军师赵普的精心策划。赵普洞察时势,看准了柴宗训年幼无知,朝野动荡的时机,精心布局,最终成就了赵匡胤的大业。可以说,赵匡胤的成功,与这位军师的贡献同等重要。

四、宰相无可奈何

及至赵匡胤兵变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宰相范质、王溥当下大惊失色,一时间竟无可奈何。魏仁浦虽为柴荣所重,但终非武将。面对赵匡胤兵变,他亦无可奈何,只得听之任之。

这位谦逊谨慎的宰相,在这个动荡时期,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赵匡胤的兵变,他终究无能为力。禁军统领韩通虽欲反抗,却遭伏兵暗算,身亡国灭。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韩通乃是禁军中的重要将领,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或许能够阻止赵匡胤的篡位。然而,韩通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赵匡胤的胜算。

其余文武大臣,见赵匡胤已黄袍加身,无不心生畏惧,终是纷纷归顺。这些原本柴荣的亲信,在面对赵匡胤的强势时,也只能屈服。可见,赵匡胤的军事实力实在太过强大,以至于连朝中大臣也无法抗衡。

范质、王溥等宰相,虽然地位尊崇,但终究不是武将出身,面对赵匡胤的兵变,自然无可奈何。而魏仁浦虽然谨慎善解,但也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禁军统领韩通虽有反抗之心,却遭遇不测,身亡国灭。其余文武大臣,见势不可挡,也只能屈服于赵匡胤的强势之下。可见,在这个动荡时期,即便是朝中大臣,也难以阻挡一个真正的英雄崛起。

五、赵匡胤安抚朝野

赵匡胤一朝登基,即大赦天下,改元建隆。他加官进爵,重用文武,以安抚朝野。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虽地位尊崇,但对赵匡胤英明,无不心生敬畏。

赵匡胤更废坐论之礼,朝野上下,无不肃然起敬。这显示了赵匡胤的智慧和远见。他深知,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先安抚朝野,赢得文武大臣的拥护。

赵匡胤对拥戴者更是重赏有加。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人,无不获封重爵。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忠诚度。赵匡胤亲弟赵匡义,亦加官为睦州防御使。这样的举措,无疑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赵匡胤登基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赦天下,改元建隆。这却是一个明智之举。大赦天下,可以赢得百姓的拥护,改元建隆,则可以彰显新朝的气象。这些都显示了赵匡胤的政治智慧。

对于朝中大臣,赵匡胤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废除了坐论之礼,这也是为了拉近与文武大臣的距离,增强他们的敬畏之心。同时,他还大量加官进爵,重用文武,以此来安抚朝野。这些举措全都显示了赵匡胤的远见卓识。

六、北宋开疆拓土

赵匡胤登基后,第一要务自然是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他先是平定了南方诸藩,确保了后方的安全。随后,他又发动了北伐,一举攻克了河北十六州。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胜利,不仅扩大了北宋的疆域,也为日后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除了个人的英武过人外,更得益于他的谋略和智慧。他善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临阵无惧。同时,他还勤于政事,对文牍簿籍了如指掌,处理机务,洞见秋毫。

这样的素质,也为他的军事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这样,赵匡胤一步步扩大疆土,奠定北宋基业。他的雄心壮志,实在不亚于当年柴荣。可叹柴荣英年早逝,未能亲睹大业完成。

而赵匡胤则凭借自己的英武和智慧,一举完成了柴荣未竟的大业,最终建立了北宋王朝,一统中原。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足以令后世景仰。

结语

赵匡胤黄袍加身,一时风云变幻。他以雄心壮志,开疆拓土,最终建立北宋王朝,一统中原。可见英雄终将出世,平定天下,惟有大智大勇者,方能主持盛世。

赵匡胤之所以能成大业,除了个人英武过人外,更多亏了时势造英雄。若非柴荣先平定局面,赵匡胤焉能如此轻而易举夺取江山?可谓是柴荣未竟之业,终于由赵匡胤接手完成。

相关内容

原创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
2025-04-23 20:10:01
广西干旱,德天瀑布、猫儿山...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游客纷纷开始计划出行。近期广西部分地区出现...
2025-04-22 17:36:21
用脚步解锁自然风光,与Ai...
来源:美通社北京2025年4月22日 /美通社/ -- 随着春日渐...
2025-04-22 17:06:11
乐享五一,惠民魏集为游客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王晓燕 卢树斌4月21日,惠...
2025-04-21 22:35:35
畅游花海 乐享春光 畅游花...
原标题:畅游花海 乐享春光4月20日,游客在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安镇吴...
2025-04-21 14:39:29
请到章丘文祖水龙洞村:奇石...
大众报业·济南头条 记者 郭学军 通讯员 刘召岳章丘区文祖街道水龙...
2025-04-21 09:34:23

热门资讯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 原标题: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的密码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美国的利益分配失衡,观念又无法... 原标题:美国的利益分配失衡,观念又无法统一,最终点燃了南北战争的战火 在美国尚...
郑维山的最后一战:古老潜伏战术... 原标题:郑维山的最后一战:古老潜伏战术的极致应用,180师一雪前耻 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