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古恶名马谡背,诸葛亮用人的最大败笔
创始人
2025-07-19 05:31:49
0

马谡何许人也?就是《三国演义》里那个因失守街亭,最终导致诸葛亮北伐全线溃败的“书生”将军。马谡的名气可谓大矣,《失街亭》、《斩马谡》等古戏弹唱时至今日久演不衰,足可与战国时那个“纸上谈兵”的大将赵括齐名——已成了“志大才疏”的代名词,成了人们讽喻讥责的千古笑柄。

然而,以诸葛亮的盖世智慧和过人眼光为什么要重用马谡呢?虽然此前蜀主刘备曾对马谡下了断语,言“马谡言过其实,未可大用”云云。其实客观而言,马谡确确实实是一个深通谋略的运筹帷幄之士。何以见得呢?《三国演义》第87回诸葛亮南征孟获演绎出了“七擒七放”的千古绝唱,就出自马谡计谋。其时诸葛亮正考虑如何用兵征询良策,马谡经对“蛮方”地理、历史等因素考察,和强敌曹魏形势分析,提出了“但服其心足矣”的心战策略,即为后人称道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高论。第91回诸葛亮欲再次北伐,但深恐司马懿谋略无计可施,又是马谡献“离间计”,使司马懿被魏主曹睿削职回乡得以初战告捷。由此看来,马谡实在是一个深通兵法、谋略出众的干才,诸葛亮重用他也不是毫无道理可言。问题是诸葛亮虽知人但却不会“善用”。马谡凭着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和为蜀汉建功立业的热情“愿立军令状”,本也无可非议,但他差就差在没有“实践”经历,没有独当一面亲自指挥战斗的实战经验,因此他的满腹文韬在亲自运用时已是“水土不服”,难以奏效:自大武断、不纳良言、临战慌乱。诸葛亮本该明白这一点,但他却出于对马谡的高度信任,轻率地委以要务,结果导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那么,诸葛亮该怎样任用马谡呢?

一、放手使用,逐步培养。马谡识见才高,要想委以大用,就应放开手脚,逐步给他压任务,挑担子,一般任务任由处置,让他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有所提高,胜固可喜,败亦不足惜

;

重大任务如守街亭这样的大事,可派他任一身经百战大将副手,先行磨练砥砺,这样经过千锤百炼,马谡必将成为治国经邦的栋梁之材。

二、量体裁衣,因人制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马谡亦概莫能外。若他擅长研究学问,就让他当好智囊、谋士行了,让他安安心心、一心一意出谋划策,纵使他有天大热情想出将入相,一概不允,实则对谁都好,不致丧师失地,身败名裂。

可天不遂人愿,诸葛亮恰恰没有对马谡循序渐进培养,而是爱才心切,拔苗助长,这不是爱他,是真正害了他。马谡的悲剧不光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诸葛亮的悲剧,是号称“人中之龙”诸葛亮用人的最大败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古人常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说这句话的不是小编,而是编著《史记》的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到底是怎...
原创 武... 前言 狄仁杰是家喻户晓的唐朝著名宰相,望出天水,后移居太原,史载其为太原人。出生于大唐贞观四年,历经...
原创 没... 说起令当代人烦恼的问题,加夜班绝对算得上是个中翘楚。这主要是因为,加夜班的危害实在是不小:往轻的说,...
原创 以... 在二战期间,法西斯中最为强大的德军实行代号为《白色方案》的行动,率先对波兰发动闪电战,只用了短短的十...
原创 少...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的对联文化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他统治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原创 晋... 今天读了宋朝人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其中有《晋文公》一篇非常有意思,品味起来颇为感慨。 《史记》...
《亮剑》旅长知道黑云寨的事情,... 在《亮剑》里面,李云龙之所以被降为营长,也是因为魏和尚被黑云寨的人杀害,最终,导致了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300余件文物“安家”长城博物... 新京报讯 据“北京延庆”微信公众号消息,战车轮毂、汉代墓室造型砖、土陶罐、城墙砖……日前,300余件...
原创 历... 1939年6月,时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穆编撰的《国史大纲》正式完成,此书重点详述了中国自秦...
原创 封... 在封神中,妲己原本是冀州侯苏护之女,因为年轻貌美,从而被纣王相中,并要求其进宫侍君。 也就在前往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