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叫作“石湫魏氏宗祠”的古建筑,在2006年6月10日就被列为南京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建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是溧水区唯一有木斗拱的祠堂。可是经过修缮之后,原来的木斗拱不见了,用了砖石进行代替,显得非常的难看。
墙体原来的颜色,也变成了一大片白色和黑色,看起来非常的难看,就像公厕的风格一样。
他们不仅把祠堂的墙体颜色改变了,还把这建筑的瓦片全部都换了,门前面还特别加了两堵墙,看起来就更有公厕那味道了。
这座清代祠堂负责修复的公司是江苏鑫泽建设有限公司,承包价51.56万元,工期90天。
像这些文物建筑,怎么能随随便便找一个建设公司去完成呢,他们这些人有修复文物的资质吗,有文物这方面的知识吗?用一群什么文物知识都不懂的人去修缮,这决定合理吗?
在我们的认知里面,什么叫修复文物,那就是要把受到破坏的地方修复好,但是不能改变它原来的颜色,那样才是保持原汁原味,才能看不出修复的痕迹。
大多数人都表示,这真是让人太痛心了,现在就是文物不像文物。这样的审美眼光,到底是哪个人负责设计的,简直就是不伦不类。
文物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有岁月的痕迹,有历史的韵味。像南京这座清代祠堂,被修复之后,像什么样子了,简直就是不堪入目。不仅改变了墙体的颜色,还把建筑的结构都改变了,这哪里是修复,简直就是装修翻新。
这花了50多万,修缮成为一座类似于公厕的建筑,难道不觉得这是耻辱吗?好好一座清代祠堂,就这样被他们毁掉了,这真是让人特别心疼。不懂修复就不要随便动手,这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